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篇首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
春秋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对于齐国是至关重要的,在他之前,齐国经过齐襄公时期的动乱,国力大减,但是幸好齐国的底子还在,优势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土地让齐国有着崛起的资本。在齐桓公上位之后,他选贤举能,任用管夷吾为相,积极改革,推行军民合一的制度,改变经济政策,使得齐国国富民强,而且根据当时中原地区受困于四方蛮夷骚扰的局面,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国家对抗戎狄的侵略,获得了大小诸侯的信赖。
同时齐桓公积极地和大小诸侯联合结盟,是当时最早当上盟主的诸侯,因此在声势和威望上都非常高,超过了当时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等大国,成为了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霸主,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新篇章,被后世人称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他的晚年比较昏聩,因为被一些小人“无私”的杀子、自宫等行为感动,重用这些无能小人,最后导致了国家动乱,社会不安,等到动乱结束的时候,齐国已经不复鼎盛之势了,而他自己也饿死在了这场席卷了宫廷的动乱之中。
齐桓公改革
众所周知,齐桓公在上位之后任用管仲,改革齐国的各项制度,使得齐国国力大增,最后才成功的成为了当世霸主,那么当时齐桓公时期的改革到底是哪些方面呢?接下来小编我就为大家系统的介绍一下齐桓公的改革。
齐桓公小白
首先齐桓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政治优势,毕竟祖上是姜太公,名声赫赫,通过自己的政治地位,大力发展当时的齐国军队,实行民军制度,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就是务农的老百姓,到了要打仗的时候就可以出征,这样既可以很好的解决国家的军事压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农业的发展,同时一个地方的农民都编在一起,保证了士兵之间的熟悉,有利于增强战斗力,之后齐桓公还通过频繁的军事训练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同时经常以“周礼”为借口,以“周天子”为幌子,发动战争,在经过多次战争之后,齐国的兵力得到血与火的洗礼越发强大,建立起了三军的编制。
除了在军事上之外,在经济上齐桓公也积极变革,他实行“相地而衰征”通过把土地按照土质的好坏分类,来区别的征收赋税,改变了一直以来井田制的土地形式,并且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积极鼓励老百姓自己种植。同时减少赋税,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宽裕,让老百姓多生几个孩子,增加了齐国的人口,这对于人口就是财富的古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推行准平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也保证了农民的生活。
齐桓公会盟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
齐桓公葵丘会盟
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会盟还举行了另一次会盟,可见这次葵丘会盟的影响之大。这一年对于齐桓公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年齐桓公已经65岁了,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人生的后期,虽然这次会盟成果斐然,但是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根据《史记》记载,有两次葵丘之盟,夏季秋季各一次,在夏季葵丘之盟上齐桓公不顾年老体弱下拜周王室,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但是到了秋季的葵丘之盟的时候,齐桓公却变得非常的骄纵,在盟约签订支护还要封禅泰山,可见当时的齐桓公已经是志得意满,忘乎所以了。而这样的举动也招来了当时作为周王室使者的宰孔的不满,宰孔对于齐桓公这样骄纵的行为感到不爽就没等结束先回去了。在路上宰孔碰上了晋献公,当时晋国也算是大国,国力不弱,宰孔对着晋献公讲了很多齐桓公的坏话,说什么“好大喜功啊,人品不好啊,还说以后齐桓公可能会攻打晋国。”
于是晋献公就回去了,回去之后国内大乱,刚刚会盟结束的齐桓公立马带兵介入晋国内乱,这也为之后齐晋之间的争斗埋下了伏笔。可以说两次葵丘会盟都是有惊无险,最后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齐桓公称霸的启示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英雄豪杰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而齐桓公姜小白就是其中顶尖的英豪,他通过自己的雄才伟略,大度的胸襟成为了当时的第一个霸主,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齐桓公称霸对于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启示呢?
齐桓公的影视形象
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管仲,鲍叔牙等能人的存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齐桓公对于他们的使用就体现了一个做大事的人必须的能力:用人。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一个国家的兴盛也和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不拘小节招贤纳士,对于齐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们一群人的努力下,齐国才崛起成为了当时的霸主。
其次一个合适的外交政治立场也非常重要,在当时楚国、秦国等国家也不弱,但是却是齐桓公最先称霸,这和齐桓公能够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选择正确的政治方针有着密切的联系。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的口号,先是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并且几次出兵帮助他国击退蛮夷的进攻,这样的举动让当时的诸侯百姓都对齐桓公非常尊敬,因此齐桓公的威望是非常高的。而且齐桓公非常会利用盟约来拉拢盟友,同时因为他是带头签订盟约的人,所以在声望上也不是那些一般的国家可以比拟的。
再来齐桓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为了称霸能够忍住很多的屈辱,几次被人近身劫持,迫不得已签订了合约,但是齐桓公事后还是能够遵守这些合约,这样言出必行的品行得到了无数诸侯王的信任。
相关参考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人评价说“能力一般、长相一般、贪财好色、人品很差”,但他有一个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人评价说“能力一般、长相一般、贪财好色、人品很差”,但他有一个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
郑庄公吹响了春秋争霸的号角,齐桓公第一个跟进,他的霸主之路是这样走的。>第一步,搞改革。齐桓公上岗之后做了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就是采纳鲍叔牙的建议,用曾经的仇敌管仲治理齐国。管仲做了一件叫改革的事情,
春秋初期的诸侯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大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的势力大,谁就可以召开各诸侯国会议,大家被迫也承认其首领地位,这就是霸主。由于管仲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齐国很快达到了富民富国
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国内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但齐桓公不为所动,坚持信任管仲。管仲也投桃报李,运用全部智慧,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时齐国大治,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历史上第一霸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在管仲的帮助下成就了霸业,无疑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夺目的那个君王。周天子看在齐国强盛的面上,都要听其号令,而这位英雄在其光辉的表面之下,齐桓公又是什么样的人,他和管仲又有着怎
导读:齐国自齐桓公后陷入了群公子争权的混乱状态,因而丧失了霸主地位。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他秉承了齐桓公的霸气,立志要重振祖父雄风,在晋、楚争霸中夺得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出现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件,使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在管仲的帮助下成就了霸业,无疑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夺目的那个君王。周天子看在齐国强盛的面上,都要听其号令,而这位英雄在其光辉的表面之下,齐桓公又是什么样的人,他和管仲又有着怎
读国学长心眼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
齐国自齐桓公后陷入了群公子争权的混乱状态,因而丧失了霸主地位。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他秉承了齐桓公的霸气,立志要重振祖父雄风,在晋、楚争霸中夺得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出现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件,使他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