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捡到割鹿刀,当成玩具3年,专家20块钱收走,如今价值千万

Posted 黄牛

篇首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放牛娃捡到割鹿刀,当成玩具3年,专家20块钱收走,如今价值千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放牛娃捡到割鹿刀,当成玩具3年,专家20块钱收走,如今价值千万

一段国宝的往事,一把宝刀的历史。

1983年夏,暴雨初停,阳光照射在湿漉漉的大地,家住河北怀安县狮子口村的放牛娃李海林赶着黄牛走出了家门。连日来的暴雨终于停息,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拿起工具开始了一天的活计。

十几分钟后,李海林将牛赶上了村子东南方一里处的长咀沟坡地上。长咀沟坡地是一个小山包,上面长满了青草和高低起伏的灌木丛,是村民们放牛割草的好去处。

长咀沟坡

由于连日暴雨,黄牛被关在圈中多日,双眼都被憋得发红。当看到阳光之后,黄牛再也控制不住,扬起双蹄朝长咀沟坡上奔去。黄牛像发了疯一样,在长咀沟里来回奔跑,到处撒欢。

几分钟之后,黄牛终于安静下来,埋着头开始吃草。李海林见牛安静下来后,拿起镰刀走到一处土墙边上割草喂牛。李海林很快割到了一捆青草,当他返回黄牛所在的土沟时,发现黄牛已经没有了踪影。

放牛娃

李海林见黄牛失踪,立刻丢下草往土沟深处走去。在土沟的最深处他找到了黄牛,此时黄牛正埋着头往土里刨,黄牛一边刨一边发出低沉的叫声,好像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李海林立刻赶了上去,用镰刀往黄牛刨的地方挖去,挖了大约20厘米深时,他发现了半根骨头。这根骨头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腿骨,骨头已经发黑腐朽,在骨头旁边还有一件奇怪的物件。

鹿首刀刀柄

“原来是把刀!”李海林将这个物件身上的泥巴擦干净后,这才发现原来是一柄青铜短刀。这把短刀造型精美,刀柄之上有一只鹿头,造型古朴精致。

在物资缺乏的年代,这件铜器就是个好东西。李海林用草将刀擦干净之后,将其带回了家。

鹿首刀

这把青铜刀被带回村里后,成为了李海林和小伙伴们的玩具。李海林将青铜刀用一根毛线拴着,让弟弟每天拖着在村里玩耍,这一玩儿就是整整三年时间。

1986年,全县响应国家好早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一天下午,一刘姓专家来到了狮子口村普查文物,宣讲文物保护知识。当刘姓专家在村口看到李海林的弟弟拖着鹿首刀玩耍时,突然眼前一亮,上前拿下了这把鹿首刀。

影视剧中的割鹿刀形象

“这可是件宝贝!珍贵的国宝!”专家捧着这把被拖得脏兮兮的鹿首刀,不禁暗暗赞叹道。随后,专家拿着鹿首刀来到了李家,问清楚了鹿首刀的来历。当天下午,10多名专家到长咀沟发现鹿首刀的地方进行深入发掘,但挖遍了长咀沟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专家告诉李海林这是一件文物,属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长咀沟的那半截腿骨初步鉴定为虎骨,但是已经腐朽。最后,为了让文物回归博物馆,专家建议将此刀上交国家,考虑到李海林发现宝物有功,于是采用征收的办法用20块钱将鹿首刀收走。

夏商两朝开国之主

那么,这把鹿首刀到底什么来历?为何会出现在长咀沟呢?原来,鹿首刀乃是商朝时期独有的青铜器,属于短兵器。刀身一般长20厘米左右,一般为弧背凹刃。此物乃是商周时期贵族猎鹿割肉之用,因而又被后世称之为“割鹿刀”

商朝地图

目前鹿首刀的存世量稀少,仅有4把鹿首刀,商朝晚期以后羊首刀普遍出现代替了鹿首刀,因而在商晚期之后鹿首刀便鲜有存世,可见其珍贵程度。

传说中的鹿首刀锋利无比,能切金断玉,是商朝大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参照目前的市场价值,李海林发现的这把鹿首刀不会低于1千万人民币。如今,这把鹿首刀已经收入河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成为了研究所的重要藏品。

商晚期取代割鹿刀的戈

由此,三千年鹿首刀的传奇也在此划上句点。

参考文献:《鹿首刀与割鹿刀》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老农捡到一块石头,拿来垫桌子3年,专家50元收走,如今价值过亿

俗话说:宝物不常有,只待有缘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总会有一些令人称奇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关于一块石头的故事。1971年秋的一天,寒风阵阵吹拂着大地,地里庄稼的叶子上落了一层亮晶晶的霜粒。

历史人物 老汉捡到一个盆,当成烟灰缸3年,他用2盒烟买下,最后卖了180万

一件宝贝的往事,一段传奇的历史。1996年夏,业余文物收藏爱好者罗军退休了。由于无事可做,于是他收到了做古玩生意的朋友邀请,请他下乡收些旧货来卖。罗军本身就喜欢古玩,帮朋友收东西还能赚点小钱,何乐而不

萧十一郎简介 新萧十一郎中司空摘星徒弟是谁

...而且说不定还要赊账。」他用刀,後来用天下第一宝刀「割鹿刀」。江湖中,据说没有别人的刀比他快。在《火并·萧十一郎》里他和割鹿刀人刀合一,击败

为何被慈禧太后当成“玩具”? 穿汉服的妇女

如今,有不少人喜欢着汉服。当然,爱好而已,少见每日穿着上学上班的。偶有出街或者在公园摄影的,便会引来路人及游人的围观。中间或有一二人觉得,那是韩服、和服。盖因汉服自明灭之后,至今已有三百七十余年不传矣

为何被慈禧太后当成“玩具”? 穿汉服的妇女

如今,有不少人喜欢着汉服。当然,爱好而已,少见每日穿着上学上班的。偶有出街或者在公园摄影的,便会引来路人及游人的围观。中间或有一二人觉得,那是韩服、和服。盖因汉服自明灭之后,至今已有三百七十余年不传矣

老汉发现一件宝物,压在柜子下2年,专家350元收走,如今价值过亿

1950年春,阳光普照大地,家住菏泽市浩屯镇的村民们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国家实行土地改革,每家每户都将拥有自己的土地了!这是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变化,这是那个时代最幸福的事情。图为:土地改革在浩屯镇,村民刘

一件千年国宝,专家三次否定,此人用50块钱买下,如今价值过亿

一件宝物的历史,一段不朽的往事。1978年11月30日,那是一个下小雨的上午,地上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陕西博物馆(现碑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刚刚打开大门,一个年轻的农民就急匆匆走了进来。此人满身泥水,一

历史秘闻 遂奖励20块钱

导读:俗话说,若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这句话放在孔忠良老先生身上再也适合不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时孔忠良还是个13岁的学生,他是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人。一天下午放学后,他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条小

历史秘闻 遂奖励20块钱

导读:俗话说,若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这句话放在孔忠良老先生身上再也适合不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时孔忠良还是个13岁的学生,他是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人。一天下午放学后,他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条小

清洁工捡到一块废铁,20块卖给古董店,现被列为国宝,禁止对外展出

中国古代几千年文明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和文化成果,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财富。而这些珍贵文物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有的毁于战争中,有的流失海外,也有的在无意间被发现。比如下面这位清洁工大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