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亡国家也随之灭亡 王猛助前秦强盛统一

Posted 王猛

篇首语: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早亡国家也随之灭亡 王猛助前秦强盛统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他早亡国家也随之灭亡 王猛助前秦强盛统一

2、前秦的国运由一个人决定:王猛和前秦的兴衰

他早亡国家也随之灭亡 王猛助前秦强盛统一

一、智略过人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率军北伐。一路浴血奋战,打入了关中(今陕西西安地区),驻军灞上(今西安东)。一天,一个英俊魁梧、谈吐不俗,但一身破旧短衣读书人,来到军营,求见桓温。桓温正要招揽人才,听说是这样一个读书人,就很高兴地接见了他。

这个人就是王猛。他从小家贫,靠卖簸箕为生。但博览群书,精通兵法,为人刚毅坚强,做事严谨稳重。王猛在大庭广众面前一面旁若无人地与桓温纵论天下大势,一面在自己的衣服里捉着虱子,面无愧色。恒温心生反感,也暗自称奇,问道:“我奉天子的诏命,率精兵十万,讨伐叛逆,收复失地,可是三秦的豪杰却无人前来效力,这是什么原因呢?”言外之意,你这种角色算不上豪杰来干什么!王猛听出了言外之意,说道:“您不远千里,率军北伐,深入敌境,如今长安城近在咫尺。可您的大军却不渡灞水,百姓不知您的用意,所以不来。”一语道破了桓温北伐的真正用意,是想借此树立威望,捞取政治资本,不渡灞水是为了保存实力。桓温一时竟无话应答,沉默半响,赞叹道:“江东无人能与您的才干相比啊”。不久,桓温决定撤兵,许以高官厚禄,邀请王猛一同南下。王猛知道东晋不是自己这样的寒门出身之士能够施展才能的地方,坚决地拒绝了。

三年后,他经人推荐,见到了符坚,君臣一见,相见恨晚。符坚更认定王猛是个诸葛孔明般人物,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完全的倚重。王猛也念念不忘符坚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前秦迅速强盛,统一中国北方。

公元375年.王猛积劳成疾,大病不起。王猛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临终前,他对前来探望的符坚说:“晋朝虽地处江南偏僻之地,但历代相承,是华夏正统,天命未绝,而且上下和睦。臣死后,希望您千万不要兴兵伐晋。鲜卑、西羌等投降的贵族始终怀有二心,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迟早要成为祸害。应当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社稷的安定啊!”说完,气绝身亡。符坚痛哭失声。

后来,符坚没有听从王猛的告诫,兴兵伐晋,遭汜水惨败,鲜卑、西羌等投降的贵族趁机反叛,符坚国破身亡,成为了悲剧人物。

二、刚正不阿

王猛初仕前秦不久,担任了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令。始平是前秦京城的西方门户,有很多跟随符坚祖、父创业的氏族权贵。这些豪强权贵们倚仗自己的特殊地位,横行不法,百姓痛苦不堪,社会秩序极其混乱。王猛到任后,雷厉风行,严明法纪,细查善恶,当众打死了一个作恶多端的官吏。豪强权贵联名上告,并勾结王猛的上司,把他逮捕入狱,又押解到京城。符坚亲自审问王猛,说:“处理政务的根本是要把德化放在首位。你一上任就滥杀无辜,未免太残酷了!”王猛说:“国家安定实行礼治,国家动乱就实行法治。您任命我管理非常混乱的地方,如今才诛杀了一个为非作歹的恶吏,还有许多恶吏该杀。如果您认为我没有杀尽那些恶吏,没有肃清不法之徒,我甘愿接受国法的制裁;但如果您给我加上酷吏的罪名,我实在不能接受。”符坚醒悟过来,释放了王猛,更坚决地支持他严格执法。由于有了皇帝的支持,很快始平县的社会秩序就安定了。

后来王猛又担任了京兆尹(都城长安市长)。当时京城的社会秩序更乱,主要原因还是贵族们的横行不法。符坚的舅舅强德,自认为自己是皇亲国戚,横行霸道,作恶多端,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抢掠财物,欺男霸女。百姓恨之入骨,但敢怒不敢言。王猛一上任,立即收到了很多诉状,都是告强德的。王猛调查核实后,马上逮捕了强德。强太后找到符坚,替兄弟求情。符坚无奈,只得下诏赦免强德。但王猛已算到必有免罪之事,所以抢先下手,使者只见到了强德的尸体,而且还被陈尸示众。王猛又调来性格刚直的御史中丞邓羌,两人齐心合力惩治豪强,短短几个月,就诛杀了为非作歹的贵戚豪强二十多人,这一下百官震动,权贵豪强再不敢胡作非为了,京城的社会秩序大为好转。

王猛得遇明主,君臣相知。符坚也胸怀天下,两人志同道合,即是君臣,又是伙伴。王猛施展了自己超群的才干,符坚看到了统一天下的希望。可惜,王猛早亡,符坚策略失当,又急功冒进,葬送了两人一起开创的大好局面。

前秦的国运由一个人决定:王猛和前秦的兴衰

公元280年,西晋结束汉末以来近一百年的战乱分裂,统一了全国。天下太平的日子仅仅过了11年,华夏大地上就先后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导致华北地区人口在八年内消失90%,“十室九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大分裂时期。

五胡乱华前期,羯族人石勒建立了后赵,几经争夺,灭前赵,迫前凉称藩,在大分裂时期第一次使北方统一。石勒的侄子石虎继位后,后赵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但石虎是个暴君,穷兵黔武,国内政局暗流涌动。石虎死后,后赵各派势力争斗,华北大乱。东北地区的前燕政权趁机进军中原。

在石虎进攻关中时,氐族酋长苻洪率族归服。石虎死后,苻洪之子苻健在公元351年入据关中,次年称帝,建都长安。公元353年,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位。苻生是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每次接见大臣,都把各种杀人工具放在面前,看谁不顺眼,随即杀掉。大臣中有人劝谏,苻生认为是对自己的诽谤而将其杀掉;朝臣中有人奉承,苻生认为是拍马屁也将其杀掉。朝中人人自危,“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同时,苻生还猜忌自己堂兄弟苻坚,准备把苻坚杀掉。

公元357年,苻坚发动政变,诛杀苻生,即位“大秦天王”。苻坚在论功行赏时,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五胡时期配合最默契,最有作为的一对君臣搭档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在以后的18年里,迸发出炫目的光辉。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北海剧县(山东寿光东南)人。苻坚(338—385年),字永固,一名文玉,是十六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苻坚即位的第二年,前秦大旱,苻坚“开山泽之利,公私共之,息兵养民,旱不为灾”。由于苻坚把发展农业作为基本的国策,前秦的经济恢复很快,几年后便出现了安定清平、家给人足的新气象。

苻坚注意选拔人才,地方官员上举的人才,若真的是人才就得赏赐,否则就被降罪,所以“请托不行”;“宗室外戚,无才能者皆弃不用”,当时“内外之官,率皆称职”。

鉴于华北大乱之后急需休养的实际,苻坚除了在即位第一年讨伐并州的实力派,以后的七、八年之内都没有大的军事行动。时前秦的统治下的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

苻坚把王猛看作左膀右臂,对其极为信任,“岁中五迁”。朝廷中如果有人打王猛的小报告,“坚辄罪之”,并将与王猛公然作对的开国元勋樊世斩首,“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正是有了苻坚的无条件信任,王猛才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王猛执政首先着力整顿吏治,严明赏罚。当时皇太后之弟强德仗势犯法,王猛对其快抓、快审、快斩,“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紧接着,王猛又与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弹指之间即将横行不法的权贵二十多人铲除干净。苻坚感叹道:“吾始知天下之有法也!”

王猛帮助苻坚创立了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沉重地打击了早已成为士族垄断政权工具的九品中正制,也否定了胡族军阀统治者迷信武力、蔑弃文化知识的落后观念;有效地提高了秦国各级官僚的智能素质。

王猛治国的第二项重要措施是兴办教育。在他的赞导下,前秦恢复了各级学校。灭燕后,苻坚亲率太子、王侯公卿大夫士之长子祭祀孔子,宣扬儒教。这样,先进的汉族传统文化在北方很快得到复苏和振兴,而官僚后备队伍的培养工作也走上了正规化。

王猛注意调整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国内存在着氐汉矛盾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前秦废除了胡汉分治之法,确立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边将贾雍所部攻掠匈奴,立被罢官。各族中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鲜卑慕容垂、羌族姚苌都在前秦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猛坚持以农为本,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努力发展生产。通过召还流民、徙民入关等途径增加劳动力,并注意节约开支、降低官僚俸禄、减免部分租税,以减轻人民负担。政府还经常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奖励努力种田的农民。前秦立国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

公元367年,王猛率军援助前凉叛将李俨,大破前凉军。369年,王猛率军攻占前燕洛阳。370年四月,王猛率杨安等10将共步骑6万人,再攻前燕。当年十月,王猛在潞川(浊漳河)大破燕军数十万,将前燕主力歼灭殆尽。然后乘胜进军,攻克燕都邺城,一举灭前燕。前燕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前秦灭掉前燕后,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王猛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他辅佐苻坚后,前秦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发展,国力蒸蒸日上。在此基础上,他亲率大军四处征讨,败前凉,灭前燕,为前秦统一北方立下了大功。中国北方亦在不久之后实现了大分裂时期的第二次统一。

王猛于375年病死于丞相、中书监、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任上。王猛对于前秦的作用好比一辆车的方向盘加刹车。王猛死后,前秦在错误的方向越滑越远,并始终没有修正。

苻坚对王猛之死极位哀痛,他说:“天下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谋士张宾死时也曾发出“何夺吾右候之速也?”的感叹,再到后世实现大分裂时期北方第三次统一的北魏拓跋焘和“白马”崔浩,发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不是只靠“弓马之利”。

王猛和苻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配合最默契的一对君臣搭档,两人相辅相成,合力将一个矛盾重重的前秦打造成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有机会统一南北。苻坚给了王猛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对其极为信任。王猛的治国领兵特点也正好弥补了苻坚好大喜功、急功冒利的缺陷。“猛为相,坚端拱于上,百官总己于下,军国内外之事,无不由之。猛刚明清肃,善恶着白,放黜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后世崔浩对二人有一个贴切的比喻:“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

王猛死后,前秦好比一个人突然断了一条腿,各种负作用慢慢显现出来。

首先是苻坚个人生活上的懈怠,开始追求享受。“大修舟舰兵器,饰以金银,颇极精巧”;把后赵都城的铜驼、铜马、飞廉、翁仲搬到长安。“骄矜已甚”。

其次是法制败坏。“自王猛之死,秦之法制,日以颓靡”。且不说一般的犯法,就连苻坚的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先后起兵谋反,都未受到应有惩罚,甚至仍被任命为一方军事统帅,手握重兵。

第三是屡兴战火。自王猛之死到淝水之战前,前秦吞凉、灭代、拔襄阳、攻彭城、征西域,七年间,共用兵百万之众。淝水之战更是动员了空前的87万军队。北方地区经过“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前期的战乱,人口大量减少。前秦的历次军事行动都加重了北方人民的负担。淝水之战更是“十丁抽一”,加上后勤保障用的人数,几乎征用了北方一半的男性劳动力。

前秦政治日益腐败,人民负担极为沉重。苻坚本人好大喜功,又骄傲轻敌。淝水之败后,前秦无可避免的瓦解。

相关参考

为什么前秦宰相王猛被称作为 ”功盖诸葛第一人”呢

说起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政治家,大家都会想起蜀汉丞相诸葛亮。但是,大家可能对前秦宰相王猛比较陌生,他所创造下的功绩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被称作为"功盖诸葛第一人"。王猛,字景略,两晋十六国时

王猛改革让苻坚的帝国无比强大 前秦的崛起前提

苻坚也是个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总难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后,犹如黑暗中看见明灯,又如刘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显的方向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苻坚让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来...

王猛改革让苻坚的帝国无比强大 前秦的崛起前提

苻坚也是个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总难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后,犹如黑暗中看见明灯,又如刘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显的方向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苻坚让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来...

评价王猛的历史贡献

1.王猛对前秦的贡献和历史作用摘录的,引自:/blog/王猛——出将入相,功盖孔明王猛,字景略,他不仅韬略满胸,而且处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在政治上王猛的一些列革新措施使前秦成为当时最为繁荣的国家。而

前秦名臣王猛之孙 刘裕北伐得力干将 名列中国古代百将传之一

在东晋末年,中华大地风起云涌的时代,南方出现了以刘裕组建的北府兵为主体班底引人注目,并且经过了平定桓玄之乱,镇压孙恩卢循起义,以及后来轰轰烈烈的北伐,其中众多将星璀璨,为刘裕后来建宋代晋立下了汗马功劳

揭秘王猛如何剪灭五胡群雄 扪虱谈天下

五胡消失之谜:五胡十六国: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于公元304-439年间活跃在中国北方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

明朝灭亡后,如果他早到此地三天,往后三百年的中国或许不是清朝

提到明朝,我们不禁想起了郑和船队浩浩荡荡下西洋的壮丽景观,想起了那盛世时的峥嵘岁月。这个自古以来和汉唐并列的朝代,「”天子守国门”是我们对他致以最高崇敬的理由,因此我们总是喊这个威昂的时代为「”铁血大

才能远超诸葛亮,被历史低估的王猛

五胡乱华时的前秦帝国,丞相王猛王景略。一个堪比诸葛亮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及阴谋家。王猛拒绝了如日中天的东晋权臣桓温邀请,与苻坚却一见如故,出山辅佐苻坚成就帝业,肃清关中、扫荡西凉、灭慕容前燕、一统北

才能远超诸葛亮,被历史低估的王猛

五胡乱华时的前秦帝国,丞相王猛王景略。一个堪比诸葛亮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及阴谋家。王猛拒绝了如日中天的东晋权臣桓温邀请,与苻坚却一见如故,出山辅佐苻坚成就帝业,肃清关中、扫荡西凉、灭慕容前燕、一统北

县令王猛刚上台即处死几个“大老虎”树立权威

王猛画像资料图当时的前秦,像一个家族企业,各个部门的重要负责人都是苻家的人。太子党、官二代、富二代太多了,一个比一个狂。王猛是一个外来户,出身贫贱,没有根基。但不论是什么“大老虎”,后台多硬、有多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