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被慈禧太后当成“玩具”? 穿汉服的妇女
篇首语: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被慈禧太后当成“玩具”? 穿汉服的妇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被慈禧太后当成“玩具”? 穿汉服的妇女
如今,有不少人喜欢着汉服。当然,爱好而已,少见每日穿着上学上班的。偶有出街或者在公园摄影的,便会引来路人及游人的围观。中间或有一二人觉得,那是韩服、和服。盖因汉服自明灭之后,至今已有三百七十余年不传矣。因而,被误认,也属正常。
何况,哪怕只是在明亡之后两百年,在慈禧太后面前一得宠的妇女,穿着汉服,也被众位习惯了满服的贵女人,当成笑料,愉悦不已呢。
故事要从慈禧太后突然喜欢上了画花鸟写大字说起。
对慈禧而言,她当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她想做武则天那样的女皇,一定会有很多大臣争着给她造势头想理论,以使她能成为大清朝第一位女皇——什么都玩腻了。她左想右想,我这辈子,还有什么没尝试过呢?或许,她在想着向那乾隆老祖宗学习,做第二个十全老人吧?最后,想到了。她学起了书画。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快六十岁的慈禧太后忽然玩起了翰墨丹青。那双不再灵活的老手,能将小小的毛笔颜料玩转吗——毛笔是必须要的,颜料还真未必,据说,她画花时,便需弄来真花挤汁——是不是想起了武则天大冬天命令百花仙子尽绽百花呢——老佛爷哦,您可别数九寒天来了兴致,让大小太监宫女们,到哪里给您找花去?
不管如何,慈禧也算是小有成就了。很快,那些比较亲近的大臣家里,就都挂上了太后亲赐的福字或者一朵花两只鸟。至于艺术效果如何,嘿嘿,哪位大臣不说写得好啊画得好,不是小好是大好,王羲之吴道子也不过如此呢?
只是,慈禧太后毕竟是玉手,不能常用,于是就想找一两个代笔的。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一个。缪素筠,老公在四川当官,死于任上。她“工花鸟,能弹琴,小楷亦楚楚,颇合格”。送到京城面试,据说是考了两次,才让慈禧太后满意了。
从此,大臣们接到的墨宝,就真真假假咯。不管,盖的印,总是太后的吧?
攀上了高枝的缪素筠,也发达了,成了慈禧身边须臾不可缺少的艺术家。月薪二百两,见太后免跪拜,儿子也捐了个内阁中书做做。一家子,都感谢慈禧太后呢。
到了慈禧六十大寿,她又突发奇想,对缪素筠说,满洲妇女的大妆,你是见过的,但汉人妇女的大装,我倒是没见过呢?是什么样子啊?
缪素筠说,就是凤冠霞帔嘛。
慈禧又说,生日那天,我要你穿戴凤冠霞帔陪着我。
太后令下,岂能不遵?免不了花好大力气,置办了一套。咱估计,还不怎么正宗吧?毕竟,已有两百余年没有人做这种衣服啦——除了……
戏台上——慈禧太后一看,哈哈大笑,这不是某个演员的服装吗?原来就是这样子啊。来来来,给大家都看看!
缪素筠站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断跟来“参观”的满族妇人们打招呼。大家一见,都是乐不可支。哟,这是什么衣服啊,怎么这样子啊?哈哈哈…………那日,慈禧大喜,金银珠宝,赏赐无算。那些满族贵妇们,都羡慕不已,“以为圣眷优隆,天恩高厚也”。
可苦了缪素筠,站了一整天,腰酸背痛。不过,她肯定也是很高兴的。太后之乐,就是我之乐啊。
不过,记载此事的作者,可不这么看,他写到,“满人以汉人为玩具如此”,实在不值得什么炫耀。
相关参考
本账号专注于华夏汉服领域的汉服文化知识,欢迎点击关注本文,本文预计阅读时间三到四分钟,你将收获了解有关汉服的小知识。大家好啊!今天小编来问大家问题了哦!现在的天气真的是越来越热了,小编想问问大家,在这
穿汉服的活动已经有好多年了,以前是汉服爱好者的活动。这几年汉服热是越来越热,除了爱好者,还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普通民众加入,商家显然看到商机。随着多方力量的加入,汉服的设计也越来越精美,越来越符合现代
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南朝”与「”北朝”基本上是划江淮为界。北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同南朝汉族的政权相对峙,战争时有发生。这个时候,北朝出现了一位被历史上公认的杰出君王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真是百听不厌,在诸多古籍注解中,古人是以服饰华美为华,而华夏指的是西周时期的诸国国民,汉朝以前对汉民族先民的称谓,现在亦可代指汉民族。
她是张作霖的四女儿,却被当成政治工具,献给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卫
张作霖的发家史非常励志,他白手起家一步步成为权势滔天的「”东北王”,可谓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不过政治总是残酷的,张作霖一步步走来,在他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还是需要付出更多心思与计谋的。就比如说政治家惯
东山再起年,康有为、梁启超协助光绪皇帝发动的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的铁血镇压下灰飞烟灭,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梁远走海外,一批支持维新派的官员受到严惩。少为人知的是,晚清重臣李鸿章,虽然并非维新派,但其
什么是「”汉服”呢?就是古代汉民族所穿的传统服饰。从黄帝时代,自满清入关推行「”剃发易服”以后,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就逐渐消亡了。现在很多人美女外出穿汉服,为了对古代汉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
放牛娃捡到割鹿刀,当成玩具3年,专家20块钱收走,如今价值千万
一段国宝的往事,一把宝刀的历史。1983年夏,暴雨初停,阳光照射在湿漉漉的大地,家住河北怀安县狮子口村的放牛娃李海林赶着黄牛走出了家门。连日来的暴雨终于停息,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拿起工具开始了一天的活计
一、汉服的历史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
一、汉服的历史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