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魂赵一曼,红枪白马女政委
Posted 日寇
篇首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族之魂赵一曼,红枪白马女政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族之魂赵一曼,红枪白马女政委
赵一曼,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上世纪30年代起,赵一曼前往东北开展抗日活动,并赢得了“红枪白马女政委”的美誉。1935年,赵一曼因伤被俘,面对日本人的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有关东北抗联的信息,英雄就义。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data-filtered="filtered" 赵一曼
我们的女政委
赵一曼,又名李一超,1905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北部一个小地主家庭。她8岁入私塾,10岁时母亲按当地旧俗要给她裹脚、穿耳眼,但无论呵斥还是责打,她都坚决不肯。她当着众人的面洗脚,这在当时被认为有伤风化。
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之(中共首届四川省委委员)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共产党。1926年10月,赵一曼考进武汉黄埔军校。
1927年夏,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宁儿"。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到上海,将孩子寄养在陈达邦大哥陈岳云家。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
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赵一曼在珠河游击区时,伪满的哈尔滨报纸刊登了题为《共匪女头领赵一曼,红枪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的报道,尽管有很多污蔑不实之辞,却也把她说得神乎其神。
其实,赵一曼从外貌看是个消瘦且病弱的女子,只是革命时代赋予她无比坚强的意志。在游击区里,赵一曼同群众关系非常密切。她患有肺炎,身体虚弱,化名李一超的她,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瘦李”、“李姐”。
受伤被俘 壮烈牺牲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她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data-filtered="filtered" 日伪档案中发现的赵一曼被折磨后的照片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深深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
data-filtered="filtered" 赵一曼再次被捕后,当地新闻的报道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敌人把她押到珠河县,在公开处决前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唱着《红旗歌》,沿途许多群众感动得流泪,就义时年仅31岁。
data-filtered="filtered"
烈士家书
赵一曼牺牲之前,最想念的是自己的儿。在临刑前一天,给“宁儿”写了一封遗书,读来催人泪下: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data-filtered="filtered" 赵一曼绝笔信
data-filtered="filtered" 赵一曼与儿子陈掖贤(宁儿)合影
赵一曼《滨江述怀》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 人民音乐家聂耳究竟是怎么死的?
♦ 毛泽东为什么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 被毛泽东写诗称赞为“独有英雄驱虎豹”的人是谁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1935年的冬天抗联的团政委赵一曼受伤被叛徒出卖,然后被捕了,就被押在这。其实赵一曼本人不叫赵一曼,她叫李坤泰。当时她在赵尚志的部队里面因为作战勇敢、红衣白马,很多人误认为她是赵尚志的妹妹。所以她
近代人物中文名:赵一曼别名: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宜宾出生日期:1905年10月25日逝世日期:1936年8月2日职业: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毕业院校:黄埔军校(六
赵一曼(1905年——1936年8月2日),字淑宁,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市白花镇白花场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赵一曼为国捐躯赵一曼为国捐躯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人称李姐,爱国女诗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
资料图片骑白马的密林女王赵一曼原名李坤泰、李淑宁,参加革命后用名李一超,到东北化名赵一曼,宜宾县白花镇人,1905年出生于宜宾县白花乡白杨嘴一个大地主家庭。少女时代的她“气质高雅,清纯美丽,天生喜欢朴
大多数人都知道赵一曼是女英雄,但知道她是黄埔军校学员的,恐怕就不多了。中国妇女解放史上,应留下她们光辉的名字。1924年6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支持下,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黄埔岛上,毅然创办了
大多数人都知道赵一曼是女英雄,但知道她是黄埔军校学员的,恐怕就不多了。中国妇女解放史上,应留下她们光辉的名字。1924年6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支持下,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黄埔岛上,毅然创办了
七十多年前,一封封家书成为抗战战场和家乡亲人之间唯一的连系。如今,战争远去,家书仍在,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从今天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国旗是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它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国家的标志。国徽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工农阶级的象征,我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反抗压
民族之魂长存——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逝世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逝世。人的肉体会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一个伟大人物的灵魂却只会随时光的逝去而日增光辉,并愈加显示出其永垂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