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将领宁死不降,清军对他磕头叩拜,乾隆亲自为他题词
Posted 将领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末将领宁死不降,清军对他磕头叩拜,乾隆亲自为他题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末将领宁死不降,清军对他磕头叩拜,乾隆亲自为他题词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接连攻破了襄阳、荆州等地,大同也于次年初陷落,京城形势极为危机,崇祯皇帝如坐针毡,立马下令让吴三桂火速入京勤王,但此时已经晚了。坐在大殿上的崇祯,虽然已经知道自己没有翻盘的机会,但还是决定最后一次上朝,算是与满朝文武告别。然而,却没有一个大臣前来,他们早就做好了打算,迎接新主子闯王李自成,依然可以继续做官,只不过是换一个皇帝罢了。
披散着头发的崇祯,此时终于看清了大臣们的面目,他忍痛赐死皇后和嫔妃,随后来仓惶地来到一棵歪脖子树下,在这里终结了自己的性命,只有一个名叫王承恩的太监随他而去。在自缢之前,崇祯愤怒地喊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尽管很多明朝大臣投靠了满清和李自成,但也有不少忠臣以死报国,就像接下来要介绍的张国维。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张国维的名字是那么的陌生,但《明史》却单独用了近两千字为他列传,他没有袁崇焕、孙传庭的战功显赫,但其报国之心日月可鉴。张国维二十八岁考中进士,由于性格耿直,不善于阿谀奉承,几年后才当上知县。当时北方多地灾害频发,南方就成了朝廷粮草及兵员的供应地,当张国维被任命为十府巡抚,他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张国维的努力下,江南的局势相对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他还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著了《吴中水利全书》。文人出身的张国维,一直有杀敌报国的心愿,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到京城任职,并于崇祯十七年晋升为兵部尚书。为了招募士兵,皇帝又把张国维派到江南,可能他自己都想不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机会回来了。
在他离开的半个月后,传来了京城失守、皇帝自缢的消息,张国维几乎哭晕过去,甚至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没多久,清军大败了李自成,从此开始入主中原,曾经的大明王朝,转眼间变了模样,成了满清的天下。清兵很快就大举南下,张国维组织人员抵抗,希望恢复大明江山。
公元1646年,清军已经到达东阳,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张国维兵败撤退。回到家中之后,清军曾多次招降,都被张国维言辞拒绝,他看着破碎的山河,痛恨自己不能力挽狂澜,留下了一封遗书后自杀殉国。其遗书内容为:“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毋贻大母忧,使吾抱恨泉下。”
儿子将其尸体从水中打捞上来,并按照父亲生前的遗愿,将其放在中堂的椅上。不一会,清军来到张国维家中,得知他已经自杀,纷纷磕头叩拜,这究竟是为何呢?原来,那些清兵中有不少是山东济宁人,当年王国维曾运粮到济宁救灾,这些人没有忘记他的恩情,东阳也因此免遭屠-城。
张国维死后,清军也没有为难他的家人,浙江总督张存仁下令释放了张世鹏,即张国维的小儿子。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张国维的事迹传到乾隆的耳中,虽然他曾是抗清将领,但因钦佩他的忠义,亲自题词“忠敏”作为张国维的谥号。若是当年能多出几个张国维这样的将领,或许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吧!
相关参考
王彦章(863年―923年),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字贤明(一作子明)。汉族,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朱温建后梁时,为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
王彦章(863年―923年),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字贤明(一作子明)。汉族,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朱温建后梁时,为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
在中国文化中,宁死不降也是一种传统。武圣人关羽,失荆州,走麦城,最终被东吴活捉。关羽长期镇守荆州,锋芒直逼曹操。孙权如果能够招降关羽,以之对付曹操、刘备,就有机会从被动防守转入主动进攻。但是任凭东吴君
朱由检,明光宗的第五个儿子,十一岁时就被封为信王,本来并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然而,他哥哥明熹宗宠信太监魏忠贤,任由其把持朝政,他自己则沉迷于木工活。公元1627年,明熹宗乘船游玩,一不小心跌入水中,因惊
1文章选自《八路军新四军征战传奇》作者:人民军队征战传奇丛书编委会出版社:长征出版社1937年7月7日,是每个炎黄子孙都不可忘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深夜,北平西南距广安门只有20多里的卢沟桥,突然响起隆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他在关羽战死之后起兵反抗,宁死不降江东,现在名字却鲜为人知【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关羽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曹魏的人说:蜀小国耳,名将为羽,但是这位名将与蜀汉
历史秘闻 他在关羽战死之后起兵反抗,宁死不降江东,现在名字却鲜为人知
全榜网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他在关羽战死之后起兵反抗,宁死不降江东,现在名字却鲜为人知【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关羽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曹魏的人说:蜀小国耳,名将为羽,但是这位名将与蜀
苏东坡有个十分出名,又很有趣的“三难三易”之说法,即“忍哭易,任笑难;忍痛易,忍痒难;忍死易,忍欲难。”苏东坡这个说法,看起来近乎戏言,但细细品味,却又不无道理。而他在此处所说的“忍欲难”,其实说得就
苏东坡有个十分出名,又很有趣的“三难三易”之说法,即“忍哭易,任笑难;忍痛易,忍痒难;忍死易,忍欲难。”苏东坡这个说法,看起来近乎戏言,但细细品味,却又不无道理。而他在此处所说的“忍欲难”,其实说得就
1文章选自《八路军新四军征战传奇》作者:人民军队征战传奇丛书编委会出版社:长征出版社1937年7月7日,是每个炎黄子孙都不可忘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深夜,北平西南距广安门只有20多里的卢沟桥,突然响起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