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社会经济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Posted 维吾尔族

篇首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维吾尔族的社会经济是怎样发展壮大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维吾尔族的社会经济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2、维吾尔族的民歌是怎样发展的 维吾尔族音乐

维吾尔族的社会经济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清朝对新疆实施统治后,对新疆境内采取三种不同的政治制度:①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仍然沿用伯克制,只是废除了世袭制,规定各级伯克占有不同数量的土地以及附属于这些土地上的农户,各级伯克对依附的农民拥有进行劳役制剥削的封建特权;②在乌鲁木齐附近及以东的地区,除哈密以外,实行同于内地的府县制;③对于蒙古贵族和归附清朝较早的哈密、鲁克沁等地的维吾尔族头目则实行札萨克制与封以亲王之类的爵号,拥有世袭领地。这个时期维吾尔族地区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有些地区还保留着农奴庄园制度。

在新疆南部地区,占人口8%以地主、富农,却占有40~50%的土地,而占人口92%的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主要剥削形式为伙种对分。农民种地主土地,只能分得产量的30~50%,还要替地主交纳田赋杂税,每年必须为地主作无偿劳役。靠近城镇的地主,用实物地租剥削农民。南疆的墨玉、库车、阿克苏有完整的农奴庄园。农奴主被称为“和加”(意为圣人后裔),占有大量土地和各种农奴。他们可以随便买卖农奴或把农奴作为礼物赠送。

按等级给份地,每户要有2至4个劳动力为农奴主服劳役。一些丧失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农民纷纷沦为雇工,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出现了养子长工、赘婿长工。由于南疆地区的绝大部分耕地靠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天山雪水灌溉,地主则垄断水源,利用掌握水权对农民进行水租剥削,或收取苛捐杂税,甚至有意破坏水源以达到兼并农民土地的目的。

维吾尔族地区的地主经济,又往往和宗教统治相结合。宗教上层占有大量土地、房产、水磨,通称“瓦合甫”。他们利用掌握的“瓦合甫”,与世俗地主相勾结,进行封建剥削。宗教税有“吾守尔”粮,税率为收获物的十分之一;“扎卡特’’税,税率为全年产品四十分之一。买卖房屋、田产、典押、借贷、继承、遗嘱、宰牲、诉讼等都要交税,名目繁多,使广大劳动人民过着十分贫穷、落后和悲惨的生活。生产工具十分简陋,生产力低下,很多农村濒于破产的边缘,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横征暴敛,更加速了这种进程。

维吾尔族有经营农业的悠久传统,对于植棉和园艺尤其具有丰富经验。新疆最迟在南北朝(420~589)时代就已大量种植棉花,内地大量种植棉花是在元朝(1279~1368)以后,而植棉技术传入内地的道路之一就是新疆。在新疆由于有发达的园艺业,很多地区都出产大量的、品种繁多的瓜果,获得了瓜果之乡的美誉。其中特别著名的有和田地区的核桃、水蜜桃,皮山县的石榴。英吉沙县的巴丹杏仁,阿图什县的无花果,伽师县、麦盖提县和鄯善县的甜瓜,库尔勒县的番梨,库车县的杏干和包仁杏,吐鲁番县的无核葡萄和葡萄干,伊犁地区的苹果以及呼图壁县的西瓜,等等。特别是吐鲁番的无核葡萄和葡萄干、库尔勒的香梨以及鄯善等地的甜瓜近些年来远销国外,在国际上赢得了美好的声誉。

维吾尔族的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精湛的技艺。特别著名的有和田地区的地毯和丝绸,莎车县的巴克衫绸,喀什市的绣花小帽,伊宁市的莫合烟和长筒皮靴。

库车县的“砍土曼”(一种铁制农具),乌鲁木齐市的乌修尔镰刀等。尤其是和田至若羌一带素以出产美玉而著称。和田玉种类甚多,以“白如截脂、黄如蒸粟、红如鸡冠、紫如胭脂、墨如点漆”者为上品。历史悠久的玉雕造型别致,制作精美,是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品中的一支鲜花。和田的地毯图案精美,色泽鲜明,作工精细,经久耐用,畅销国内外。英吉沙县和库车县制作的小刀,刀刃锋利,刀柄和刀鞘镶嵌精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向甘肃河西地区胜利进军。同年9月25日和26日,驻新疆的国民党军队将领陶峙岳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宣布起义,新疆和平解放。

同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在司令员的率领下进驻新疆,与三区革命军会合。三区革命军改编为第五军。同年12月,成立了新疆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结合新疆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施政方针。1952年夏季,在农村完成了减租反恶霸运动;1953年底完成了土地改革。从1953年起先后建立9个民族乡、7个民族区、6个自治县和5个自治州,于1955年10月1日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7年,全区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40多年来,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新疆地区以巨大支援,虽然经历过曲折的道路,但经过维吾尔族和各族人民一道辛勤劳动,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生产迅速发展,维吾尔族和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1950—1988年新疆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累计330亿元。其中60 %来自中央。经过投资建设,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单一的农牧经济结构正在向综合经济结构转变;封闭型经济开始向外向型经济转变;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正在向商品经济的市场经济转变。199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农业总产值达207.6亿元。

钢铁、煤炭、石油、电力、有色金属、汽车、农牧业机械、纺织、制革、制糖、木材加工等现代工业崛起于天山南北。农、林、牧、副、渔、乡镇企业连续发展。商业流通、对外贸易出现了新局面。新疆利用沿边优势、其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内陆省份中最快。随着新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地区将在亚州大陆腹地崛起。

维吾尔族的民歌是怎样发展的 维吾尔族音乐

维吾尔族民歌蕴藏极为丰富,就其内容可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部分,民歌是人民的心声的反映。传统民歌包括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类别。但其精神实质基本上是“苦中作乐”。

维吾尔族的传统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的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回纥乐和阿拉伯乐的艺术传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民间音乐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疆、东疆、刀郎色彩区。南疆色彩区范围较广,内容、形式又因地而异,和田民歌古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喀什民歌节奏复杂,调式丰富;库车民歌热烈活泼,具有鲜明的可舞性,隐隐透露着古龟兹乐声舞姿的遗风;东疆色彩区包括哈密、吐鲁番等地,民间歌曲在结构、调式等方面,都同汉族、蒙古族民间歌曲有许多近似之处;刀郎色彩区的民歌风格粗犷,保留着古代从事游牧的刀郎人所喜爱的牧歌情调。

在维吾尔族音乐史上,驰名中外的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部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了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诗歌、舞蹈乐曲和即兴乐曲等三百四十多首,流传于南北疆各地。木卡姆因地区不同而分为“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其中以“喀什木卡姆”的规模最宏大,形式曲调最为完整。

对这木卡姆的发展与规范化,16世纪叶尔羌第二代君主阿布都热西提汗的王后阿曼尼莎汗曾起了不可磨灭的贡。《十二木卡姆》于新中国成立后经系统整理正式出版。全套木卡姆共包括170多首歌曲和歌舞曲,72首器乐间奏曲,连续演奏时间长达24小时之久,具有有乐、有舞、有词的民族特点。这是一部巨大而完整的,几乎概括了维吾尔族数百年斗争生活及其所有民族艺术形式的音乐史诗。维吾尔族音乐的鲜明特点还表现在民族乐器的多样性。

相关参考

苗族是怎样发展壮大的?简介苗族发展史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

塔塔尔族戏剧艺术是怎样的 塔塔尔族文化

塔塔尔族的戏剧艺术发展较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早在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乌鲁木齐地区的塔塔尔族民间艺人海迪切经常编演一些小型歌剧、话剧,针对当地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抨击、揭露和讽刺。1932年,

塔塔尔族戏剧艺术是怎样的 塔塔尔族文化

塔塔尔族的戏剧艺术发展较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早在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乌鲁木齐地区的塔塔尔族民间艺人海迪切经常编演一些小型歌剧、话剧,针对当地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抨击、揭露和讽刺。1932年,

维吾尔族的民歌是怎样发展的 维吾尔族音乐

维吾尔族民歌蕴藏极为丰富,就其内容可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部分,民歌是人民的心声的反映。传统民歌包括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类别。但其精神实质基本上是“苦中作乐”。维吾尔族的传统音乐继承

满族有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代表的满族之所以能统一东北,最后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并维持268年的统治,原因很多,首先是由于明朝末年政权的腐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另一重要原因是满族的八旗制度,加上

贵州地区的水族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从有关史籍记载和语言、文化特点等方面分析,水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系从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唐宋时与壮侗语族诸民族统称为“僚”,明清时称“水”。北宋时,水族已在龙江上游和都柳江上游之间

贵州地区的水族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从有关史籍记载和语言、文化特点等方面分析,水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系从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唐宋时与壮侗语族诸民族统称为“僚”,明清时称“水”。北宋时,水族已在龙江上游和都柳江上游之间

回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壮大至今的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

瑶族是怎样发展壮大的?瑶族历史简介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这里雨量充沛、森

塔塔尔族是怎样发展的?塔塔尔族历史简介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另外一些人散居在新疆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奇台、吉木萨尔和南疆各主要城市。塔塔尔族的先民来自中国北方突厥汗国的“鞑靼”部落。关于塔塔尔的记载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