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出上联联:杨柳榆槐,哪一枝风吹浪摆

Posted 才女

篇首语: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才子出上联联:杨柳榆槐,哪一枝风吹浪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才子出上联联:杨柳榆槐,哪一枝风吹浪摆

一语荡尽天下不平事,那是文人才有的本事,而口诛笔伐靠的不仅仅是那些才子的铁齿铜牙,更重要的是心有灵犀的那一窍通,对联便是文人之间对骂的最好武器,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古有秦桧花言巧语,岳飞背负莫须有。

现有不少网友激扬文字,从古至今都不缺文人之间相互嫉妒的事情。而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文人之间互怼的故事。明朝正德年间,京城出了一位有名的才女,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的都是那些大人物,论才华横溢者,世人只知谢灵运才高八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两斗,才女虽是京城大智慧者第一人,那也无非是人家捧的,再者古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正学富五车的女子又有多少呢?那些少数读过书的女子自然而然的便被称得上是才女。

不过今天咱们讲的这位才女,倒不是什么空花瓶,花瓶内还真的姹紫嫣红,无奈哪个朝代都有羡慕嫉妒者,再者古时候女子地位低贱,更是让一些自以为浩然正气长存于身的书生感到不屑。

一次,才女到京城著名的浩然亭参加文人之间的学术交流会,古时候的文化交流远不及现在来的便利,但是却别有一番诗意,曲觞流水,觥筹交错,尽兴之时放声高歌,落魄之时浅吟低唱。

有一位才子对于所谓的京城第一才女表示不满,认为女子不在家中做女红,反而到文人雅客之处高谈阔论,实在不妥,于是便出了一个上联嘲讽道:“杨柳榆槐,哪一枝风吹浪摆?”说的便是杨柳榆槐这四种植物,在大风一吹的时候便随风摇摆,而这四种植物大多都是形容女子的,故此才子的意思其实就是羞辱才女无女德。

才女听闻后,只是微微一笑,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文人之间总是要过过嘴瘾,才女丝毫不落下风的回了一个下联:“稻粱黍稷,此杂种何为先生?”,稻粱黍稷五谷也,皆是杂谷,但偏偏易种植,生的也早,故此是为“先生”,才女的下联丝毫不给这个才子面子,直接骂才子杂种,闹的才子满脸通红,羞愧之余,不方放句狠话落荒而逃。

相关参考

日本人出上聯羞辱李鴻章,他回一神下聯,日本人誕生一恥辱稱號

提起晚清四大名臣,李鴻章是個不得不提的牛人,那時近半個世紀的國家大事中,都和李鴻章有關千絲萬縷的關係。相對於組建湘軍建立功勛,且良好的為人和家訓而名垂青史的曾國藩,後人對李鴻章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李鴻章

隋炀帝与杨柳

在扬州的树木中,唯柳树最出名,于是人们说杨柳是隋炀帝赐的姓。其实植物中的杨柳并不是从隋炀帝开始的,原因是杨柳本属杨柳科,杨与柳同属并科。为何将柳和杨与隋炀帝相联系,并有隋炀帝赐姓杨柳这一说呢。这是因为

历史秘闻 隋炀帝与杨柳

在扬州的树木中,唯柳树最出名,于是人们说杨柳是隋炀帝赐的姓。其实植物中的杨柳并不是从隋炀帝开始的,原因是杨柳本属杨柳科,杨与柳同属并科。为何将柳和杨与隋炀帝相联系,并有隋炀帝赐姓杨柳这一说呢。这是因为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故事简介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故事简介  倒拔垂杨柳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一个故事,鲁智深为了收服一众泼皮,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竟然将杨柳树连根拔起。  故事浓缩

杨柳青镇的历史文化

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商业繁荣,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杨柳青镇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存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什么意思

意思是:杨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原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清平调·其二【作者】李白 【朝代】唐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

历史人物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故事简介

  倒拔垂杨柳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一个,为了收服一众泼皮,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竟然将杨柳树连根拔起。>  浓缩:>  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

历史小说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故事简介

  倒拔垂杨柳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一个故事,鲁智深为了收服一众泼皮,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竟然将杨柳树连根拔起。  故事浓缩:  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菜园子

苍茫水天一杨柳

在湘中大地上,有一条美丽的涟水河,自西向东滔滔流经新邵、涟源、娄星、双峰、湘乡、湘潭6个县市区后汇入湘江,无私浇灌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当地的人们。在晚清时期,从涟水河两岸更是走出了一支威名赫赫的湘军,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风吹草动的故事 成语故事风吹草动讲诉了什么

  解释:  风一吹,草就摇晃,比喻有一点点动静而引起警觉。  故事:  春秋时,楚平王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他听信一个叫费无忌的小人的谗言,要把太子建废掉。  但又担心太子建的老师伍奢不同意,于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