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为什么能在中国顺利传教?

Posted 汤若望

篇首语:心境是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汤若望为什么能在中国顺利传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汤若望为什么能在中国顺利传教?

2、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逝世

汤若望为什么能在中国顺利传教?

汤若望为什么能在中国顺利传教?中国的农历是汤若望创造的吗?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本土文化极高的国家,因为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而使得整个中华大地上都有一种极大的优越感。中国自己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所以另外一种外来文化或者是宗教想要在中国传播开来,实际上是一种很难的事情。而汤若望这样一个从外在到内在,都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格格不入的人,居然能在中国传播基督教教义,并且获得上层统治者的支持与信赖,甚至能在中国官至一品,绝对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但是汤若望偏偏做到了,他凭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呢?

首先,汤若望找到了一个极为正确的方式进行传教,那就是“合儒”的方式,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文化进行结合,借着儒家文化的外衣进行传教。这个方法是绝对正确的方法,先不说这个传教策略是经过利玛窦验证过的。只说每一种外来文化,想要在中国占住脚跟,就必须本土化。

相比于基督教而言,真正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宗教是佛教。但是如今的佛教绝对不是最初传到中国的样子,而是绝对本土化的产物。这一点只看各种佛教神像就可知一二,佛教起源印度,但是今天的佛像全都是汉化的样子,慈眉善目,极具东方特色。

再说如今在中国发展开花的社会主义,都要带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执政党高喊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我们也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既带有资本主义的特点,也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政治思想,让中国发展极为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汤若望一开始来到中国,就开始穿儒服,学习儒家文学,连名字也取了一个汉化的名字。虽然他的外貌还是外国人的外貌,但是至少他能在内在与当时的士族阶层进行对话。也只有进行对话了,他才能够进一步的传播基督教的教义。

第二,汤若望虽然也重视在平民百姓中宣传教义,但是他更看重的是统治阶层的支持。在他传播基督教教义的时候,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都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而他本人也得到了统治者的信任和倚重。这一步走的极为妙,明清两朝还是封建社会,君权至上。在这样一个时代,若是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他就算在民间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只需上层统治者一句话,一张诏书的功夫,就可以将他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就连他本人都极有可能丧命。

而我们再看他得到统治者支持后取得的成就。首先他成功编著了《进呈书像》、《主教缘起》、《主制群徵》、《真福训诠》、《崇一堂日记随笔》、《哀矜行诠》、《灵魂道体说》以及《圣母堂记》。这些都对他传播教义,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因为汤若望在中国上层统治者的恩宠和信赖,天主教在中国传教极为顺利。随着传教士人数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信徒在不断发展。在汤若望时代,教堂在中国已有30多处,据德礼贤先生统计1650年信徒人数就已达到150000人。而且就汤若望本人而言,得到统治者支持的他,将当初利玛窦建立的教堂扩大好多,成为中国最大的基督教教堂。同样的也正是因为有了统治者的支持,他才能阻碍与他所传教义不符的传教士的传教过程。

荷兰大公派遣使节团来华进贡,顺治大喜,命以汤若望为主接待荷兰使节团。荷兰使节团直率地提出了与中国订立通商条约、在澳门获得居留权、允许荷兰加尔文派耶酥会来中国传教等要求,汤若望考虑到加尔文耶酥会与他所属一派有矛盾,就劝说顺治拒绝荷兰人在中国传教。而顺治帝接受了汤若望的建议,允许荷兰短暂停留,但不允许他们传教。

不仅仅是在宗教方面,在其他方面汤若望也有所建树,其中一个就是在农历方面。在今天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的是现行中国所使用的农历,实际上汤若望创造的。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国家,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无论是科学技术也好,还是阶层分级也好,历来都对农业极为看重。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历书完全是为了农业服务的。而且中国的农历,是经过几千年演化发展而来,虽然在清朝的时候,得到了汤若望的改善,但是却不能称之为汤若望所创造。

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逝世

说起汤若望,有的读者可能没什么印象。但是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却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那么,汤若望是个怎样的人?汤若望是怎么死的?

汤若望,耶稣会传教士。德国人。1592年(一说1591年)5月1日生于科隆。出生于贵族之家,性格活跃,曾就读于远近闻名的三王冕贵族中学。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毕业后被保送罗马的日尔曼学院。

1619年受耶稣会派遣,在法国神甫金尼阁的带领下到达澳门。明朝天启二年(1622)进入广东。同年十二月二十五(1623年1月25日)到达北京。精通天文历算,在入京的头两年中,便以对月蚀的准确测算赢得了户部尚书张问达的赏识。

汤若望著述颇多,参与编写翻译的有《坤舆格致》、《浑天仪说》五卷、《西洋测日历》一卷、《民历补注释惑》一卷、《大测》二卷、《星图》八幅、《恒 星表》五卷、《交食历指》七卷、《测食说》二卷、《测天约说》二卷、《新法历引》一卷、《历法西传》、《主制群徵》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学历小 辩》一卷、《恒星出没》、《交食表》等等,其中涉及天文历法方面的,基本上都是包含在《崇祯历书》内,或者和《崇祯历书》有关。

康熙五年七月十五(1666年8月15日),汤若望病 死于寓所。 康熙八年,康熙给汤若望平反。

1669年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又发布了对汤若望的祭文:“皇帝谕祭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二级又加一级,掌钦天监印务事,故 汤若望之灵曰: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恤死报勤,国家之盛典。尔汤若望,来自西域,晓习天文,特畀象历之司,爰锡通微教师之号。遽尔长逝,朕用悼焉。特加 因恤,遣官致祭。呜呼,聿垂不朽之荣,庶享匪躬之报。尔有所知,尚克歆享。” 

汤若望的墓碑竖立在北京阜城门外车公庄三塔寺北京市委党校院内,这里旧称栅栏墓地。现在,在汤的德国科隆故乡,也为其竖立了一座汉白玉全身像,还成立了汤若望协会,研究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

总而言之,汤若望在华生活40余年,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深受顺治帝和康熙帝的重用,虽然他离世很早,但依然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 |

相关参考

传教士汤若望死后康熙帝曾发文章进行悼念

...的商贸往来之外,也出现了很多的西方传教士的身影。而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可以说他是继最早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利玛窦之外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于1592年出生在德...

雍正皇帝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

来到中国最早的一批传教士,以16世纪的利玛窦最为有名,继利玛窦之后,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于17世纪初满怀着对东方的幻想来到了中国的明王朝,历经几代皇帝变更,甚至目睹了明清朝代的更替。数十年来,汤若望一直

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凌迟

凌迟酷刑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了,这是我国清朝时期最残忍的酷刑之一,此刑一般是来惩罚那些大逆不道或是完全无法饶恕的罪人的。但是在清朝期间,虞城善良,宣誓终生安贫、贞洁、服从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处了

最后为何被平反了? 揭秘汤若望案始末

汤若望案在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除了传统的商贸往来之外,也出现了很多的西方传教士的身影。而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可以说他是继最早来到中国...

汤若望是康熙恩人,他最后结局如何

对汤若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汤若望是德国贵族,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上都很有研究。不过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一个广传福音的传教士。汤若望在神学院学习时,对曾在中国宣传天主

顺治的天主教洋爷爷

传教士汤若望和顺治是什么关系?顺治帝信仰复杂,他信奉两种宗教。亲政开始的前七年,他信奉天主教,而后四年,他信奉佛教。这在清朝的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对此就不得不说顺治的天主教洋爷爷了。传教士汤若望:顺治

汤若望为什么会成为顺治帝的德国爷爷

据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大神级的西洋人,连清朝的顺治皇帝都管他叫爷爷。这个人是谁?一个西洋人又怎么成了顺治的爷爷呢?这个牛人叫做汤若望,本来只是一个从德国来的传教士,但他凭借着自己从西方带来

关于南怀仁的生平简介 汤若望与南怀仁有何关系

汤若望和南怀仁都是清康熙时期影响比较大的两位传教士,那么汤若望和南怀仁的关系是什么呢?其实汤若望是南怀仁的老师,但是关于这一点只有简单的记载,大多数的加载,汤若望和南怀仁则是朋友的关系。汤若望是中国基...

关于南怀仁的生平简介 汤若望与南怀仁有何关系

汤若望和南怀仁都是清康熙时期影响比较大的两位传教士,那么汤若望和南怀仁的关系是什么呢?其实汤若望是南怀仁的老师,但是关于这一点只有简单的记载,大多数的加载,汤若望和南怀仁则是朋友的关系。汤若望是中国基...

是谁谋杀了康熙大帝

由于孝庄皇太后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努力,顺治帝崩后,年仅8岁的玄烨顺利登位,建立了康熙朝,并成为功绩赫赫的一代英主。康熙六年,玄烨14岁,开始亲政。如果说康熙皇帝在亲政前无所作为,他的治国天才是由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