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弹奏一首曲子,一大臣听后立马辞官,简直比刘伯温还聪明

Posted 功臣

篇首语: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弹奏一首曲子,一大臣听后立马辞官,简直比刘伯温还聪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元璋弹奏一首曲子,一大臣听后立马辞官,简直比刘伯温还聪明

提起明朝开国功臣,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刘伯温。在林林总总的野史逸闻中,刘伯温被塑造成诸葛亮一般的人物,堪称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大明王朝的头号开国功臣。其实这些都是评书戏曲的误导。真实历史中的刘伯温,在朱元璋集团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厉害。

朱元璋开国后大封功臣,功臣们所获得的爵位,可以视作对他们各自功绩的一次评价与总结。刘伯温仅仅获得诚意伯的封号,而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人都获封公爵,比刘伯温整整高了两个台阶,连普通将领几乎人手一个的侯爵,也没有他的份。其实在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能力强于刘伯温的确实不在少数。

即使单论朱元璋手下的文臣谋士,刘伯温也算不上老大。有个人无论资历与能力,都远在刘伯温之上。此人就是明朝开国功臣朱升。朱升自幼勤学苦读,学识渊博,文采智略冠绝一代。元末乱世中,他隐居石门山,以耕读度日。明朝大将邓愈听说了他的美名,向朱元璋推荐了他。朱元璋当时正在创业之初,思贤若渴,当即登门拜访。

见到朱升后,朱元璋的殷勤大度、礼贤下士的风范,让朱升很受感动。他认为遇到了可以托付的明主,当即对朱元璋敞开胸怀,纵论天下大势。二人进行的这次会晤,简直是朱元璋事业的转折点,其重要性,丝毫不次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隆中对。正是在这次会晤中,朱升提出了流传后世的九字真言,帮朱元璋得了天下。

这九个字,就是天下皆知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当时军阀林立的混乱局势中,他建议朱元璋整军经武,加强人才、粮草、军械储备,切实搞好根据地建设,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要急于称王称帝,以免四面树敌,反为不美。朱元璋闻听此言,如同醍醐灌顶,眼前顿时铺开了一条通向皇帝宝座的金光大道。

朱升不仅给朱元璋制定了立国总战略,在具体战役中,他也不遗余力献计献策。比如在徽州之战中,朱升采用攻心为上的战术,一个人站在徽州城下对守将陈说利害,晓以大义,最终使得守将开城投降,兵不血刃得到徽州城。名闻遐迩的刘伯温,也是在朱升的大力推荐下,才获得朱元璋的重视,得以跻身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中。

朱升最为出众之处,在于他深明进退之道。《明太祖实录》、《明书》等史料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朱元璋组建了一支宫廷乐队,命朱升负责此事。有一次,朱升带领乐队入宫,给朱元璋当面演奏。朱元璋听得兴致勃勃,一时高兴,亲自下场弹奏一曲。

谁都没料到的是,弹奏完毕,朱元璋突然问了朱升一个问题,让他识别“宫商角徵羽”五音。这下朱升可傻了眼,他虽然博学多才,对于音律并不精通,一下子张口结舌答不上来。朱元璋当即很不高兴。朱升本是大臣并非音乐家,不通音律完全在情理之中,丝毫不妨碍他治国安民,朱元璋此举完全是在吹毛求疵。

朱升从这一曲之中,看清了朱元璋的残暴本性,意识到了巨大的危险。很快他就向朱元璋申请辞职,声称自己年纪大了不堪驱驰效力,请求归老林泉。朱元璋挽留一番后,见他心意已决,就批准了他的辞呈。朱升功成身退,安然躲过了后来的屠戮功臣事件,得以善终。而号称智圣的刘伯温,却见不及此,最终在激烈的权利斗争中,被胡惟庸毒死。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升确实比刘伯温聪明多了。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朱元璋非要迁都,刘伯温只说了九个字,朱元璋听后立马放弃

公元1352年,正在皇觉寺里做和尚的朱元璋,接到了发小汤和的一封信,看了信中的内容后,他顿时热血沸腾,立马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即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反元起义军。由于作战勇猛,且办事灵活,很快得到了

刘伯温算错了2件事,朱元璋愤怒无比,刘伯温立马辞官归家

朱元璋能得天下,与他慧眼识人、求贤若渴有莫大关系。与同时代的其他各路反王诸侯相比,他手下的人才储备厚度无与伦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在其他势力之上。武将中的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傅友德、冯胜

朱元璋问相士:你能否算出自己的死期

根据《金华府志》记载,元朝末年的金华,有一个名叫刘日新的相士,曾给很多人算过命,而且从没有失算过,简直比刘伯温还要厉害。当时的朱元璋在郭子兴的军中担任将领,听说了刘日新的事迹后,立马派人将其请过来,目

历史秘闻 大臣非常愤怒,立马起兵造反

苻健,氐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身为皇帝,这家伙不仅行为奇葩,嘴巴也不是一般的贱。曾经因为称呼大臣为“儿子”,大臣听后相当愤怒,果断带人造反,差点把皇帝干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张遇原本是东晋将领,

历史秘闻 大臣非常愤怒,立马起兵造反

苻健,氐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身为皇帝,这家伙不仅行为奇葩,嘴巴也不是一般的贱。曾经因为称呼大臣为“儿子”,大臣听后相当愤怒,果断带人造反,差点把皇帝干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张遇原本是东晋将领,

人间绝响嵇康广陵散赏析

嵇康广陵散《广陵散》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是中国音乐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鼓琴曲,嵇康在临死前弹奏这首曲子,让《广陵散》被人们所知道。嵇康广陵散嵇康除了在文学上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魏晋时期的资料,在音

朱元璋打算处死一大臣,马皇后只说了19个字,他立马改变了主意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绝对称得上传奇,他从几乎吃不饱饭的放牛娃,开创了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除了自身的能力和刘伯温等人辅佐外,还要感谢发小汤和及结发妻马皇后。朱元璋原本并没有多大的志向,当他在皇觉寺做

历史秘闻 敌人听后立马撤退

自从“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陷入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匈奴、鲜卑等乘机占据北方地区。当时有很多权贵豪族逃去了南方,但也有一些立志于平定中原的将领,依然在北方坚持战斗,努力保卫国家。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人

历史秘闻 将军听后立马谋反,结局很尴尬

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更迭了多少朝代,替换了多少的帝王,金銮殿上的那把椅子成为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个个都想着坐上去,因此,为了那把椅子,历史上发生了多少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例子,可谓是令人触目惊心,但

才女出了一个上联,和尚立马对出下联,才女听后无地自容

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不仅擅长写词,在散文、书法及绘画上面,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造诣。更难得的是,他与父亲苏洵及弟弟苏辙三人,都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才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据传,苏轼有一个妹妹,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