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一村民挖到一马槽,郭沫若给了点小钱就买走,此时价值五个亿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老板给了我份说炒就炒的鱿鱼,我给了板来了份说滚就滚的旅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阳一村民挖到一马槽,郭沫若给了点小钱就买走,此时价值五个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阳一村民挖到一马槽,郭沫若给了点小钱就买走,此时价值五个亿
提及郭沫若,那首幼时烂熟于心的《天上的街市》就浮现在小编的脑海中。郭沫若既受满了爱戴,也同时遭人极度痛恨。在小编的记忆里,学习郭沫若的时候,老师并未过多提及郭沫若为何会遭人痛恨,只是说他是多么伟大杰出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今天有幸为大家讲述郭沫若与一"马槽"的故事,便去查阅了他更多的信息后发现,原来身为历史学家的郭沫若自私且毫无国家责任感,热衷于挖掘皇陵,但都多次被反对。为什么热衷于挖掘皇陵就被戴上了自私无国家责任感的帽子呢?
小编认为可能与他的此句诗歌有关:“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由此可见,郭沫若对珍宝的挚爱,甚至已经达到极强的占有欲了,因此被扣上了自私的帽子。
介绍完郭沫若对珍宝的痴迷,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进入今天的故事吧。据小编查阅资料了解到,在清末道光年间,一位安阳的农民在家锄地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形似马槽的物件,并惊动了考古学家前去考察。
果然,此物一出并不简单,经过专家的考察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马槽,而是一件价值连城的“金盆”。郭沫若听说此事后,便立马拿着钱去登门拜访。挚爱珍宝的郭沫若可能是独具慧眼或是有着对珍宝从不会相错的特殊技能。
果然,"金盆"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所谓"金盆"其实并不是金制的器皿,而是青铜器,且此物被刻有金文,被称作“虢幼子白盘”,做工十分精美,就连敲击它时所发出的声音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后来,这件珍宝流传到一个叫刘铭传的人手中,得到这个价值五个亿的珍宝令他惊喜不已。如此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谁人不爱,谁人不想拥有,更何况是挚爱珍宝的郭沫若呢?
于是,在解放后,身为历史学家、文学家和作家的郭沫若,为持有"马槽"的刘家提供了一些稿费并赠了一首诗,说服他们将"马槽"献给国家(实则是想占为己有)。当然,这件宝物虽被郭沫若相中并一度想占有。
但,最终还是不能归属于他,而是归国家所有并珍藏了起来。郭沫若所赠的诗是这样写的:"虢盘献公家,归诸天下有。独乐易众乐,宝传永不朽!"后来的人们对这首诗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这的确是件好事,这种令众乐的精神是可佳的。
但也有的人认为,郭沫若打着国家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是可耻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私心,虽说郭沫若是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但抛开身份,他也是普通人。
不过,私心可有,但一定要有个度。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应该超过这个度,不然小则背负骂名,重则可就损害国家利益。这个“马槽”,郭沫若如此喜爱,还价值五个亿,其实原因也挺简单的。
它可是古老的青铜器,又极其稀有,而它身上所刻的铭文更是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这可不仅仅是一件有着高超技艺的工艺品,还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现在研究古代的文化和厉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这一切不是钱财可以衡量的,因此,还可以说它是无价的。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日本农民挖到一件文物,虽然是无价之宝,却令日本人相当尴尬
十八世纪末,日本志贺岛上的一位农民,正在农田里挖水渠,却碰到了一块大石头。为了继续干活,只能把这块石头先搬走。当他搬开这块石头后,却发现下面还有很多小石子,内心相当的郁闷,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继续清理这
司母戊鼎这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因鼎宽大,形似马槽,人们又称它为马槽鼎。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0.06米,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纹饰以
农民发现文物,多次躲过日本人搜查,后捐献给国家,成为镇国之宝
1939年,河南安阳的一位名叫吴培文村民,在田地了挖到了一个体积巨大的青铜器。虽然不知道该青铜器价值几何,但见多识广的吴培文感觉,它肯定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为了避免青铜器落入日本人手中,就偷偷地将他埋
历史秘闻 农民发现文物,多次躲过日本人搜查,后捐献给国家,成为镇国之宝
1939年,河南安阳的一位名叫吴培文村民,在田地了挖到了一个体积巨大的青铜器。虽然不知道该青铜器价值几何,但见多识广的吴培文感觉,它肯定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为了避免青铜器落入日本人手中,就偷偷地将他埋
地点在河北河间市一个叫君子馆的村庄,大雨过后,一老农在村口的一处土堆旁边挖排水沟,“铛”的一声,他感觉挖到异物,心里还以为挖到了宝贝,等他全部挖出来后,吓得一身冷汗,竟然是一具白骨,后来村民们在这土堆
2009年12月13日,十多位专家通过对已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和论证,最终认定安阳西高穴村「东汉墓」为曹操高陵。然而距离河南安阳一百多公里外的山东聊城孟庄村,有一个「孟郧堆」,孟庄村的村民认为「孟郧堆」才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曾经被当做马槽的国宝:虢季子白盘。这个盘是什么来头呢?盘上面一共有111个字,把这个盘的来历写得相当清楚。盘的主人叫季子白。虢是虢国,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季子白是虢国的国君。季子白奉命
博物馆发现一文物,花30元将它买走,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位名叫陈堆的男子,在后院挖出了一件大约15公斤重的金属。第二年的时候,由于陈堆要出远门,就将该金属交给儿子陈湖,让他好好保管。陈湖觉得它体积太大,放在家中也没啥用,就带到废品站给卖
英国人花10万英镑买走中国一件文物,如今成馆藏最有价值的国宝
公元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22年,史书上称为“永乐盛世”,永乐年间,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期间,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历史秘闻 博物馆发现一文物,花30元将它买走,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位名叫陈堆的男子,在后院挖出了一件大约15公斤重的金属。第二年的时候,由于陈堆要出远门,就将该金属交给儿子陈湖,让他好好保管。陈湖觉得它体积太大,放在家中也没啥用,就带到废品站给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