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官至丞相,死后80多年墓地被盗,盗墓贼打开其棺材吓得半死

Posted 朝廷

篇首语:知识以生命为前提,以经验为条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官至丞相,死后80多年墓地被盗,盗墓贼打开其棺材吓得半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官至丞相,死后80多年墓地被盗,盗墓贼打开其棺材吓得半死

卞壸(kǔn),字望之,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东晋丞相、书法家,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卞壸的父亲是西晋中书令、成阳公卞粹。虽然卞壸出身于官宦世家,并且“弱冠有名誉”,但他却不是纨绔子弟,更没有魏晋名士的张扬和放纵,而是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

东晋建立后,卞壸出任太子中庶子,后来又担任太子詹事、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职。卞壸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让王公大臣们颇为敬畏,就连权臣王敦都要怕他三分。晋明帝病重时,加封卞壸为尚书令,让他与王导、庾亮等人共同辅政。晋成帝即位后,卞壸更加尽心尽力,他不畏权贵,坚决打击目无王法的士族门阀,努力维护朝廷纲纪。

东晋时期奢侈浮华之风盛行,卞壸贵为朝廷重臣,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他住旧房子,吃粗茶淡饭,“廉洁俭素,居甚贫约”。卞壸的儿子结婚时,晋成帝知道他没有积蓄,就下诏赐给50万钱,卞壸固辞不受。

公元327年, 大将苏峻举兵叛乱。次年初,苏峻进攻青溪,逼近都城。卞壸临危受命,率军前去抵抗。此时卞壸身患背疮,但胸怀报国之心,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最终壮烈殉国,时年48岁。卞壸的儿子卞眕、卞盱,见父亲殉国,也相随杀入敌军阵中,亦力战而死。卞壸的妻子裴氏听到父子三人战死的消息,说道:“父亲是忠臣,儿子是孝子,我没有什么遗憾!”

卞壸死后,朝廷收敛了他的尸体。等到苏峻叛乱平息后,卞壸方得以下葬,朝廷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卞壸葬于冶城附近,就是现在南京朝天宫一带。

大家知道,魏晋时期盗墓成风,由于卞壸是受到朝廷厚葬的,墓中必然会有随葬品,所以一直被盗墓贼们惦记着。但因为有朝廷的保护,贼墓贼们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到了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当时东晋王朝已经日益衰弱、自身难保,盗墓贼们终于动手,偷偷挖开了卞壸的坟墓。

据《续晋阳秋》、《晋书·卞壸传》等史料记载:“义熙九年,群盗发卞壸墓,剖棺虏略。壸尸僵,须发苍白,面如生人,两手悉拳,爪甲乃长,穿达手背焉”。此时距离卞壸去世已经80多年,但是卞壸的尸体依旧保存完好,面目如生,而且手指甲长得非常长。看到这一幕,盗墓贼们一个个吓得半死。

晋安帝得知后,下诏重新封土。到了南北朝时,卞壸的坟墓再次被盗,梁武帝下诏修缮。以后历朝历代又多次拨款修缮,以纪念这位忠臣。

相关参考

此人一生算无遗策,曾救过女皇武则天,死后墓地却多次被盗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出生于官宦之家,家境环境相对优越,但他与其他公子哥不同。王安石自幼勤奋好学,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科举考试入朝文官,实现心中的抱负。经过刻苦学习,他十几岁就考中举

诸葛亮墓至今无人能解,诸葛亮死后为何遭刘阿斗二十多年报复

诸葛亮墓至今无人能解,诸葛亮死后为何遭刘阿斗二十多年报复?  三国最神秘的三大墓穴,诸葛亮墓至今无人能解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君王将相的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只有极少知道墓地所在之处而没被盗的陵墓。现

三国历史 诸葛亮墓至今无人能解,诸葛亮死后为何遭刘阿斗二十多年报复

诸葛亮墓至今无人能解,诸葛亮死后为何遭刘阿斗二十多年报复?  三国最神秘的三大墓穴,诸葛亮墓至今无人能解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君王将相的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只有极少知道墓地所在之处而没被盗的陵墓。现

历史秘闻 千年之后,世人才明白其良苦用心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为了防止死后墓地被盗,可谓是煞费苦心。有人采用秘密埋葬的方式,有人在墓中设置各种杀伤力巨大的机关,还有人在墓中刻上狠毒的诅咒,但这些方法都阻止不了盗墓贼行为。两千多年来,大部分帝

历史秘闻 千年之后,世人才明白其良苦用心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为了防止死后墓地被盗,可谓是煞费苦心。有人采用秘密埋葬的方式,有人在墓中设置各种杀伤力巨大的机关,还有人在墓中刻上狠毒的诅咒,但这些方法都阻止不了盗墓贼行为。两千多年来,大部分帝

打开后竟然没人能进去! 古代皇陵三次被盗

自古以来,每一个王朝的君王逝世之后都必定会带着许多稀世珍宝沉睡于陵墓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君王墓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盗墓贼眼中的宝贝,历史上君王墓被盗窃的案件数不胜数。这些君王在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

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死后墓地被盗

大家知道,光绪皇帝是从4岁开始登基,在位33年,这一生都没有掌握实权,都是被慈禧太后笼罩着。我们先不论光绪皇帝的能力如何,至少他还是想干一番事业的,想在自己的任期能有所作为,这从他推行戊戌变法进行改革

此墓被盗30余次,被炸7次,日军拿炮轰了半月都没打开地宫

众所周知,古人事死如事生,所以厚葬之风盛行。尤其是一些帝王将相,墓中更是金银财宝无数,这也就导致了盗墓之风盛行。在三国时期,曹操更是专门成立了盗墓军队,由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统领。而古人为了防止盗墓也

袁天罡去世前,只做了一件事,墓地千年无人敢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墓地的地方就有盗墓者的身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中国古代,但凡家庭条件不错的人,死后墓中都会有陪葬品,这不仅是因为迷信,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为了防止死后墓地被盗,古人曾尝试过很

明朝一开国功臣,死后墓地被盗,墓中幸存的一件文物,估值超3亿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蚌埠市东郊曹山附近进行道路整修,工人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古墓,迅速将此事上报。接到报告后,考古学家火速赶到现场,随即对墓地展开了保护性挖掘。起初,专家认为该墓地比较隐蔽,应该保存的比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