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对出下联

Posted 私塾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能对出下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能对出下联

王华,是明朝成化年间的状元,或许多数人对他都很陌生,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过,但如果说出他儿子的名字,估计是无人不知。王华的儿子是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也被称作王阳明。尽管王华名气不大,却是个才高八斗之人,否则肯定不能摘取状元之桂冠。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王华,家境还算不错,先祖王纲是个文武全才,曾被刘伯温推举到朝廷做官。王华继承了家族的良好基因,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从四岁开始,父亲就亲自教他读书,七岁的时候被送到私塾读书,并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

通常来说,私塾先生都是秀才,甚至有些只是童生(未中秀才的读书人)。但为了让王华得到更好的教育,父亲给他找的私塾先生乃举人出身,也是当地有名的才子。除了四书五经之外,私塾先生还会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对联,在老师的熏陶下,年幼的王华逐渐的对联产生了兴趣,经常能对出不错的对联,邻居都称赞他为神童。

有一天早上,王华在去学校的路上,发现了一个布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停了下来,打开布袋看一下里面有什么东西。这一看可不得了,发现袋子里装有不少银子。虽然他年纪小,却记得父亲曾告诉他,想要成为人才,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成为有用之才,一定要拾金不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再好也不能拿。

于是,王华就站在路旁,等待失主过来认领此布袋。将近半个时辰后,一位男子心急如焚地跑了过来。王华问他为何如此着急,此人说自己把银子都弄丢了,这是他刚从亲戚那里借来的,准备给母亲看病用的,说着说着马上就要哭了。

王华又问他布袋是什么颜色,里面装了多少银两,他都一一回答上来,在确认他就是失主后,就把东西物归原主。失主喜极而泣,非要拿出一些银子送给王华,以表示感谢,王华却果断拒绝了,并且对他说:“如果我是贪财之人,就不会把银子物归原主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赶紧拿着银子去为你母亲看病吧!”

由于等待失主耽误了很长时间,王华就迟到了,但他并没有把拾金不昧的事情告诉老师。私塾先生平时对王华很好,但为了让他长点记性,就让王华站在门口听课。快放学的时候,私塾先生就出了一个上联,让学生试着对一下。

上联为“新鬼烦冤旧鬼哭”,是杜甫《兵车行》中的一句诗,学生听后都一脸迷茫。私塾先生说:“可能这个上联有点难,你们对不出来也情有可原”他的话刚落音,站在门口的王华就说道:“这个很简单,我能对出下联。”王华给的下联为“他生未卜此生休”,出自李商隐的《马嵬》,对仗极为工整,甚至称得上完美,私塾先生称赞了他一番,并且让他回到座位上。

相关参考

天下无人能对出下联

导读:纪晓岚,清朝中期的朝廷大臣,官至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令后人佩服的不是纪晓岚的政绩,而是他过人的才华,堪称乾隆年间的天下第一才子,经常与皇帝一起吟诗作对,深得乾隆的

历史秘闻 天下无人能对出下联

导读:纪晓岚,清朝中期的朝廷大臣,官至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令后人佩服的不是纪晓岚的政绩,而是他过人的才华,堪称乾隆年间的天下第一才子,经常与皇帝一起吟诗作对,深得乾隆的

皇帝出一个上联,没人能对出下联,一才子对出后,却被皇帝处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并很快流行起来。不仅文人雅士喜欢对联,很多皇帝也对此很感兴趣,并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明朝建立后,明太

历史秘闻 皇帝出一个上联,没人能对出下联,一才子对出后,却被皇帝处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并很快流行起来。不仅文人雅士喜欢对联,很多皇帝也对此很感兴趣,并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明朝建立后,明太

历史人物 皇帝出一个上联没人能对出下联,一才子对出后却被皇帝处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并很快流行起来。不仅文人雅士喜欢对联,很多皇帝也对此很感兴趣,并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明朝建立后,明

一人6岁出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服不服

中国人都喜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如果自己的小孩从小聪明伶俐,父母都高兴的不得了。中国人都喜欢神童,比如北大少年班,都是一群天才,而在历史也有一些神童。比如下年这5个天才级的神童。第一个是甘罗,此人

历史秘闻 一人6岁出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服不服

中国人都喜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如果自己的小孩从小聪明伶俐,父母都高兴的不得了。中国人都喜欢神童,比如北大少年班,都是一群天才,而在历史也有一些神童。比如下年这5个天才级的神童。第一个是甘罗,此人

和尚出了一个上联,唐伯虎一脸懵逼,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

唐寅是明朝著名的大才子,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和桃花庵主,是明朝的大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从小就聪颖过人,再加上后天的勤奋读书,很快就名声大振。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专门刻了一枚印章随身携带,尽显风流

才女笑着说了一上联,难倒了明朝大才子,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

自古以来,神童都受到世人的称赞,他们的智商远超同龄人,明朝大才子解缙小时候,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神童。他具有一目十行的才能,4岁多就背诵了不少古诗词,8岁就能出口成章,十几岁就考中了秀才。公元1387年,

广东潮州史上唯一的文状元,仅用3个字就能对出16字的下联

文/陌上榆说起历史上的「”潮汕三杰”,想必广东人熟悉不过。所谓「”潮汕三杰”分别是明正德辛未科进士陈北科、明嘉靖丙戌科进士翁万达和明嘉靖壬辰科状元林大钦。陈北科乃是国舅,翁万达官至兵部尚书,而林大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