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却能得以善终,你最佩服谁

Posted 谥号

篇首语: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功高震主却能得以善终,你最佩服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功高震主却能得以善终,你最佩服谁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忠臣良将,都因功高震主而未能善终。所以如何消除帝王的猜忌,一直以来都是臣子们难以捉摸的,但下面这六大名将,却能在功高震主之下,或急流勇退,或明哲保身,终得以善终,确实不一般。

1,王翦

王翦平定六国,功绩卓著,是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之一,秦始皇甚至尊其为师。但王翦身为四朝元老,深谙帝王心术,在出山灭楚后,无论秦始皇怎么劝,王翦都坚持要彻底隐退,最后得以善终。

2,卫青

卫青对匈奴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迫使匈奴向西北远遁,十余年间再无南下之力,功勋盖世,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位极人臣。卫青虽然战功显赫,地位尊宠,但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从不养士人门客,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卫青病逝后,谥号为“烈”,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还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

3,李靖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更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但李靖生性沉稳厚重,深惧“盈满则亏”的道理,屡屡向唐太宗请求退休,言辞恳切。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后赐谥“景武”,陪葬昭陵。

4,郭子仪

郭子仪有平定安史之乱大功,又曾计退吐蕃收复长安,单骑说服回纥退兵,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之乱,史书称其“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关内河东副元帅,封汾阳郡王,被唐德宗尊为“仲父”,官爵之尊亘古鲜见。郭子仪历经七朝而不倒,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

5,韩世忠

韩世忠十八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贡献,官至枢密使,封英国公。其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岳飞死后,韩世忠毅然辞去枢密使的官职,终日借酒消愁,自号清凉居士。公元1151年,韩世忠逝世,追赠太师、通义郡王。

5,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此时的曾国藩,不仅手握雄兵百万,而且掌握江南巨大的财富,若此时兵锋北指,推翻腐朽没落的满清朝廷,自己建国称帝,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但其一生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对满清忠心耿耿。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谁说功高震主却不得以善终,他们就得以善终了

在我国古代,皇帝虽然需要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打江山,一旦江山稳定之后,这些将领大多都会被以各种名义除掉,因为他们功高震主,让皇帝感到了危机,像白起、李牧、韩信及岳飞等人,无不是万里挑一的战神,却都被处死

历史人物 谁说功高震主却不得以善终,他们就得以善终了

在我国古代,皇帝虽然需要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打江山,一旦江山稳定之后,这些将领大多都会被以各种名义除掉,因为他们功高震主,让皇帝感到了危机,像白起、李牧、韩信及岳飞等人,无不是万里挑一的战神,却都被处死

历史耿弇为何功高震主却得善终?

帝王心术向来都是冷薄无情,过河拆桥兔死狗烹是常见的事。但汉时有一位名将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人,最后却能独善其身暗度晚年。那么,此人是谁呢?同样是一代名将,韩信成为开国功臣却身死族灭,岳飞忠心为国却惨遭

历史人物 郭子仪虽功高震主,但为人处世之道让他善终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纵观我国的历史,有无数个英雄豪杰,或功勋卓著,或满腹经纶,或功高震主,但是能够善始善终者却很少。而唐朝的郭子仪却能一身正气,功高盖世,且善始

历史人物 白起功高震主却不懂自保,临死前还不懂原因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白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战场上杀敌立功,青史留名是每个武将的梦想。但战功太大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功高震主会引起皇帝的不安和猜忌。历史上因此被皇帝处死的

功高震主必须死

功高震主必须死?看看史上这三位功高震主的人,是怎么得以善终的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人们的阶级观念是非常重的,一个人就算是再有能力,也很难突破自己的固有阶级,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要想突破只有一个办法

历史人物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如何善终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如何善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每当我们回顾起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时,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那2400多年不断更替的封建王朝了。而在

历史人物 郭子仪的为人处世之道是什么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子仪的为人处世之道让他虽功高震主却善始善终,令人沉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纵观我国的历史,有无数个英雄豪杰,或功勋卓著,或满腹经纶,或功高震主,但是能够善始善终者却很少。

汾阳王郭子仪功高震主而不被猜疑,权倾朝野却得善终,他凭什么

功臣是一个非常有重量的词,搞得好可以给自己带来富贵荣华,搞得不好就会带来灭门之祸。并且最重要的是得看你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皇帝,如果皇帝疑心病比较小人又大度的话那对功臣就比较放心,所以这些功臣的结局应

揭秘:王翦为何不杀赵王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朝历代的名将,下场都无外乎被君王猜忌,最后不得善终。所谓伴君如伴虎历史上既有功勋,又能得以安享晚年的开国功臣实在是少得可怜。王翦能够在功高震主的同时,能够功成身退,实在令人佩服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