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支禁卫军 以四千抵挡数十万 仍难挽救明朝灭亡的结局

Posted 军队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明最后一支禁卫军 以四千抵挡数十万 仍难挽救明朝灭亡的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明最后一支禁卫军 以四千抵挡数十万 仍难挽救明朝灭亡的结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皇朝,也被称作最有骨气的朝代,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然而每个王朝都有它的命数,大明虽然打败了蒙古铁骑,打败了日本倭寇,打败了葡萄牙水军,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但是哪怕到了灭亡之际,大明的军队依然在战场上厮杀,如孙传庭的秦军,卢象升的天雄军,秦良玉的白杆兵,他们为明朝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在这些军队中,有一支军队不得不提,那就是大明的禁卫军。禁卫军以太监为首领,直接听命于皇帝。

这支军队的选拔标准是“天下卫所官军年力精壮者及虏中走回男子”,最初的人数只有数千人,后来逐渐扩充为四卫人数也逐渐增多。嘉靖年间经过整顿,将这支禁军编为勇士营和四卫营,管理机构为御马监。

崇祯时期,勇卫营由太监曹化淳统领。他打造的这支军队,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光是这点值得我们去称赞的。

皇太极称帝后,他率领十几万大军向大明开战。面对强大的关宁铁骑,明军节节败退。最后崇祯没有办法,只好派出了自己的王牌——勇卫营。

勇卫营毕竟是禁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但是面对身经百战的八旗军时,他们根本不怕死,打退了清军的多次进攻。

真正让这支军队出名的是剿匪,李自成起义后,崇祯皇帝立刻把勇卫营派到了河南。实力强悍的勇卫营打得李自成开始怀疑人生,自己真的应该起义吗?

正当李自成不行的时候,突然又冒出了一个张献忠,勇卫营只好分兵去攻打张献忠。这也给了李自成喘息的机会,并逐渐壮大起来。

当李自成的几十万起义军攻到北京城的时候,很多明军都放弃了抵抗。唯有四千多人的勇卫营战斗到了最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投降,最后全部阵亡!

没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起义,我想清军不一定是大明的对手。与其说大明被清朝推翻了,还不如说是被自己人推翻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清帝逊位前,溥仪身边的禁卫军去哪了

清朝末年,清朝从皇帝到大臣并非无所作为,清朝也意识到,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与外国列强对抗,于是北洋新军也在危机中应运而生。为了确保皇家安全,清朝还单独组建了一支禁卫军。“禁卫军”就是皇帝身边的亲

手握数十万重兵的袁世凯,为何无法抵挡蔡锷的三千护国军

袁世凯称帝意图暴露后,舆论一片哗然。1915年12月25日,秘密潜回云南的蔡锷联名通电各省,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袁。随即,蔡锷、李烈钧和唐继尧分任护国军第一、二、三军总司令,从四川、贵州、广西三

明朝最后一张王牌孙传庭为何不能挽救大明王朝?为何孙传庭会有传庭死,而明亡矣这么高的评价呢?

明朝最后一张王牌孙传庭为何不能挽救大明王朝?为何孙传庭会有传庭死,而明亡矣这么高的评价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传庭是明末名将,自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他统

明朝历史 中国最后一支重装步兵

  闽南民间有一句俗话——「铁人都倒」,用来形容某物威力极大,连铁人都无法抵挡。这句俗语中的铁人指的就是郑成功的铁人军。当年,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建局造械,整顿兵船,尤其重视军队的操练。他军队

枉死的忠臣不止岳飞,这个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被杀时锦衣卫都哭了

在中国历史上,提到被冤杀的忠臣,人们第一个就会想到岳飞。其实,与岳飞相比,明朝还有一位,他就是于谦。一生刚直不阿,危急时刻挽救了大明江山,最后被冤杀了。他被冤杀后,锦衣卫抄家的时候,竟然哭了,这是为什

以一人之力挽救危局,却放弃活的机会,真硬

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存在,不光有奇葩皇帝,有趣臣子,更有最刚的汉子,他就是于谦,他用自己的智慧让大明王朝延续了将近200年的历史,却在英宗复僻之时选择放弃抵挡,故意放弃生的机会,还背上

世界历史 李自成打到北京,给了崇祯挽救大明的机会,但崇祯却错失最后良机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致使建国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后世很多人都说,是崇祯皇帝太固执,应该南撤到南京去,继续抵抗,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你知道么,在李自成打到北京时,其实给了崇祯皇帝一次挽救大明的机会,但

明朝一世外高人,能力胜过刘伯温,6字定大明江山,最后却神秘消失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8年,垂老的朱元璋遭逢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噩耗,他精心培养数十年的太子朱标壮年病逝,国本夭折迁都失败沉重的打击了朱元璋,彼时他尽失意志,万般无奈的陷入年老倦怠兴废听天的惶惶然中。

历史军事 牵制了在东北的数十万日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

挽救十万红军的密绝情报

1934年秋,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就在蒋介石决定最后剿灭红军的危急时刻,一份神秘而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送到了江西瑞金,促使党的临时中央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