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時,張學良不準抵抗,但這位將軍打死了25個日軍
Posted 命令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變時,張學良不準抵抗,但這位將軍打死了25個日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九一八事變時,張學良不準抵抗,但這位將軍打死了25個日軍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國民黨軍隊奉行不抵抗政策,讓無數國人扼腕長嘆。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聽從蔣介石和張學良的命令,比如王鐵漢將軍,就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
所謂人如其名,王鐵漢將軍確實稱得上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打起日本鬼子來一點都不含糊,每次都拚命去打,又准又狠又堅決。
更難能可貴的是,王鐵漢並非有勇無謀,而是一個文武全才,甚至考上過北京大學,但是在大學的第二年,王鐵漢覺得當時的中國更需要軍事人才,於是就放棄了在北大繼續學習的機會,投筆從戎,考入了東北陸軍講武堂。
回顧一下九一八事變時的場景,張學良發布了嚴令:「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參謀長榮臻接到了命令,通知到下邊的各個團,王鐵漢當時就是東北軍第7旅620團團長。
軍令在前,沒有人敢違抗,但是戰士們真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有槍不能開,有炮不能打,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小日本兒在那裡為非作歹,作為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實在是莫大的恥辱!
王鐵漢實在忍不住了,一聲令下,不惜違背軍令,帶著他的團進行反擊,最後打死了25個日軍。
事後,王鐵漢激動地說:「我們只用手上的幾顆子彈就能打成這樣,如果齊心協力拚命去打,我們整個一萬多人的旅,那幾百個鬼子肯定被我們全殲!」
但是,在張學良「不準抵抗」的命令下,東北軍幾十萬人束手無策,讓日本人很輕易地就佔領了整個東北,王鐵漢也不得不跟著大部隊一起撤退,讓他咬碎鋼牙!
一直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王鐵漢才終於迎來了報仇的機會,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南昌會戰、浙贛戰役、衢州戰役等等數十次戰役,立功無數。
因為王鐵漢是東北軍,經歷過那場屈辱,所以打起日本鬼子更狠,比如在淞滬會戰時,有的部下說:「日軍火力太猛,我們需要這麼拚命嗎?」
但是王鐵漢大聲說:「拼!現在打日寇不拼還行嗎?不拼還能對得起中國人嗎?我們在中國還能站得住腳嗎?」
王鐵漢的努力,也終於得到了回報,成功地把日本鬼子趕了出去,他自己也獲得了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干城甲種一等獎章、光華一等獎章等等十幾枚勳章,榮譽滿身。
抗戰勝利後,王鐵漢與馬占山回到當年九一八事變的地方,禁不住悲憤交加,哭著說:「可惜啊!日本進攻北大營時,我們兵力將近八千人,敵方不到幾百人,可我們竟然要放棄!結果被他們一步步地攆,一直攆到關里啊!」
王鐵漢紅著眼,哭著問馬占山:「你說慘不慘?慘不慘?」
馬占山也哭了。
都說打鬼子的人長壽,王鐵漢將軍於1995年去世,活了90歲高齡。
相关参考
來源:搜狐網提到張學良,人們對他也是褒貶不一,九一八事變中,張學良手握三十萬東北軍,然而卻沒放一槍一炮,就讓日軍佔領了東三省,東三省丟失後,張學良也後悔不已,西安事變中,張學良聯合楊虎城逼蔣抗日,促成
縱觀張學良的一生,初涉軍旅時確實打了不少漂亮仗,尤其是兩次直奉戰爭,然而後來的張學良卻出現了一個很怪的現象軍齡越長就越不會打仗。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張學良這樣的表現和一位革命將領的死有著密切關係
历史秘闻 九一八後張學良為什麼一場勝仗沒打過,原來是這個人死了
縱觀張學良的一生,初涉軍旅時確實打了不少漂亮仗,尤其是兩次直奉戰爭,然而後來的張學良卻出現了一個很怪的現象軍齡越長就越不會打仗。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張學良這樣的表現和一位革命將領的死有著密切關係
張學良一生吃喝嫖賭,為何還能活一百多歲?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東北軍的少帥張學良是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軍事家,他曾為我國抗日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比如發動西安事變,但是也因為不抵抗政策致使東三省淪陷,所以歷史上
原标题: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张学良选择不抵抗?涉及到史实类的,愚以为还是由当事人的口述最为恰当,幸而张学良年过百岁,在晚年口述了这段历史,当事人的口述想必是最为靠谱,最为真实,最为具体反映当时历史的背
為勸阻溥儀投靠日本人,老蔣曾開出多少優厚條件?導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關東軍悍然入侵了東北,張學良的三十萬東北軍不戰而退,他們被蔣介石硬生生拉回了關內。不到一個月,日本人就佔領了東北三省。
九一八时的不抵抗政策,已成为刻在历史耻辱柱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了。但是,几十年来,围绕着「不抵抗」的由来、背景和具体责任,却一直有颇多的争议。> 近年来,网路上关于「九一八」时「不抵抗」责任的讨论之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日本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日本的特点是通过一步步的战争冒险获取战争红利来强大自己,原本日本很弱,在唐宋的时候日本都是用仰视的目光来看待我华夏的,即使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力仍旧是日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日本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日本的特点是通过一步步的战争冒险获取战争红利来强大自己,原本日本很弱,在唐宋的时候日本都是用仰视的目光来看待我华夏的,即使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力仍旧是日
知道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張學良與于鳳至,是一對原配夫妻,可是于鳳至為張學良養家苦等五十年,最後的結局呢?讀過這篇小文之後估計你也會唏噓一番,張學良不僅丟了東北,對不起東北的父老鄉親,也對不起自己的結髮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