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

Posted 百姓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

商鞅变法是由商鞅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本商鞅想在魏国实施,但魏惠王并没有采纳,此后商鞅便来到了秦国继续推行自己的变法。也正是在秦国商鞅遇见了自己的知音秦孝公,在秦孝公的帮助下商鞅顺利将自己的改革措施推向整个秦国。此后秦国国力逐渐强盛,不过从宏观来看商鞅变法的确是秦国崛起的基础,不过对于秦国百姓来说,变法的实施似乎并没有让他们的日子更好过。

司马迁读了《商君书》中的开塞、耕战两篇,恨得牙根痒痒,就在《史记商君列传》里说商鞅死有余辜。事实上《商君书》总共有二十六篇,也不需要看全了,就是仅仅看看其中跟老百姓有关的说民、弱民两篇,能读懂的人都恨不得咬上他几口——商鞅在这个世界上只忠诚于两个人:一个是秦孝公,另一个就是他自己。或许他对秦孝公也没什么忠诚可言,他与秦孝公之间就是一场交易,商鞅用牺牲秦国全部官员百姓的利益,换来了秦孝公的信任和赏赐。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笔者曾经是相信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巨大好处的,但是细看史料我们就会发现,商鞅没有入秦之前,秦国也不弱:秦简公嬴悼子允许百姓带剑,培养了秦国的尚武精神;秦献公嬴师隰废除人殉、鼓励经商、编制户籍、设立郡县。正是有了前辈打下的基础,秦孝公才任用商鞅变法,把前辈的改革经验总结归纳,并且制定了严刑峻法,对老百姓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要不是秦始皇宽宏大量,而是一直抱着商鞅的老规矩不放,别说不能一统六合,就是秦国还能不能幸存,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说秦惠文王嬴驷干掉造反的商鞅,实际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熟读史书的读者都知道,秦惠文王嬴驷是秦国可以排在前三名的有为之君,可不是像某些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心胸狭隘无所作为,他东攻魏国,拿下了属于魏国的山西、河南、陕西的大片地盘,又灭蜀败楚,派张仪用连横之策离间了六国联盟,更值得尊重的是秦惠文王嬴驷还北征匈奴,把匈奴的一个分支(义渠)变成了秦国的一个县——可见郡县制并不是秦始皇嬴政首创。

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常识性的误区:很多人都以为嬴驷即位后挟私报复才抓起并杀掉了商鞅,而且是虐杀车裂。实际情况是当时有人控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自然要调查,但是商鞅直接跑掉了——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水浒传里的宋江和武松,武松杀了谋害哥哥的凶手,自己去县衙自首;宋江为掩盖自己勾结梁山贼寇的罪行,杀人灭口坐楼杀惜,然后也是一溜烟跑掉了。宋江跑来跑去最后跑到梁山造了反,商鞅也造反了:“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

与宋江走到哪都很受欢迎不同,商鞅在秦孝公死后成了真正的丧家之犬。投奔魏国,魏国不接收,因为商鞅背信弃义假装议和请吃饭而抓了魏军主将公子卬并打败了魏军——这在很讲规矩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犯了大忌,属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商鞅在秦国也不受欢迎,旅店让他证明自己的身份,他都不敢说自己是商鞅,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在秦国已经是全民公敌。如果他的变法真的利国利民富国强兵,那么一向讲究舍生取义的战国时期官员百姓,是肯豁出性命来保护他的,大家可以参考赵氏孤儿和伍子胥过昭关。

商鞅在战场上如何背信弃义,咱们且不去管他,因为他可以用“兵者诡道也”来为自己辩护。但们今天就站在老百姓角度上,看看商鞅是怎么得罪了秦国老百姓的。《商君书》是商鞅自己写的,并且被很多朝代作为太子储君的必读教材,他怎么推也推不掉。咱们就挑其中的两篇文章中的几句话来管中窥豹。

商君书总共有二十六篇,分别为更法、垦令、农战、去强、说民、算地、开塞、壹言、错法、战法、立本、兵守、靳令、修权、徕民、刑约、赏刑、画策、境内、弱民、御盗、外内、君臣、禁使、慎法、定分。其中说民、弱民跟咱们老百姓密切相关,但是却也不能翻译得太明白——其实战国时期的文言也不是那么难懂。

首先咱们来看说民篇,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徵也;慈仁,过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说白了就是对老百姓不能心慈手软。而接下来商鞅提出了解决办法:“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统治者不能把老百姓当做好人,先来个有罪推定,用对待罪犯的手段来管理(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解释:让好人当官是不行的,应该让坏人来管理百姓),这样秦国才能安定强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

在弱民篇,第一句话还是开宗明义:“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然后商鞅重点强调:“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这就是说:秦国要想强大,就必须把老百姓管教成逆来顺受的羔羊,那么怎样把老百姓变成羔羊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老百姓最反感的规定,如果地方行政都是老百姓欢迎的,那么老百姓变强,国家就变弱了——其实看来看去,商鞅这说法要是把“国”换成“君”,似乎更恰当一点。

商鞅制定了哪些严刑峻法,咱们且不去管它,因为在“弱民”思想指导下,他要是能为老百姓谋福利,那也就真是见了活鬼了。所以商鞅在靠山秦孝公死后,马上变成丧家犬和过街老鼠,一点都不奇怪。那么请问读者诸君,您研读了《商君书》这两篇关于老百姓的文章之后,如果您是秦惠文王,肯留商鞅一条活命吗?

相关参考

清朝的恭亲王是好是坏?

清朝的恭亲王是好是坏?历史对他的评价又是如何?清文宗与恭亲王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六日,文宗崩于热河。遗命以皇长子载淳继位,并派怡亲王载垣等军机大臣,额驸景寿及辅国公肃顺等总共八人,「赞襄一切政务」。

汉武帝一共有几个女儿?她们的结局是好是坏?

  都说秦皇汉武,在中国古代史上,唯有汉武帝能与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相提并论。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千古一帝,他的所有女儿却无一善终,这又是为何呢?  一般来讲,父亲对女儿都会更疼爱一些的,武帝自然也是如此。

“重农抑商”是好是坏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中国“重农抑商”会带来哪些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维持一个国家运转,需要财政的支撑。很显然,商业更能造就社会的繁荣。虽然古代没有经济学,但是经济规律是存在,古人不会

长安十二时辰元载是好是坏

元载是大理寺评事,在唐朝时期算是一个从八品官,不过元载的能耐可不止这么一点,他最后还坐上了丞相之位。很多小伙伴还不太清楚《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元载到底是好是坏,其元载本性并不坏,但他却做了很多不可饶恕的

历史人物 顺嫔是好是坏结局是什么 历史的上顺嫔的结局揭秘

说到“顺嫔”这个人如果不是《延禧攻略》攻略的话想必应该是有不少人不知道的这个人的吧,但是这个人最近在电视剧里面出现了,很多网友对她也非常的好奇,好奇点有几个一个就是顺嫔到底是好还是坏的,还有顺嫔的结局

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是好是坏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他不仅是成功的商人,还是秦国的大相,甚至在有生之年,还组织了著书,因此才有了《吕氏春秋》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他的一生极具传奇性色彩,世人对他的评价历来也褒贬不一。真实的人,尚且难推断好坏,何况是久远

历史秘闻 “重农抑商”是好是坏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中国“重农抑商”会带来哪些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维持一个国家运转,需要财政的支撑。很显然,商业更能造就社会的繁荣。虽然古代没有经济学,但是经济规律是存在,古人不会

光荣时代郑朝山是好是坏

《光荣时代》开场两集的内容十分精彩,郑朝阳的身份暴露,全城都在抓捕他。后来查到郑朝阳哥哥郑朝山的位置,便先将他抓捕,还严刑逼供,但万林生接到一通电话后只能乖乖把郑朝山释放。实际上郑朝山也是一个隐藏很深

凤弈班铃儿是好是坏

相信观众朋友们已经发现班铃儿在《凤弈》中是一位反派人物了,班铃儿的攻击欲望很强,而且野心很大。不管有心还是无意,凡是阻挡她实现目标的人,都会被贴上敌人的标签,而嫁给皇上的叶凝芝正好成了班铃儿最大的对手

宸汐缘景休是好是坏

相信不少网友都被李东学在《宸汐缘》中的形象给震撼到了,李东学饰演的景休是山灵族的国师,他一生只为翎月效命,感觉景休对翎月有种不一般的感情。景休心思缜密,谁都没办法看透他,而他也是剧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