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拿出他收藏的文物显摆,溥仪只用了三秒钟,就断定是赝品

Posted 文物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师拿出他收藏的文物显摆,溥仪只用了三秒钟,就断定是赝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师拿出他收藏的文物显摆,溥仪只用了三秒钟,就断定是赝品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因出生于帝王之家,溥仪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请了一位外国教师是庄士敦,虽不能说他是学贯中西,但也绝对是想当有才华的皇帝。

公元1912年,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但按照之前谈好的条件,溥仪仍可以居住在进京城内,身边的太监、宫女一应俱全,而且每年有400万的生活费,生活过得相当舒坦。当时的皇宫中,有着数不清的文物,而这些被别人认为是珍宝的东西,在溥仪眼中只不过是普通的日用品。

当时不少人热衷于收藏古董,甚至成为上流人士的一种身份象征,尤其是从皇宫中流出的宝物,更是被哄抢。溥仪虽然不是专业的鉴宝专家,但由于从小生活在皇宫中,见过太多的无价之宝,久而久之,就不自觉地练就了一双火眼晶晶。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紫禁城内担任南书房行走一职,与溥仪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王国维除了在酷爱钻研学术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收藏各类文物,多年间收藏了不少珍贵的文物。有一次,在王国维的邀请下,溥仪来到他家中做客,两人觥筹交错,聊得相当开心。半醉半醒之间,王国维突然想到家中刚收藏的一件文物,就让溥仪给他长个眼,看一下是否为赝品。

因关系相当密切,溥仪当然不会拒绝王国维的请求。王国维小心翼翼地把自认为非常珍贵的这件文物拿到溥仪眼前,让溥仪好好给他鉴定一下。其实,王国维认为,自己花高价买的文物肯定是真的,况且自己在这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只是想让溥仪对该文物称赞一番,有一种显摆的意思。

溥仪仅看了不到三秒钟,就直接告诉王国维:“您收藏的这件文物绝对是赝品,而且是如假包换的赝品,虽然我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说服你,但仅凭我的感觉就可以判断出。”王国维半信半疑地把宝物收起来,内心开始打鼓,难道自己看走眼了吗?还是溥仪看走眼了。

于是,不死心的王国维又找来了几个内行的专家,让他们鉴定一下这件收藏品。令王国维无奈的是,专家得出的结论与溥仪一样,此文物的确是赝品,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件高仿的文物,值不了几个钱,更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

此后,王国维对溥仪更加刮目相看,他仅凭感觉就可以瞬间鉴定文物的真假,这能力绝非一般“专家”能够达到了。甚至可以说,溥仪这种能力是别人永远都学不到的,毕竟他18岁之前一直就生活在紫禁城内,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已经铭刻与骨子当中。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溥仪为何当了三次“皇帝”的人

溥仪自己,自然是倾向于“出洋”的。他只有一个心思,就是“恢复祖业”!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他自北京至天津,一步步走进了日本人为他计划好的圈套。1918年的北京,在各色人物尽情表演的大舞台上,有一个小孩子

史上最尴尬文物宝剑,被老农捡回家当菜刀用,今被分成3段贱卖

提及中国历史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时期,人人都会想到清朝末年,除了八国联军入侵抢夺,还有一部分是被溥仪拿出宫变卖,因为八国联军抢夺后都运往国外,所以最终流落民间的皇室珍宝,基本上都是经由溥仪之手而得到。

收藏家舉辦家庭抗戰文物收藏展見證日軍侵華歷史

12月13日,是中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福州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張祖仁在家中舉辦家庭抗戰文物收藏展,展出他三十多年潛心收藏的六百多件藏品,見證日軍侵華歷史。當日,記者走進張祖仁位於福州市區寓所

收藏家舉辦家庭抗戰文物收藏展見證日軍侵華歷史

12月13日,是中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福州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張祖仁在家中舉辦家庭抗戰文物收藏展,展出他三十多年潛心收藏的六百多件藏品,見證日軍侵華歷史。當日,記者走進張祖仁位於福州市區寓所

日本极力否认一文物上的内容,中国专家拿出证据后,他们尴尬不已

清朝之前的中国,各方面都比较发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这一点是公认的。我们的邻国日本,多次派遣使者到中国学习,它曾经还是中国的藩属国,在文化、制度等诸多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然而,日本偶然出土了一件文物

胡适只用了一篇文章,直接中国的命运,还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大家说起民国,除了了解一些旖旎的情史,大师们的趣闻,当时的民风,更多的人们在提起那段历史是带着一种难过的心情的。因为民国不光有浪漫,不光有大师云集,更多的是民族的灾难,从辛亥革命打破封建的统治,到建立

收藏大师马未都表示, 有的盗墓贼比专家厉害, 两者之间是如此关系

我国古代埋葬的时候,有厚葬的习俗,所以当时的有钱人家,在去世之后,墓地里就会有很多的陪葬品,不过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期间有大大小小无数的墓地,所以我国的考古,都是抢救性发掘,很少有主动挖墓的行为。其

此人在巴黎建了一座楼 地下室收藏从中国盗来的文物

卢芹斋,1880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一个叫卢家渡的小村子,家境贫寒,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进入南浔张家做二公子仆人的时候。卢芹斋服侍的主人名叫张静江,一个在民国响当当的大人物。1902年,张静江任清廷驻法国

为何曾想把《四库全书》卖给日本

溥仪终日算计着复辟之事。他一面勾结国外帝国主义,还周旋于国内军阀、政客之间,一面又暗中做安排准备退路。他展开行动的第一步就是筹措经费,将眼光盯在了宫中文物上,打起了他的如意算盘。中国历代宫廷都有收藏珍

两千多年前,举世公认的 ”段子手大师”

​我叫东方朔,我这个人,怎么说呢,比较优秀。我从小就死了爹娘,是哥哥嫂子把我拉扯大的。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勤奋刻苦地读了三年,我觉得我的知识够用了。这时,我十五岁,我开始学习击剑。学习了一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