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人能对出下联

Posted 上联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天下无人能对出下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下无人能对出下联

导读:纪晓岚,清朝中期的朝廷大臣,官至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令后人佩服的不是纪晓岚的政绩,而是他过人的才华,堪称乾隆年间的天下第一才子,经常与皇帝一起吟诗作对,深得乾隆的赏识。正是因为有才,纪晓岚也丝毫不谦虚,甚至曾说天下没有自己对不出的对联。

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因父亲雍正的努力,让他轻而易举地就开创了一代盛世,日子过得相当潇洒。客观来说,乾隆的确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帝,一生共写下了4万多首诗,且不论质量如何,单凭这数量,一人几乎可与唐朝的所有诗人比肩,毕竟全唐诗也就5万余首。

另外,乾隆还痴迷于对对子,而且功底也不一般。不管是在朝廷之上,还是到江南游玩的时候,乾隆都时不时地出上几个上联,让文武大臣给出下联。据说,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两位考生的才华不分伯仲,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题的殿试中,乾隆一时间也非常为难,不知钦点哪位为当科状元。

此时,宠臣和珅就小声说道:“万岁爷,您可以出一个上联,看他们二人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绝佳的下联,如此便可解决此事。”乾隆闻之大喜,果断出了一个“烟锁池塘柳”的上联。结果,一考生扭头就走,令一考生则思考了半天,最终也不得不放弃。于是,乾隆认为扭头就走的考生有自知之明,是个可塑之才,遂钦点他为状元,令外一人则是榜眼。

大才子纪晓岚,在对联上的造诣,丝毫不比乾隆皇帝差,两人趣味相投,经常切磋一番。有一年的夏天,乾隆单独召见纪晓岚商议政事,虽然两人关系不错,但毕竟君臣有别,纪晓岚必须穿着官服进宫面圣。因天气太热,到皇宫时已经汗流浃背,如同刚蒸过桑拿一般。

乾隆看到满脸大汗的纪晓岚,立马让人将冰镇西瓜端上来,赏赐给纪大才子。古人科技不发达,没有现在的冰箱,每到冬天的时候,就会将冰块储存于冰窖,以作为皇帝夏天解暑之用。因技术有限,能够保存到先天的冰块极少,除了皇帝和个别宠妃,一般人很难享用冰块带来的快感。

得到皇帝赏赐冰镇西瓜的纪晓岚,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边吃边将西瓜籽吐在单独的盘子里。乾隆看着纪大才子吃西瓜的样子,突然想到了一个上联,并对纪晓岚说道:“爱卿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朕有一个上联,不知爱卿能否对出下联呢?”纪晓岚回答道:“皇上请出上联,让微臣试一试。”乾隆给出的上联为: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东放。

纪晓岚放下了手中的西瓜,深思了十分钟,然后对乾隆说道:“万岁爷给出的这一联,不但微臣实在对不出,估计天下间也没有人能够给出绝佳的下联。”乾隆心里相当开心,既然纪大才子都对不出,说明自己才华无人能敌,“十全老人”的称号名副其实。

其实,乾隆给出的上联很简单,别说是纪晓岚了,当时的读书人基本都能对出。但是,既然是在皇宫中,只能是皇帝坐北朝南,其他文武大臣只有站着的份,即使被赐座,也不能坐北朝南。所以,并不是纪晓岚对不出此联,是他为了明哲保身,不敢给出下联而已。

此文为看点(本站)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相关参考

一人6岁出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服不服

中国人都喜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如果自己的小孩从小聪明伶俐,父母都高兴的不得了。中国人都喜欢神童,比如北大少年班,都是一群天才,而在历史也有一些神童。比如下年这5个天才级的神童。第一个是甘罗,此人

历史秘闻 一人6岁出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服不服

中国人都喜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如果自己的小孩从小聪明伶俐,父母都高兴的不得了。中国人都喜欢神童,比如北大少年班,都是一群天才,而在历史也有一些神童。比如下年这5个天才级的神童。第一个是甘罗,此人

才女笑着说了一上联,难倒了明朝大才子,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

自古以来,神童都受到世人的称赞,他们的智商远超同龄人,明朝大才子解缙小时候,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神童。他具有一目十行的才能,4岁多就背诵了不少古诗词,8岁就能出口成章,十几岁就考中了秀才。公元1387年,

我能对出下联

王华,是明朝成化年间的状元,或许多数人对他都很陌生,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过,但如果说出他儿子的名字,估计是无人不知。王华的儿子是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也被称作王阳明。尽管王华名气不大,却是个才高八斗

我能对出下联

翁正春,明朝万历年间的大才子,从小聪明好学,二十出头就考中了举人,但他并没有满足,进士及第才是他的目标。万历二十年,翁正春独自一人来到京城,参加当年的会试,最终考取了一甲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皇帝钦点为

皇帝出一个上联,没人能对出下联,一才子对出后,却被皇帝处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并很快流行起来。不仅文人雅士喜欢对联,很多皇帝也对此很感兴趣,并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明朝建立后,明太

历史秘闻 皇帝出一个上联,没人能对出下联,一才子对出后,却被皇帝处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并很快流行起来。不仅文人雅士喜欢对联,很多皇帝也对此很感兴趣,并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明朝建立后,明太

历史人物 皇帝出一个上联没人能对出下联,一才子对出后却被皇帝处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并很快流行起来。不仅文人雅士喜欢对联,很多皇帝也对此很感兴趣,并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明朝建立后,明

历史秘闻 至今无人对出下联,你行吗

由于对对子的趣味性,古代才子都喜欢对对子,甚至说,有些人不会对对子,都不好意思称自己为才子。古代对对子厉害的人包括北宋文豪苏轼,明朝第一才子解缙,清朝才子纪晓岚。这些人都才高八斗,经常用对联逗趣,留下

和尚出了一个上联,唐伯虎一脸懵逼,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

唐寅是明朝著名的大才子,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和桃花庵主,是明朝的大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从小就聪颖过人,再加上后天的勤奋读书,很快就名声大振。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专门刻了一枚印章随身携带,尽显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