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此书放入我的棺材,皇帝都不敢动我墓地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白头若是雪可替,世上何来苦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将此书放入我的棺材,皇帝都不敢动我墓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将此书放入我的棺材,皇帝都不敢动我墓地

一提到古代能掐会算的人物,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刘伯温,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12岁考中秀才,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稍微长大后,刘伯温开始研究兵法、易经及风水等相关书籍,并把诸葛亮视为自己的偶像。17岁的时候,刘伯温就已经掌握了奇门遁甲、阴阳八卦之道术,成为别人眼中的奇才。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加上天灾频发,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先后爆发了农民起义。曾经的放牛娃朱元璋,在好友汤和的鼓励下,参加了郭子兴所领导的起义军。因为个人魅力超强,朱元璋很快脱颖而出,并成为起义军的一把手,并带着常遇春、徐达等猛将征战天下。

公元1360年,朱元璋久闻刘伯温之才能,遂邀请他辅佐自己,共同干一番大事。刘伯温掐指一算,朱元璋将是未来的皇帝,于是就果断答应了他的邀请,带着行李来到了应天(今南京),成为了朱元璋的谋臣。在刘伯温等人的辅佐下,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不仅将元朝统治者赶回了大草原,并且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建立了大明王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刘伯温作为其心腹谋臣,自然是功不可没,被封为御史中丞。不久后,刘伯温和李善长一直修订了《大明律》,并在明太祖巡幸汴梁时,奉命与左丞相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足以看出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但是,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逐渐对刘伯温有所忌惮,毕竟他能力太强,甚至能够参透天机。

有一次,朱元璋为了试探刘伯温,就让他推算一下大明的国运。起初,刘伯温打死都不愿意推算,并说这样属于泄露天机,很可能会遭天谴。但是,明太祖并不管这么多,非要它推算,并且对刘伯温说道:“不论你推算的结果如何,朕都不会降罪于你,尽管大胆地推算。若你胆敢抗旨不从,那可是欺君之罪,休怪朕不念旧情。”无奈之下,刘伯温只能服从,这才有了预言奇书《烧饼歌》。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刘伯温的才能本来就很强,加上如此受到皇帝的宠信,这就令不少大臣产生了嫉妒之心,胡惟庸则是其中一个。胡惟庸经常对皇帝说,刘伯温在风水学上的造诣很高,天下间几乎无人能与之匹敌,甚至可以改变国运。一开始朱元璋并没好有相信胡惟庸的话,但时间长了,他也逐渐对刘伯温有所怀疑,甚至从心底产生了畏惧。

随着年龄的增大,刘伯温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就在京城附近找了一个地方,以作为自己死后的墓地。此事被胡惟庸知道后,就在一次闲聊时对明太祖说,刘伯温所选择的那块墓地,经常有天子之气,不得不防。朱元璋非常生气,并以朝廷用地为由,将那块地给征用了。刘伯温非常无奈,他知道皇帝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就辞官回到了老家。

公元1375年,刘伯温病入膏肓,算出自己不久将驾鹤西去,同时也算出了死后皇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就在临终前对家人说道:“待我死后,将这本《大明律》放到我的墓中,这样皇帝就不敢动我的墓了。”家人虽然不明白原因,还是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做。

刘伯温去世后,朱元璋为听说他的墓地是所谓的“龙穴”,立马派人赶到刘伯温的老家,将其棺材抬出来,这样就能破坏了风水。当士兵挖开刘伯温的墓地后,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本《大明律》,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上面赫然写着“开棺见尸者死”六个字。原来,朱元璋对盗墓行为相当痛恨,这条法律还是他自己加上去了。

一时间,士兵们也没了主意,就八百里加急,将此事禀报给了皇帝。朱元璋得知此事后,脸上火辣辣的,自己制定的法律,现在却主动违反,之后如何服众?于是,立马下了到口谕,让那些士兵停止挖掘,并将重新将刘伯温厚葬。由此可见,刘伯温真的是料事如神,怪不得后人对他有这样的称赞:“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相关参考

此人官至丞相,死后80多年墓地被盗,盗墓贼打开其棺材吓得半死

卞壸(kǔn),字望之,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东晋丞相、书法家,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卞壸的父亲是西晋中书令、成阳公卞粹。虽然卞壸出身于官宦世家,并且“弱冠有名誉”,但他却不是纨绔子弟,更没有魏晋名士

明朝一妃子的墓地,乾隆本想将它铲平,却被墓碑上的8个字吓跑

清朝的时候,乾隆皇帝要在万寿山上修建佛香阁,可是在地基旁边,却有一座古墓。这个古墓就是明朝明宪宗朱见深宠妃万贞儿的。面对这座古墓,工匠们不敢下手,但乾隆不信邪,一个死去女人的陵墓有什么好怕的,不管不顾

神秘小山村,惊现一座古墓,墓主人是位绝世美女,揭开几百年谜团

导读: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去世后墓地中都会放入一些陪葬品。若是和平时期,盗墓贼还不敢太猖狂,但要遇到战乱年代,很少有墓地能够躲过盗墓贼的魔掌。所以,几千年来,中国曾有过无数座墓地,

皇帝为母亲改葬,却发现棺材里只有一双鞋,皇帝不怒反笑,为何

汉朝时期的一位皇帝,因母亲之前的墓地较为寒酸,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为她改葬,准备在墓中放入奢华的陪葬品。然而,当士兵把棺材打开后,除了一双鞋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尸体也消失了。如果换作是一般的皇帝,肯

一个挖不动,一个找不到,一个不敢挖

中国人信奉人们死后还有灵魂,古代的帝王,更是十分看重自己死后的墓地。很多皇帝从在世的时候就开始筹建墓地,墓地的工程庞大、工期漫长,往往要花费多年。古人为了在死后,华丽地出现在另外一个空间,都会让人在自

皇帝:我是当今皇上,你们谁敢动我

曹操一生经历大小战事无数,足以配得上“雄才大略”这一称赞,但他最失败的是看错了司马懿,导致奋斗多年的成果被司马家夺走。曹髦是曹操的曾孙,三岁时被封为高贵乡公,他从小聪明好学,颇具曾祖父当年的风采。当时

神圣不可侵犯!古埃及盗墓中的一些灵异事件

墓地是人类最后的安息之地,它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点寄居,在很多时候墓地都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人们始终相信打扰亡灵的安息都会受到责难。1、盗墓者偷盗棺材被砸死在棺材里1944年,一个盗墓者到法老王

对于一种东西,打死都不敢碰

在古代,有墓地出现的地方,基本上就会留下盗墓贼的足迹。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盗墓者,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在他带兵攻破楚国都城后,将楚平王的墓地挖开。伍子胥盗墓,并非是为了里面的陪葬品,而是给父亲报仇,所以他

中国一座古墓,位置十分明显,再牛的盗墓者都不敢动它,历代皇帝都要祭拜

古代的皇帝,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盗,可谓是机关算尽,不仅把墓地选择在非常隐秘的地方,还在墓中设置了很多的暗器。即使是这样,大多数皇帝的陵墓还是没能逃过摸金校尉的手掌,甚至有的陵墓还被光顾过很多次。但中

盗墓者喜欢从棺材小头凿盗洞,而非撬棺,为什么

盗妃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清西陵一带,光绪皇帝妃子墓被盗有不少说法。特别是盗墓者进入地宫后,说得有声有色,情节比盗墓小说写的还精彩。最先进入妃墓地宫的,是李纪光。他臂挽手锯,腰别利斧,肩挎马搭……顺着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