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生勤于政事,为何还是守不住大明江山
Posted 江山
篇首语:没有比知识更好的朋友,没有比病魔更坏的敌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崇祯一生勤于政事,为何还是守不住大明江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崇祯一生勤于政事,为何还是守不住大明江山
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很多个王朝,但它们最终都躲不过灭亡的命运,延续时间最长的大汉王朝,前后也只有400年的时间。尽管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并不相同,但其亡国之君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多数的亡国皇帝都荒废朝政,亲小人而远贤臣,从而导致朝廷腐败不堪。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史称崇祯帝,他16岁的时候登基称帝,生活极为节俭,没有宠信宦官,工作相当努力,即使生病也坚持上朝,与历史上的昏君相比,崇祯帝绝对是一位明君。不少人都很纳闷,既然崇祯帝勤于政事,为何还是守不住大明江山呢?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这4个原因才是关键。
原因一:当时大明江山已经千疮百孔
从明朝中期开始,就没有出现过雄才大略的皇帝,倒是涌现出不少奇葩皇帝。比如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下,觉得自己甚是牛掰,带着大军就亲征,结果导致几十万明军全军覆没,他本人也成了敌人的俘虏。崇祯帝的哥哥朱由校,痴迷于木工活,宠信大太监魏忠贤,导致国力愈加衰弱。
崇祯继位的时候,从哥哥手中接下了一个烂摊子,外有满清士兵的威胁,内有各地起义军需要平定,国库捉襟见肘。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崇祯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估计只有他先祖朱元璋重生,或许还有可能力挽狂澜。
原因二:自然灾害频发
自从崇祯继位的第二年,北方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旱灾、瘟疫等自然灾害,而且持续了很多年。据《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十四年旱。”频繁的灾害使大明江山雪上加霜。
按照正常的情况,每当有天灾发生的时候,朝廷都会拨款、拨粮赈灾,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危机。作为一国之君,崇祯也想赈灾,但手中没有银两,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对朝廷产生不满,跟着李自成等人与朝廷对抗。
原因三:崇祯生性多疑
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客观来说,明朝末年并不缺乏能力出众的将领,比如孙承宗、袁崇焕及孙传庭等人。一开始的时候,崇祯对他们非常器重,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但是,由于生性多疑,崇祯压根就做不到将领完全信任,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把袁崇焕凌迟处死,可以说是自断手臂。
原因四:缺乏治国之才
对于治理江山来说,皇帝不止要做到勤于政事,更重要的是具有治国之才,否则也难成大事。尽管崇祯是一个比较勤奋的皇帝,但他的治国手腕非常欠缺,识人用人的眼光也不行,做事不够果断。在位十七年间,先后换了几十个内阁首辅,难道都是这些首辅的原因吗?
孙传庭镇守潼关的时候,深知敌众我寡,本想采取暂时坚守不出的策略,但崇祯却不顾实际情况,下旨让他出城与敌军决战,最终孙传庭战死沙场,潼关也就落入敌手。《明史》中写道:“传庭死,而明亡矣。”直到崇祯自缢前,依旧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愤怒地喊道:“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相关参考
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崇祯皇帝在李自成的农民军兵临城下,万念俱灰之时,杀妻灭子,一个人跑到景山上自缢而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为大明的统治画上了一个句号。在自杀之前,他曾经用自己的血写成
崇祯五年,即1632年,周培公在湖北荆门出生。当时已是明朝末期,崇祯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但是,在内忧外患之下,大明江山已是摇摇欲坠。>周培公自幼丧父,十岁那年,李自成率兵进城,母亲也在兵荒马乱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
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只爱江山不爱美人,最后却吊死在煤山之上
话说明朝有几个皇帝真的很勤奋,自朱元璋和朱棣开始,他们事事亲力亲为,经常加班处理政务,可能是因为遗传了他们的基因,明朝的皇帝地中勤于政事的还真有几个。其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人,勤于政事,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大权在握的皇帝也不例外。秦皇汉武,也有缺点;唐宗宋祖,亦有不足;成吉思汗,一生杀人无数,甚至被称为上帝之鞭,即使近乎完美的汉光武帝刘秀,也纳了不少妃子,未能专宠阴丽华一人。纵观中国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大权在握的皇帝也不例外。秦皇汉武,也有缺点;唐宗宋祖,亦有不足;成吉思汗,一生杀人无数,甚至被称为上帝之鞭,即使近乎完美的汉光武帝刘秀,也纳了不少妃子,未能专宠阴丽华一人。纵观中国
“大明国祚276年,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议和,更无满清之割地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显得悲壮,却让后世对明朝的铁骨铮铮而拜服。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大明弯下了膝盖,如果他们愿意妥协一下,明
历史人物 明朝灭亡之前,崇祯帝曾反复做一个梦,只有太监直到是怎么回事
崇祯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尽管在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关爱百姓,但是却依旧挽救不回大明王朝日益衰败的命运。最后在天命难违的情况下,在崇祯帝登基后的第十七年,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终于支撑不下去了,而崇祯
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第16位皇帝,于1627年登基帝位,不得不说朱常洛的这个儿子确实是一个治国之才。在位期间,大力铲除宦官一党,并且勤于政事,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只是崇祯帝因生性多疑,断送明朝江山。《帝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很强的气节,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献给了大明江山社稷,但最终大清入关自缢身亡。明思宗出生于1611年,朱由检是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因为明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