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孔子和曾參的這個故事中,竟暗含這一價值觀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孔子和曾參的這個故事中,竟暗含這一價值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孔子和曾參的這個故事中,竟暗含這一價值觀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是孔子教導曾參的孝子秘訣,然而細究其背後的出發點,卻發現藏著這樣一個價值觀……
這個故事大致是這樣的。
一次在田裡幹活時,曾參一不小心惹得父親大怒,父親抄起大棍一頓毒打,直接將曾參打暈了。曾參醒來過後不關心自己的傷,卻問父親身體有否不適。
孔子知道後,教導曾參說,以前舜帝為人子很孝順,其父用小棍子打他的時候,他就受著;但當他父親用大棍子打他的時候,他就急忙逃跑了;當他的父親想要殺他的時候,他就躲起來了。舜這樣做,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又盡到了孝子的本分。
孔子繼續對曾子說,你父親暴怒的時候,如果失手將你打死了,一是會陷你的父親於殺子之不義,令你父親愧疚一生;而且從此還不能盡孝於父親身邊。
這便是「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的故事,來自於《孔子家語》。
這則故事雖然看來十分有道理,還常常被用來教導人們不要盲「孝」,然而實際上,關於這個故事的出發點卻是「不陷父親於不義」、「不令子不能盡孝」。
換句話說,明明這個事情本身是父親急怒下的過失,明明父親是施暴者、孩子是受害者,然而滿篇都在強調不陷父親於不義、以不能盡孝為憾,卻沒有從孩子的角度考慮過問題。
說得再深一點:父親代表著家長,而君臣、父子同理,在封建時代,他們是秩序的制定者,即使犯了錯也不允許被挑戰權威,孩子和臣下大多數時候只能選擇承受,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脅等極少數時候才可以「走」,甚至沒有其它選項。
也就是說,這個故事背後隱含的價值觀,是家長制和等級制。
當然,這並不能怪孔子,因為無論他多偉大,也逃不過時代的局限性。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卻有一個副作用。我們在吸收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的時候,會不自然地收到其思想的影響,比如這樣的故事讀多了,很多人自然會認同家長制和等級制的合理性。
在過去幾百年以來,中華民族的故步自封就是源於內心的桎梏,而內心的桎梏就是在這種文化熏陶下和封建統治者的引導下逐漸建立起來的。
那麼,我們是不是不去學習傳統文化知識了呢?並不是,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精華值得我們學習。
那麼,我們如何避免這個問題呢?這就需要我們的火眼金睛了,而這個火眼金睛就是我們自己的思想。
我們需要意識到,時代在進步,思想要創新,中華要崛起,我們在吸收傳統文化營養的時候,必須要避免吸收到這些具有時代局限的思想。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大約就是此意吧!
因此,在學習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時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然有很多「陷阱」並不那麼容易被注意到,一旦掉入其中則很容易落後於時代。
文/子彧

相关参考

孔子被学生气得飚“脏话”,竟成为名言家喻户晓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孔子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那会儿正是周朝没落,春秋晚期。孔子这人,不但自己好学,还乐为人师,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开设私人讲学的人。在他之前,文化知识都被贵

孔子人生中的三大不幸竟被妻抛弃

导读:老婆亓官氏已经跟着孔子吃了好多年的苦了。当她对孔子青云直上的信念终于破灭之后,这种苦日子她便过不下去了,于是她最终选择了离开。大家都知道,“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乃人生三大不幸,殊不知,

水浒中谁最先离开梁山?其中暗含了什么智慧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是个牛鼻子老道,他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降妖邪。他的师父罗真人是位神通三界、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的世外高人。公孙胜抱负远大、志在千里。他学到一身本领后,不甘心在深山古刹

人生中的三大不幸竟被妻子抛弃

老婆亓官氏已经跟着孔子吃了好多年的苦了。当她对孔子青云直上的信念终于破灭之后,这种苦日子她便过不下去了,于是她最终选择了离开。大家都知道,“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乃人生三大不幸,殊不知,被后人

麻将里的中国传统文化 麻将数字里暗含什么玄机

  麻将牌是千百年来由多种棋牌活动融合、演变而成的,然后,在清代道光至清末时期,形成了一套144张牌和每把13张的定型打法。从麻将牌的组合设计来分析,一副麻将牌中的任何一张牌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具

一位堪比孔子和孟子這樣的聖人的人你知道嗎

今天要說的這位是明朝的一位心學大家,叫王守仁,字陽明。王陽明的心學和朱熹的禮學可以相抗衡。王陽明堪比孔子和孟子,能堪比孔孟的這樣的聖人級別的人,肯定有過人之處。那接下來我就帶大家瞭解這位傳奇人物的生平

一位堪比孔子和孟子這樣的聖人的人你知道嗎

今天要說的這位是明朝的一位心學大家,叫王守仁,字陽明。王陽明的心學和朱熹的禮學可以相抗衡。王陽明堪比孔子和孟子,能堪比孔孟的這樣的聖人級別的人,肯定有過人之處。那接下來我就帶大家瞭解這位傳奇人物的生平

为何庄子中里面用了很多孔子故事

请问一下有人可以告诉我庄子内篇中为何会用到很多关于孔子的故事或是事迹?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还是说庄子其实也有某种程度上认同孔子?庄子书中有的地方轻薄儒家,痛骂孔子,如杂篇中的盗、渔夫等篇;但有的地方却

考不上了

自古以來,相士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十分吃香的職業,由於相士精通風水堪輿之術,能夠預測別人未來的命運,因此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十分相信相士的預言。不過下面小編要介紹的這個故事就有些奇怪了,在

考不上了

自古以來,相士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十分吃香的職業,由於相士精通風水堪輿之術,能夠預測別人未來的命運,因此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十分相信相士的預言。不過下面小編要介紹的這個故事就有些奇怪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