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劣迹斑斑大老粗一个,却能长期雄霸奉系二把交椅,怎么办到的

Posted 忠义

篇首语: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劣迹斑斑大老粗一个,却能长期雄霸奉系二把交椅,怎么办到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劣迹斑斑大老粗一个,却能长期雄霸奉系二把交椅,怎么办到的

民国尤其是北洋时代,借乱世雄起的有不少是粗人,除开时势造英雄的因素,他们自身的过人之处也是相当关键的。在那样一个时代,活下来不容易,上马出人头地、下马周全富贵更不容易。运气再好也只能得一时之利,要想登堂入室,安坐富贵高位,没有合乱世的真名堂,不可能。

咱们今天就来聊这么一位粗人,奉系军阀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张作霖的吴俊升。

吴俊升是奉天昌图府兴隆沟村一户穷苦人家的孩子,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这话放到吴俊升身上似乎不奏效,这家伙打小就一副蠢笨相,浓涕过河,粗陋寒碜,说话还大舌头,连他爹一个马贩子都十分厌烦他

实在没法想,这样的人日后能飞黄腾达,呼风唤雨。

打小,吴俊升没上过学,七八岁就给人放牛马,一年挣下的二三两银子不够他赌博折腾。因为不务正业,又破衣烂衫,村里的下等人都不愿和他同桌吃饭。但吴俊升这人从小就有很鲜明的秉性,会摇尾巴跟人,说的粗俗点有点像恶犬,对赏饭的摇尾伺候,对一般人粗野凶狠。很显然,这不是枭雄大人物打小的德性,但却很适合在乱世中生存。

因为到哪里都会伺候主家,借着主家的牛马,久而久之他也就练就了一手绝活,不仅能相马医马,马上的功夫也很过硬,在当时看,这一手绝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从日后看,他其实在那个时候就拿到了将来发迹的“马镫子”。

长到十五六,吴俊升渐渐地就显出了他天生“狠”角色的一面。有两件事在东北民间很是家喻户晓,说有一年旧历正月,村里办高跷秧歌队,吴俊升扮作丑角在队伍里横冲直撞,用小刀子在人屁股上乱捅乱划,虽然招人恨,但那股子顽劣凶狠劲却又让人生畏;另一件就邪乎了,说吴俊升在一户李姓财主家做“半拉子”短工,一天夜里,李财主外出解手,猛一看院中的大车上竟趴着一头黑熊,吓得是拔腿就跑。天一亮,再看原来是吴俊升在大车上睡觉。

从此,吴俊升“黑熊显相”的讹传不胫而走,这个民间轶事也是吴俊升发迹后有人附会说他是黑熊转世的源头。

到处打短工,混马市当马贩子,到十七岁的时候,吴俊升改变人生命运的时候来了,辽源捕盗营招兵。那时候民间有好人不当兵的说法,但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的吴俊升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出路,于是他一头就扎进了捕盗营。(这是吴俊升发迹的起点,和张作霖不同,张作霖是枭雄,起初走的是啸聚山林的路子,吴俊升没那样的能耐,他走的是恶犬的路子,钻进一个圈子更适合他。但也正因为如此,日后论起渊源,反倒是张作霖是胡子,他是正路官兵。)

初进捕盗营,没干两天伙夫,因为既习马性又善骑射,吴俊升很快成了一名正式骑兵。那时候要当骑兵很多时候是要自备马匹鞍具的,落到吴俊升头上,此前会伺候主家的好处在这时候显出来了,一户主家借钱给他买了一匹独眼马,一户主家送了他一副残缺不全的鞍具。

破马破鞍,吴俊升就此踏上他的“远大前程”。

如标题所言,讲吴俊升咱们其实想讲的是粗人成大事的智慧,在辽源捕盗营,吴俊升首先让咱们看到的是他粗人三字经里的第一个字,勇。

顾名思义,捕盗营干的是捕盗的活,也就是剿匪。可以这么说,吴俊升初步发迹不是玩权谋人心,而是硬靠一个勇字。每次进剿,冲锋时他在最前头,后撤时他在最后头。正是靠着这不要命的勇,吴俊升是频繁立功,军职也是几剿之后就小有一升,到三十四岁的时候,他成了把总,到光绪末年1908年,他成了奉天后路巡防队的统领官。

1912年,吴俊升迎来了一场硬仗,正是这一仗让吴俊升的“勇”有了传奇色彩。

这一仗剿的是谁呢?趁辛亥革命后政局不稳,公开叛乱的蒙古郡王乌泰。

激战发生在1912年9月12日傍晚,经过数天追击,乌泰叛军最终被吴俊升压缩到了一个叫葛根庙的地方。这地方挺神,庙大墙厚,据说有神灵护佑,吴俊升多次猛攻,均未能撕开哪怕是一丁点的口子。

情急之下,吴俊升调来大炮。可几炮轰过去,怪异的事情发生了,炮弹打进葛根庙后根本不爆炸,难道真有神灵护佑不成。在这关键时刻,只见吴俊升脱掉上衣,如一头黑熊般猛地骑到了炮筒上,嘴里直嚷嚷,呜!呜!妈了个巴子的,给老子轰!

结果这一炮下去,果然灵验,一炮就把葛根庙大殿的西南角干塌了,乌泰叛军大败而逃,从此再没有兴风作浪的本钱。

此战之后,吴俊升晋升洮辽镇守使,而关于他在此战中的神勇表现更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邪乎,到最后竟然传成了这样,子弹打到吴大帅身上,根本打不进去。打完仗,吴大帅一抖衣衫,子弹哗哗地朝地上掉。

该怎么论这事呢?一个人,尤其是粗人,想出人头地,总得先搞出点传奇动静,没玩高阶权谋的能耐,那就得拿命去拼,没有捷径可走。

拿不要命的勇字去拼,到袁世凯当国的时候,吴俊升俨然已成了和张作霖并驾齐驱的地方实力派。张作霖崛起后,靠的是超一流的御人术纵横捭阖,那吴俊升靠的是什么呢?他没有乱世枭雄的超高境界,但稳霸一方地盘的强人手段还是有的。

这就是吴俊升粗人三字经的第二个字,诈。

拿人,无非敬畏两字。如果说张作霖侧重的是让人敬佩,那吴俊升侧重的则是让人畏惧。

让人畏惧有很多种,有的凶神恶煞,有的反复无常,还有的阴损奸诈——吴俊升玩这一套,既反复无常,又阴损奸诈。表面上,他是个粗陋不堪,少动心机之人,但实质上这家伙嗅觉比谁都灵,内心比谁都狡黠,无事之时他像一头笨熊,丝毫不以闹笑话为耻辱,可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能给你玩出笨熊耍猴的恐怖好戏。

因为是这个本质,所以吴俊升极少干收服人心的事,尤其是那种半道遇到的人。在他那里,人分出里外很简单很粗暴,知根知底的就是可靠之人,除此之外稍有异常他就能当敌人,然后用诓骗的方式痛下杀手。

诓骗铲除那些有异心的人不用说,咱们来单说一例他是怎么对付让他不安之人的。

他有个部下陈锡武曾收编了一批降匪,得知此事后,吴俊升俨如一个粗条之人,摆出的也是不大过问的样子。但没多长时间,异样就出来了,对这批人他是既不训练也不发饷,就像忘了是的晾晒着。

看似他这是不问实事,背地里却是一双眼死死地盯着,只要听闻到丝毫不满异动,没有第二种可能,杀心必起。

果然,不久之后这批人中有人开始抱怨了。吴俊升怎么干的呢?以开会为名,将这批人中的头头脑脑悉数骗到军署集中起来,跟着就是捆绑处决。待将领头的全部干掉了,丝毫不手软,紧接着就派出大队人马直接包围所剩部众。上来还是骗,说要点名,等有人明白过来,机枪已经开始突突了。

因为不信任,隐隐不安,一下杀多少人呢?八百多,一个不留。

够狠毒吧!

可历朝历代血淋淋的历史又告诉我们,一个狠毒阴损之人一般很难长久?如果再加上本质粗陋这一条,那就更难长久了!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危机四伏、始终动荡不安的东北,吴俊升被人诟病甚至痛恨的地方很多,但他就是能稳坐高位,甚至在有些时候还能占得更进一步的先机,这又该如何说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吴俊升紧跟张作霖,对张作霖讲忠义的结果。

这话对不对呢?对,但却是浮于其表的对。

有一点必须明确,无论在历史中还是在现实里,纯粹的忠义都是很少的,因为圣人不常有。但每当我们看到众多忠义情节时,我们往往又会被忠义本身所蒙蔽,根本不会去深究那些忠义下的动机和算计。

说到这有人会说了,都忠义了,还哪来的动机和算计。其实不然,在高明之人那里,越是纯粹的东西越是世俗的利器,只有天真之人才会把纯粹的东西当成一尘不染的美德。

说的直白点,高明之人不是高在美德,而是高在他们会贩卖美德。

所以说,任何时候不要排斥功利心,失去功利心好人长时间一定会褪色,一般人则可能与好人越来越远。

说的似乎有点远,还是回到吴俊升身上,每说到这个环节,尤其说到他最终和张作霖在皇姑屯共赴黄泉时,世人都会说这终究是个忠义之人,但深入下去,你会发现,他很可能只是个极会贩卖忠义的家伙。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吴俊升粗人三字经的第三个字,粗看这第三个字应该是“忠”字,看透了其实是一个“卖”字。

因为有卖的意识,又极其的会卖,所以吴俊升看上去总让人觉得此人实在是忠义的可以。

其实不过是有世俗的动力吧了。

要把这一点聊清楚,那我们得从他和张作霖打交道之初说起。在张作霖尚未强力崛起前,吴俊升和张作霖其实是平起平坐的,如果从渊源这个角度讲的话,他一开始还很看不起张作霖。

想当年张作霖率部进驻郑家屯,吴俊升那是一点不客气,差一点连进城的机会都不给张作霖,进了城也是一通冷嘲热讽。但几年之后,当张作霖有了东北王之势时,吴俊升不像冯德麟,冯德麟是不服气,吴俊升则是立马压低身段,从此跟随。

难道他就不像冯德麟那样,有想不通的时候?

应该说吴俊升是真的没有,在他看来,既然张作霖比自己强,非要争个高低远没有把忠义卖给张作霖来的实惠。

那将忠义彻底卖给张作霖,吴俊升都赚来了哪些实惠呢?

首先一个就是钱。金银珠宝不说,吴俊升在郑家屯、通辽、洮南、齐齐哈尔等地占有二十七万余垧土地,房产无数。另外就是名下的各种生意产业,杂货店、钱庄、烧锅、粮栈、电影院、电灯厂,应有尽有——为此,他曾颇为自负的表示不让张作霖当东北首富。

另一个就是官。张作霖明知道他干黑龙江督军干不出好名堂,最终还是把这个重要位置给了他。

再有一个就是可以肆无忌惮地爱其所爱。在奉系那一圈人中,有奇特爱好的不少,吴俊升绝对算是排头第一号,此人的爱好十分丰富,除了良马、枪支、女人这些常规项目,他还十分痴迷猴子以及其他珍禽走兽。

张作霖哪有这等玩物丧志的福分。

说完卖忠义赚来的这些大实惠,接下来就该论论这家伙究竟是怎么卖他那忠义的了?

这才是重点。

自吴俊升跟定张作霖后,东北的局势其实始终在动荡中,早期有冯德麟、汤玉麟拆台,中途有第一次直奉大战惨败后的不利,后期更有郭松龄反奉造成的岌岌可危,但不管怎么动荡,不管这动荡中是否隐藏着机会,你会发现吴俊升始终没打过太大的小算盘,他一直力挺张作霖,从没有过观望、犹豫或者反悔。

一锤子下去,绝没有后悔的买卖,有这种定力其实并不容易。朝高了说,这是一种明智,朝低了说他这是深谙忠义不能卖二次的道理。

但忠义这玩意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多时候你说你彻底拿出来了,但对方未必就相信。

在跟随张作霖的那些年里,吴俊升可以说是没少遇见这种既微妙又凶险的时刻。应对不好,结果很可能连本带利都得折进去。

在这方面,吴俊升的应对之举堪称经典活教材。

最鲜明的一点,吴俊升告诉我们,表忠心掏心掏肺这种事,一定要有上前一步的心态和高调,千万别认为自己心无杂念就可以站在原地不动。第一次直奉大战结束后,奉系大败,直系借机挑拨离间,以北洋政府的名义任命吴俊升接张作霖的位子,吴俊升怎么做的呢?

刚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去迎尚在撤退途中的张作霖,见了就直截了当地掏心掏肺,绝不等张作霖回到奉天再做这一套戏。

而张作霖呢,也不是好伺候的主,一回奉天就派人杀了此前鼓动吴俊升作非分之想的下人,示以颜色。而吴俊升在这个时候的表现也很在线,绝没有因下人之死弄出一点杂音,申辩呀,叫屈啥的,迅速以意外病故的说法把人埋了,把事盖了。

这哪是粗陋之人的身段。

郭松龄被平叛后,在张作霖收拾残局,急需有人配合他唱假让贤大戏的时候,又是吴俊升以一句“我们都是狗熊,只有大帅是真英雄”瞬间让这出戏彻底活了——

一个勇字,一个诈字,剩下一个表面看是忠字,朝深看是卖字——吴俊升的这粗人三字经,勇字靠胆,诈字靠心,大名堂在第三字上,得靠悟。

相关参考

此人是奉系高级将领,一生无子女,病逝后,张作霖痛哭半小时

此人是奉系高级将领,一生无子女,病逝后,张作霖痛哭半小时张作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北洋军阀最后统治者,他出身绿林,最后一步步称霸东北,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顶峰期总兵力达到30余万。当然张作霖能成就霸业

吕布为何跳槽三次

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布,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并一一列绝吕布曾经投靠丁原和董卓的斑斑劣迹,搞得吕布很窝火。其实,在汉末三国的混乱时期,为了活命,为了求得更大的利益,转换门庭,乃是很常见的事情。可为

明朝奇葩皇帝极多,却能撑两百多年,此人功不可没

一提到大明王朝,很多人都被其“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骨气深深折服。虽然这也是事实,但客观来说,明朝的奇葩皇帝很多,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其他皇帝都够奇葩的。像建文帝朱允炆,

谁能给我讲讲关于网络病毒的历史

追踪网络病毒的斑斑劣迹2001年作为新世纪的第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个人计算机迎来它的20岁生日的同时,恶毒的“CAM先生”病毒和“红色代码”病毒通过网络袭击了全球的计算机系统,给人类带来巨大

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让人恨不起来的9个理由

王熙凤的确做过很多阴鸷事,关于这一点,在我的上文《王熙凤的七宗罪》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但有一件事很奇怪:面对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王熙凤,我们竟一点也恨不起来。这也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恨凤姐,骂凤姐

父亲差点被做成肉汤 痞里痞气的皇帝刘邦

...,国都定在了长安。但这位西汉的开国皇帝,青年时却是劣迹斑斑。他出生在沛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不喜欢劳动,也不经商赚钱,整天游手好闲,还到处赊酒喝。对此,即使是刘邦的父亲和兄嫂,也很有怨言。有一天,刘邦又一...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之间有什么关联

林冲是梁山元老级的人物,梁山好汉最初排名是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后来晁盖死了,宋江顶了他的位置,这个没有人有任何意见。卢俊义坐上第二把交椅没问题,因为是他活捉了杀死晁盖的史文恭。所以林冲就排到第五

近代历史中奉系重要将领郭松龄,为何最后会突然背叛张作霖

张作霖出身绿林,曾落草为寇,占山为王,而后被朝廷招安,凭借自身善于权谋和江湖经营,得以执掌奉系军阀多年,并且在日俄的窥视之下,长期占据东北三省,也算是一代枭雄了,今天所说的主角郭松龄,便是当时张作霖奉

用斑斑血痕,点燃整个欧洲的反抗意志

公元1358年5月21日,本来应该在田地间辛苦耕种的法国农民忽然放下劳动工具,神色激愤地跟着吉约姆·卡勒揭竿起义,他们打着「”消灭一切贵族、一个不留”的旗号悍然向巴黎进攻。战争爆发后很快便震动了整个欧

历史上的张飞绝非一个大老粗

被误导的名字张飞的名字,《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有准确的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这段史文告诉我们,张飞准确的名字是:名飞,字益德。古人有名,还有字,两者的用途并不相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