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历史上齐桓公的孙子齐顷公为什么要戒除酒肉七年

Posted 齐国

篇首语: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历史上齐桓公的孙子齐顷公为什么要戒除酒肉七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的孙子齐顷公为什么要戒除酒肉七年

齐国自齐桓公后陷入了群公子争权的混乱状态,因而丧失了霸主地位。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他秉承了齐桓公的霸气,立志要重振祖父雄风,在晋、楚争霸中夺得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出现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件,使他的梦想幻化为泡影,为此他励精图治施行仁政,七年不喝酒、不吃肉,付出诸多艰辛,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这事要从齐顷公接班不久,齐国由乱入治的时候说起。公元前592年,晋国的S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曹国公子首同时受命出访齐国,有趣的是,这四个人虽然都是国家重臣,但同时又都身体残疾,S克是瘸子、季孙行父是秃子、孙良夫是独眼龙、公子首是罗锅,这四个人参拜齐顷公,那真是空前绝后的笑料。会见结束,齐顷公便将这事当笑话讲给母亲萧同叔子听,其母笑的喷饭,表示要亲眼看看,于是齐顷公安排了二次接见。

萧同叔子找来四位与使者一样的接待人员,分别是:跛脚、光头、瞎了一只眼的、驼背的,四位残疾接待陪着四位残疾使者,那场景绝对比赵本山的小品好看。齐顷公用一块帷幕挡住萧同叔子与一帮嫔妃宫娥,但却挡不住她们前仰后合的笑声,这下可惹恼了S克与孙良夫,这一个瘸子一个独眼气哼哼地走出大殿,来到门口两人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商量着如何惩罚齐顷公,商量了很久,又听到一片笑声,抬头看见萧同叔子站在高处正偷偷看着他们,于是二人摔袖而去。S克发誓不雪此辱绝不渡过黄河,回国后,他要求晋国出兵但遭到拒绝。正当诸侯找不到伐齐的理由时,齐顷公却带兵侵犯鲁国边境,由此挑起了事端,引发了一场多国战争。

公元前589年,齐顷公攻入鲁国的龙邑,战斗中他的宠臣被鲁国俘获,齐顷公说,别杀,把人还我,我就撤军。鲁国人没听,杀了他的宠臣,并陈尸示众。齐顷公大怒,亲自击鼓拿下了龙邑,接着向鲁国纵深挺进。路上遇到了卫国的孙良夫,击败卫军继续前进,战败的孙良夫没有回国直奔晋国而去。鲁国也派季孙行父去晋国求援,于是晋景公派S克率领三军驰援,两军约定天明决战。第二天清晨,齐顷公下令说,趁敌人埋锅造饭,我们率先出兵打他个出其不意,等消灭了敌人,我再吃早饭。于是没有披挂整齐就杀入晋军,战争没有像齐顷公想象的那么顺利,而是异常惨烈,晋国是当时的霸主,实力强于其他诸侯的一倍,况且还有鲁国、卫国、曹国以及戎人的联军,所以齐国惨败。齐顷公率领残兵一路奔逃,被联军追的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结果被晋国韩厥追上,齐顷公的司机逢丑父假扮顷公,命令顷公下车取水,掩护顷公逃脱。

齐顷公逃回国后派遣大夫国佐前往讲和,S克代表联军提出四个条件:一是把纪国的鼎奉献给晋国;二是退还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三是齐国的耕地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四是萧同叔子到晋国作人质。国佐对第三、第四条断然拒绝。他说,如果把齐国耕地改为晋国的东西向等于齐国已经灭亡,萧同叔子是齐侯的母亲,齐侯的母亲相当于晋侯的母亲,如果晋侯的母亲可以去齐国作人质,那么齐侯的母亲也可以去晋国作人质,如果你们坚持第三、第四条,那么请求重新再战。S克看到国佐态度强硬怕把事情闹僵,于是与齐国达成协议,然后联军撤退。

这次战败给齐顷公泼了一盆冷水,也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轻率和不自量力,自此,他七年不喝酒不吃肉,《公羊传》说:鞍之战,齐师大败,齐侯归,吊死视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他总结经验教训,亲自吊唁战死的将士,探视受伤的兵卒,安抚百姓和士族,他的举动终于感动了霸主晋景公。公元前583年,晋景公要求鲁国、卫国交出土地还给齐国。鲁、卫两国争辩,季孙行父说,土地本来就是鲁国的,为什么要给齐国?再说,霸主应该讲究信义,这样才能永久得到诸侯拥护。晋景公大怒说,一国之君七年来不喝酒不吃肉,你们做臣子难道就没有过错?鲁、卫两国终因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乖乖地将土地交了出来。不久,七年戒酒戒肉的齐顷公在忧郁中死去。

相关参考

齐国差点因为一个跛子灭国,这背后到底怎么回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齐国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齐顷公姜无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姜小白之孙,齐惠公姜元之子,齐国第二十二任国君。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是齐惠公的小妾,地位低下,怀了身孕不敢声张,

历史人物 齐顷公简介,齐惠公之子,在位17年

人物生平齐顷公八年(公元前591年),晋国攻打齐国,迫使齐顷公派公子到晋国做人质,晋军这才撤离。齐顷公,姜姓,吕氏,名无野,是齐桓公之孙,齐惠公之子。齐惠公十年(公元前599年),齐惠公去世,无野继任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导读:有一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意思是,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永远不会停止。读史的人对这段历史大概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此并未深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此说并不正确,个中缘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有一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意思是,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永远不会停止。读史的人对这段历史大概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此并未深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此说并不正确,个中缘由大有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有一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意思是,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永远不会停止。读史的人对这段历史大概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此并未深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此说并不正确,个中缘由大有

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

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

历史人物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导读:有一句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意思是,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永远不会停止。读史的人对这段历史大概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此并未深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此说并不正确,个中缘

齐襄公和文姜从兄妹变情人 齐襄公和齐桓公关系

...就是说齐桓公是齐襄公的弟弟。齐桓公,出生年月不详,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

历史人物 齐桓公简介 齐桓公的儿子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结局

  本名:姜小白  别称:齐桓公、公子小白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时间:不详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前643年10月7日  主要成就:尊王攘夷,成为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