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朕的忠臣啊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你真是朕的忠臣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你真是朕的忠臣啊

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朝之后,进行了一些创新改革,但没过多久,就开始走向颓败了。历代皇帝贪图享乐,根本毫无建树。到了东晋的时候,皇室就更加的衰败。很多皇帝基本成了空架子,司马昱在位的时候,整个权力基本落在了桓温的手里。

桓温掌控着朝廷大局,废掉司马奕之后,就把司马昱扶上了皇位。而桓温的厉害众所周知,因此司马昱对他很害怕,虽然坐上皇位,但每日都是谨小慎微,生怕哪一日桓温一不高兴也把他给废除了。若此怯弱的一个皇帝,桓温就更加对他放心了,轻轻松松的就把朝政给把控了。

可登上皇位没过多久,司马昱就抑郁寡欢,身患重疾。司马昱意识到自己可能活不过多久了,就想着怎么交代后事,毕竟国不能一日无君啊。而这个时候的桓温不在京城,于是接连传了好几道圣旨给桓温,叫他回朝辅政。可桓温军权在握,不在乎皇上的那点事,就对其置之不理睬。而后司马昱就只好下旨立司马曜为太子,然而他才11岁,完全还是一个小孩子,哪里能处理什么朝政啊。因此必须有人辅佐才行啊,桓温则毫无疑问就是辅政大臣了。

而司马昱自知软弱,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何况也才十来岁。就害怕桓温他日篡权自己做皇帝了,那他儿子的下场就惨了。于是就遗诏中写下:少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君自可取之。这句话很显然,就是在告诉桓温,实在不行,你可以自己当皇帝。说白了这也是在讨好桓温,做皇帝可以,只是希望不要伤害他的儿子。

正准备派人去宣旨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中书令王坦之走了进来,冲到皇上面前接过那到诏书。阅览之后十分生气,直接当皇上面撕粉碎。王坦之如此大胆,实则忠于皇上,见到如此怯弱的诏书怎能不生气呢?这不等于直接告诉桓温,你可以光明正大的篡位称帝,我司马昱默认了!

司马昱见此情形,并没有严厉批评王坦之,没有任何的愤怒之情。反而由衷的感到喜悦:虽然东晋衰落,但爱卿却是朕的忠臣啊!但司马昱也无奈,如今走到这一步,他也无力挽救了,哭着对王坦之说:“我大晋的江山,只是运气好而得到的,你说现在还能怎么办呢?”

王坦之听完后,就更加的生气了:“这江山乃是宣帝司马懿所创下,陛下你又凭什么能将其转送他人呢?”

这时候司马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甚至有点惭愧,连手下的臣子都如此忠于朝廷,自己却胆怯的要死,实在无脸面对司马氏的列祖列宗。于是决定重新起草诏书,意思、气势完全改掉:国事一禀大司马(桓温),如诸葛武侯故事。王坦之一看心里舒坦多了,这才是帝王该有的风范嘛!意思就是桓温你当辅政大臣,但你得要想诸葛亮辅佐刘禅那般忠心不二,不可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没过多久,司马昱还真是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司马曜按照遗诏的内容,登上皇位。而桓温果不其然暴出异心,见皇帝只有十来岁,完全没能力处理朝政大事 ,就计划着改朝换代,自己取而代之,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小目标,被王坦之等这样的忠于晋朝的臣子给破坏了,带着这份遗憾,在公元373年病逝了!

相关参考

心理学知识 中国父母真是逼婚达人啊

不谈恋爱约等于不孝,光谈恋爱不结婚约等于变态,结了婚不生小孩约等于现行反革命——这就是中国父母的主流价值观。父母认可的最高宪法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除此之外,都是瞎扯淡。不管父母的智商、见识、能力、

历史秘闻 一起看看古代女性,如何解决月经的困扰吧,看完真是简单粗暴啊

古代,要是从原始社会开始说起呢,那时候就没啥措施,流出来就找兽皮什么的东西擦掉,晚上睡觉的时候,找一个有坡度地方,到了人类开始分出等级,有了高一点的智商,进入奴隶制的社会,贵族会用干燥的草木叶子碎末用

你对朕的评价太高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是《红楼梦》中的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道出人们对追逐功名的心态。古代皇帝为表达对功臣的感激,不但会赏赐金银财宝,有时还会弄一个功臣排行榜,比如东汉云台阁二十八将画像,可视

真乃忠臣,朕非常欣赏你

但凡是古代的明君,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重用敢于直谏的忠臣,对只阿谀奉承的大臣极为不屑,更不会予以提拔重用。唐太宗李世民,经常被魏征怼的哑口无言,但他非但没有责罚魏征,反而对他非常器重,魏征的谏言基本

皇帝问道:谁能继承朕的皇位

清朝之前,皇帝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都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一旦确立了太子,就连皇帝本人也不能轻易将其废黜,否则文武百官肯定不愿意。比如汉高祖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曾想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

皇帝问找相士:朕的最终命运如何

在古代历史上,有不少相术大师之所以能够名留史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成功预言了帝王的命运,乙弗弘礼便是这样一位相士。据《旧唐书·方技》记载:乙弗弘礼是隋唐时期贝州高唐人,隋末唐初著名的相士,可以说他见

历史秘闻 皇帝问道:谁能继承朕的皇位

清朝之前,皇帝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都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一旦确立了太子,就连皇帝本人也不能轻易将其废黜,否则文武百官肯定不愿意。比如汉高祖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曾想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

朕不批准,你要继续培养朕的爱孙

朱棣原本只是能力出众的王爷,手中兵马仅有十余万,跟侄子建文帝闹掰实属无奈,起初一点胜算都没有。之所以能击败数倍于己的朝廷军队,除了草包将军李景隆的神助攻,以及朱棣自身运气外,黑衣宰相姚广孝功不可没,假

历史人物 细数历史上那些你不知道是奸臣还是忠臣的人

奸臣,顾名思义是指哪些不忠于君主,弄权误国营私、残害忠良之臣。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些你不好去判别是奸臣还是忠臣的人,说他是忠臣他有总做出一些陷害忠良之事,说他是奸臣但他们也有忧国忧民的时候,现在就让我们

怎样复习历史

我现在是一名刚刚经历过高考洗礼的大学生,而且我是学文的,在备战高考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要背下很多东西!想想那个时候真是恐怖啊!不过也还好,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我把我记东西的秘诀告诉你,希望对你有帮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