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被盗的古墓中,出土一件文物,令国人兴奋不已,外国专家则很尴尬

Posted 文物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座被盗的古墓中,出土一件文物,令国人兴奋不已,外国专家则很尴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座被盗的古墓中,出土一件文物,令国人兴奋不已,外国专家则很尴尬

很多任都不理解,为何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文物,却能被拍出惊人的价格。客观来说,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见证者,具有不可再生性,甚至是唯一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有时一件文物的发现,有可能会颠覆一些历史事件,甚至能改写当朝的历史。

明朝永乐年间,为了彰显大明国威,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据明史记载,郑和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甚至有人认为郑和还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要比欧洲国家航海早半个多世纪,而且在规模上,更是秒杀西班牙及葡萄牙,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事实,不仅有明确的史料记载,而且也是世界公认的史实。但是,很多外国专家对于郑和所使用的船只的体积表示质疑,这究竟是为何呢?

据《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151.18米),宽18丈(61.6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另外,该船共有四层,锚重就有好几千斤,需要动用200多人呢才能启航,简直太惊人了。所以,有些外国专家认为,尽管当时明朝国力空前繁荣,但也不可能造出这么大的船,认为仅凭现有的史料不太可靠。

本来这些船只的图纸及详细的资料,都存放于明朝的皇宫中,绝对能令所有人心服口服。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些图纸和资料已经找不到了。有人说,它们毁于明朝的一场大火;还有人认为,在乾隆年间,编撰《四库全书》的时候,这些宝贵的图纸和资料被故意焚毁了。

正当专家再寻找反驳外国的质疑时,在南京的一座被盗古墓中,出土了一件文物,我国的专家相当兴奋。原来,在这件文物上,详细了记载了当时郑和所使用船只的体积和规模,而且还有一些史书上没有记录的历史,那些曾经存有质疑的外国专家,闻之相当尴尬。

2010年,考古专家在南京江宁区祖堂山,发现了一座明代砖室墓。根据专家的研究,得知此墓的主人为明朝太监洪保,他的身份相当特殊,曾以副使身份跟随郑和七下西洋。尽管墓地已经被盗,但专家却在墓中发现了一块“寿藏铭”,上面共有741个字,为研究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依据。

通过对铭文的解读,得知郑和当时乘坐的宝船被称为“大福号”,其排水量高达“五千料”,换算成现在的吨位,相当于排水量至少为2500多吨的轮船,这绝对是古代造船史上的神话。在郑和下西洋的一百年后,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所使用的最大船只的排水量仅有一千吨,与郑和的2500多吨的巨无霸没得比。

更令人意外的是,根据该铭文的记载,也许郑和下西洋应该不只有七次,可能是九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将会被改写,而那些曾经对该事件质疑的外国专家,想必会更加尴尬吧!

相关参考

工人开山炸出一座古墓,出土上万件文物,其中一件让外国人嫉妒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些古墓的发现,都是非常的偶然,有种冥冥中自有注定的感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湖北随州市的一伙工人,在开山炸石的时候,无意间炸出了一座距今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墓。

一座古墓被盗,专家惋惜不已,当发现这件文物,瞬间被惊呆了

导读: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畔的一座山坡下,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墓地,虽然与古代帝王陵墓有些差距,但也不是一般墓地所能媲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为此地需要修路,专家就对墓地进行了保护下挖掘,根据墓碑上的记载

老农挖土发现一座古墓,出土几千件文物,其中一件禁止出国展览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位农民,为了修平自己的农田,就到附近的一个土丘上拉土。突然间,他在土中发现了几件金属制品,看起来好像是以前的青铜器,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将此事上报给当地的文物部门。得知此

无意间发现的一座三国古墓,其中的一件文物,令日本人相当尴尬

上世纪八十年代,马鞍山雨山乡下了一场大暴雨,令人意外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出了一座千年古墓。村民赶紧把此事上报,得知此事后,专家火速赶到了现场,并进行了保护和挖掘。根据墓中发现的文物以及相关的资

明朝一开国功臣,死后墓地被盗,墓中幸存的一件文物,估值超3亿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蚌埠市东郊曹山附近进行道路整修,工人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古墓,迅速将此事上报。接到报告后,考古学家火速赶到现场,随即对墓地展开了保护性挖掘。起初,专家认为该墓地比较隐蔽,应该保存的比较完

这座古墓前后被盗2000多年,墓中宝物却一件没少

本文来源于观观雅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盗墓这事儿,我们在往期的文章里谈了挺多了。但以往的文章,重在介绍文物,而我们今天要「”挖”的墓,墓葬本身比那些精美的文物更有想象力,看完你也会想给墓主人一个大大的赞。

广州一座古墓中,出土3件顶级国宝,其中一件禁止出国展览

导读:一提到帝王陵墓,很多人就会想到西安、洛阳及开封等北方城市,毕竟在中国古代,都城基本都集中在北方。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广州发现了一座陵墓,墓主人是南越国的第二位皇帝赵眜。也许不少人没听说过赵眜

价值连城的宝物

一座古墓被盗,盗墓贼见识短浅扔下此物,考古队:价值连城的国宝文/一休道中国的考古大多都是盗墓贼破坏以后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所以有许多的古墓其实在考古的时候就已经遭到洗劫了,而古墓中还出土珍贵的文物已

古墓中刻有4个字,千年无人敢盗,出土200多件文物,其中有一瓶香水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梁家庄附近的农民发现了一座古墓,立马把此事上报给文物部门,考古学家很快就赶到现场,对墓地进行保护性挖掘。因为墓地的规模不大,专家以为只是一座普通古墓,但当得知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看到那

湖南攸县古墓出土12件文物 含铁刀五铢钱

导读:近日,湖南攸县一座尘封近2000年的汉代古墓日前得到抢救性挖掘,陶瓮、铜指环、铁刀、五铢钱、纪年砖等12件文物重见天日。湖南攸县东汉古墓出土的相关文物近日,湖南攸县一座尘封近2000年的汉代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