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身后女人的悲惨结局
Posted 孔子
篇首语:这个世界看你笑话的人永远比在乎你的人要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子身后女人的悲惨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身后女人的悲惨结局
孔子在中国封建社会被奉为圣人,孔子的弟子后学被称为贤人,但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孔门圣贤在人伦上并不完美。在阅读先秦文献时,我发现孔子、孔子的弟子曾参、孔子的孙子思都曾有休妻的经历。
孔子的原配夫人来自宋国,《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年之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对此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孔鲤成人后取字伯鱼。孔子与亓官氏的婚姻结局,在文献中没有正式记载,但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发现一些信息。
在《礼记・檀弓上》一文中,子思门人有“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之语,据孔颖达的解释,“先君子”指的就是伯鱼,而“出母”就是伯鱼之母亓官氏。根据这一记载,这位亓官氏并未与孔子白头偕老,她被孔子无情地休弃了。《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名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不知是不是针对亓官氏而发。后来亓官氏病死,伯鱼按照丧礼为生母服丧,孔子对此未加干涉。
《礼记・檀弓上》记载:“伯鱼之母死,期(周年)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惊怪之声),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根据丧礼,如果孝子被休弃的生母死了,应为生母服丧一年。但是,如果父亲已经去世,孝子已为人父,那么就不必为休弃的生母服丧。亓官氏死后,孔子允许伯鱼为出母亓官氏服丧一年。伯鱼在服丧期满后仍然为生母哭泣。孔子对此感到不满,觉得伯鱼做得太过分了,伯鱼不敢违抗父命,只得停止哭母。亓官氏在后世被人们尊为圣母,孔庙中的寝殿即为供奉亓官氏的专祠。如果孔子重生,得知被他赶走的原配夫人亓官氏不仅又“回到”他的身边,而且还被一再加封为诰命夫人,不知会作何感想?
孔子高足曾参休妻的理由更为离谱。据宋人汪编辑的《曾子・外篇三省》记载:“曾子后母遇之无恩,而(曾参)供养不衰。及其妻以蒸梨不熟,因出(休弃)之。人曰:‘非七出也。’曾子曰:‘蒸梨小物(小事)尔,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再娶。”在这一段文字中,曾参对后母和妻子的态度截然不同。后母对他刻薄寡恩,但由于后母在伦理上也是母亲,因此曾参将后母作为尽孝的对象,尽心尽意地供养。但是,曾参对妻子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他命妻子蒸梨,妻子没有将梨子蒸熟,曾参一气之下便将妻子无情地休弃,可见曾参性格中有乖戾、刻薄、冷酷、怪异的一面。
古人休妻有所谓“七出”之条。没有把梨子蒸熟,这只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并不在“七出”之列,曾参对妻子如果稍微宽容一点,是绝不会采取休妻这一绝情举动的。他对妻子的严苛引起别人的批评,曾参的回答是:蒸梨不熟,确实是一件小事,我让她蒸熟,而她不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小事尚且如此,何况是大事呢?其实,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人都是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哪一个人不出差错?如果出了一点小差错,就预言此人必犯大错,这岂不是太荒谬了?按照曾参犯小错必犯大错的逻辑,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必然会犯大错,都在可以断交之列。曾参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着名的大孝子,他对父母可以无微不至地尽孝,为何不能对妻子宽容一点呢?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名汲,有些古籍写作“急”。子思学于曾参,他对妻子的态度比孔子、曾参还要绝情。《礼记・檀弓上》记载:“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为被休弃的母亲服丧)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急则安能?为急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急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子上是子思之子,孔子的曾孙,名叫孔白。子上的生母被父亲子思休弃。其生母死后,子思却不许子上为之服丧。子思此举显然不符合丧礼,因此弟子问子思:“从前您的祖父允许为休弃之后的生母服丧吗?”子思回答说:“是的。”弟子又问道:“您不让孔白为生母服丧,这又是为什么呢?”子思辩解说:“从前我的祖父没有什么礼仪失误,礼仪该隆重的就隆重,礼仪该从简的就从简,我怎么能做到这样呢?我的妻子是孔白的母亲,不做我妻子的人,就不是孔白的母亲了。”子思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认定儿子的母亲,但他却没有想过,孔白与其生母的母子血缘关系,并不因为他的休妻行为而消失,孔白的生母可以不再是他的妻子,但她永远是孔白的母亲。
相关参考
在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提到曹家的男儿应该算好样的。除魏国的建立者曹操雄才大略,堪称当时最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以外,建安七子中,曹氏父子就占了三个席位(曹操、曹丕、曹植
历史人物 追随曹操8年,因为一个女人,杀了曹操爱子,结局悲惨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曹操作为诸侯有个非常好的优点,那就是胸怀宽广,更多的是体现在人才上面。在曹操阵营之中,有很多是各势力投靠而来的降将,其中有不少曾多次与曹操为敌,都得到了谅解。不过,也有一个降将不得不
的:,东汉名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这样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的命运又是如何的呢?>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社会思潮渐趋解放,儒家思想已经不能完全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了。虽然身为圣
历史上不光是男人荒淫,女人也是一样。权利就是一只老虎,如果没有人监督,在谁手里,谁就会暴露人性的阴暗面!看看古代历史上那些手握大权的公主们!第一: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
金庸笔下不乏有悲惨遭遇的女性,大多是为情所伤,如岳灵珊、公孙绿萼以及程灵素等,其凄惨结局无不令人扼腕痛惜,引发我们的同情与感慨,然而,有一个女人,可以说是金庸笔下美女中(甚至是所有人物里),最痛苦,最
金庸笔下不乏有悲惨遭遇的女性,大多是为情所伤,如岳灵珊、公孙绿萼以及程灵素等,其凄惨结局无不令人扼腕痛惜,引发我们的同情与感慨,然而,有一个女人,可以说是金庸笔下美女中(甚至是所有人物里),最痛苦,最
晋文公重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春秋霸主,年轻的时候命运多舛,受庶母骊姬迫害四处逃亡,周游列国几十年最终在62岁登临君位。重耳之所以获得成功除自身努力之外,他身边如赵衰、狐偃等贤能大臣的辅佐功不可没,更加功
晋文公重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春秋霸主,年轻的时候命运多舛,受庶母骊姬迫害四处逃亡,周游列国几十年最终在62岁登临君位。重耳之所以获得成功除自身努力之外,他身边如赵衰、狐偃等贤能大臣的辅佐功不可没,更加功
对于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所知的估计多为男性,残暴是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如果说到侵华日军中的女人,很多人会想到那一定是随军慰安妇,但是除了慰安妇之外,当年日本在华夏大地上还有一大批战犯帮凶,她们美丽的外表下面
在吕不韦的一生中,经商是他前半辈子的事情,从政是他后辈子的事情。作为这两个时期的交接点,中间出现的重要人物便有子楚和华阳夫人,他作为中间人,将子楚推荐给了华阳夫人。从此才有吕不韦的雄才伟略得以实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