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曹操家的女人大多结局悲惨

Posted 夫人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为什么曹操家的女人大多结局悲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为什么曹操家的女人大多结局悲惨

在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提到曹家的男儿应该算好样的。除魏国的建立者曹操雄才大略,堪称当时最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以外,建安七子中,曹氏父子就占了三个席位(曹操、曹丕、曹植)。然,生活在曹氏家族的女人们,情况正好相反,她们在表面光鲜的背后不知流下了多少伤心的眼泪。>第一代媳妇:曹操的正室丁夫人总算还保留了可怜的脸面。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室,可惜她没有为曹操生下一男半女,只好将曹操与刘夫人生的长子曹昂,当成自己的儿子抚养(刘夫人早死)。在母以子贵的贵族中,丁夫人对她的养子曹昂寄予的厚望是可想而知的,对曹昂疼爱有加也自不必说,可她的丈夫曹操是乎不怎样看中这位长子曹昂,为了泡小三将大公子的生命轻易泡掉。>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一次,曹操携长子曹昂发动了征讨地方军阀张绣的战争,张绣迫于曹魏大军的神威而主动请降,曹操得意忘形之际,偏偏泡上了张绣的婶婶。身为地方豪强的张绣,哪里输得起这个面子,于是这一泡把新结成的曹张统一战线给泡没了,张绣发动叛乱,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和良将典韦杀害。父亲为泡妞将儿子曹昂的性命泡汤,这对丁夫人的打击是巨大的。可偏偏这位丁夫人不像一般的夫人一味顺从丈夫,也不把曹昂的牺牲看成是英勇就义,为国捐躯之类的昧心说法,而是一天到晚跟曹操哭吼:将我的儿子杀死了,你一点也不痛心!“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曹操被她哭吼得烦了,于是送回娘家去,让她气顺一点再说。过了些日子,知道理亏的曹操去岳丈家接老婆。丁夫人正在织布,曹操走到她背后,说不尽的甜言蜜语,丁夫人仍不理他。曹操无奈,只好同意她改嫁,可在当时谁吃了熊豹子胆,敢娶曹雄主的女人?客观说,丁夫人作为曹家的第一代媳妇,丁夫人的心是恨的,命是苦的,她是不幸福的。但曹操对她还算客气,也体现出曹操温柔的一面,她给曹家,给历史,留下了一个在织布机前的决绝的背影,至少保留了她女人独立性格的脸面。>相对幸福的卞夫人。曹操的老婆当中,名誉最好的当然是卞夫人。她是曹丕、曹彰和曹植的母亲,她节俭、大度、明事理。卞夫人对老公曹操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据载,曹操杀了杨修,不像杀一个普通人这样简单,因为杨修也是官二代,尤其他还有个老爸——太尉杨彪,每天上朝都要与这位老同事想见,实在难为情。于是,曹领导曹操硬着头皮给杨太尉生写了封信解释,当然无非是阁下的儿子,虽有才华,但违反了军令和保密守则,不得以斩首之类云云。同时,送重礼给杨修家人以示安慰。曹操心里清楚,仅此还远远不够,毕竟杨修的老爹已经贵为太尉。自然想到他的贤内助卞夫人帮忙为摆平此事。> >卞夫人果然不负曹领导所托。卞夫人给悲痛欲绝的杨修父母再写了一封信,从这封信看得出,卞夫人不同于丁夫人那种刚烈决绝,而是一个很有分寸,会使用政治手腕的政治女性。她撇开政治军事原则,首先给受害人一个肯定的评价:“盖世之才”,我们全家都很钦敬他。然后,也不明说杨修罪有应得,故意模糊原则问题,说如今是战争年代,讲究组织纪律,听说令郎好像是犯了军令。用这两点以熨平受害者家属的心。然后,她又指责自己的老公:我老公实在太性急了,“明公性急忿然”,将小杨同志正法,但指责不等于否定,而辩解说曹操是为了维护军纪。最后又说明自己对杀杨修是持保留态度的:我当时不知道情况,听说之后十分惊愕悲伤,“惊愕断绝”,还请老先生老夫人多多原谅。此信是一封手腕十分娴熟的公关信件,都毫不逊色的如今的攻关大作。卞夫人也是凭着自己的聪明、低调在曹氏家族中游刃有余,备享荣华,一直活到孙子即位,她幸福地做着魏国的“太皇太后”。如此看来,她在曹氏家族众多女人中,幸福指数明显高于别人,但她的幸福也有水分。>公元213年,曹丕用毒枣毒杀弟弟曹彰,毒杀地点就在卞太后的居所。当着母亲杀弟弟,让母亲情何以堪?可怜的母亲亲自去井边提水,想给彰儿解毒,然而,打水的容器被弄坏了,宫女太监们不敢帮忙,一位无助的母亲看着无助的儿子无助地死去,她的内心的苦处,向谁诉说?以至后来,这位母亲不得不以近乎哀求的口吻跟大儿子曹丕(杀害曹彰的凶手)说,你害了你的二弟,不要再害你的三弟(曹植)了。她也幸福不到哪里!>相对于曹一代,曹二代的媳妇更加悲惨。甄氏本是袁绍的儿媳妇,与曹丕相遇于战乱后的幽州。乱世佳人似乎格外让人怜爱。在百善孝为先的封建年代,甄氏孝心婆婆做法可谓用心良苦。且举两例说明:>建安十六年,曹操征讨关中,甄氏的婆婆卞夫人随行,半路传来消息说卞夫人欠安,甄氏“昼夜泣涕”。左右不忍,便将卞夫人稍稍恢复的消息告诉她,甄氏还是不信:“平时婆婆每次生病都恢复得很慢,这次怎么就恢复得这么快呢?你们不是忽悠我吧?”结果越来越忧虑了。卞夫人在前线得知儿媳挂念,于是写信回来证明自己确实已康复,甄氏这才恢复正常生活。>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又出差打仗,一路上带着甄氏的婆婆卞夫人,甄氏的老公曹丕,以及甄氏的儿子曹睿和女儿东乡公主。这期间,甄氏对丈夫儿女的思念应该是让人消瘦的,况且甄氏还生着病。令人惊奇的是,曹家人第二年从前线回来,却发现甄氏气色很好,还发福了,大家不解,甄氏却解释:“我老公我儿女和婆婆在一起,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表示出对婆婆的一百二十个放心。> >不用说,甄氏如此孝道婆婆之举,明显是在作秀。过分的举动背后必定有过分小心的心态。甄氏原有的靠山袁绍集团已灰飞烟灭,导致她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家族领域里,取得家长(婆婆)的认可十分重要。要取得认可,唯有作秀过火。不过,用心良苦的甄氏还是没能逃脱悲惨命运。曹丕即位第二年,因为新宠郭皇后,甄氏被赐死。甄氏死得很凄凉,披散头发覆盖面容,口里被塞进米糠,一副厉鬼的情状。>甄氏固然是不幸的,而导演甄氏不幸的郭氏,自然埋下更不幸的种子。甄氏虽然不幸,但她有儿子曹睿,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母亲含冤而死,身为人子的魏明帝岂有放过导致冤案的郭太后之理?曹睿登基后,手里有了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对已经是太后的郭氏“逼杀之”,也有资料说郭氏因为害怕而暴毙,反正,死得蹊跷不正常。要为母亲报仇的魏明帝给了郭太后与自己生母同样的待遇——乱发覆面,口中塞糠。>因问错一句就香消玉殒的三代媳妇。曹睿的皇后毛氏,出身低贱。出身豪门的贵妃虞氏本来很有希望立为皇后,不料被贫民毛姑娘抢占了后位,卞夫人安慰孙媳妇,虞氏酸溜溜地说:“曹氏好自立贱。”就是说曹家喜欢贱女人,可能这个回答太不给卞奶奶面子,虞氏被PK。那么占了位置的毛氏命运又如何呢?自然也没有善终。>立毛皇后不久,曹睿这个花心萝卜宠爱上了一个姓郭的妃子。公元236年,魏明帝游后园,众妃相伴,郭氏觉得有点过意不去,说了句:“应该通知皇后吧。”曹睿很绝情地说:“谁敢通知皇后,谁就别想活。”憋着一肚子委屈的毛皇后,第二天试探着跟曹睿说:“昨天游园挺快活吧?”仅仅是一次小心翼翼的打听,却把曹睿惹怒,十几个在场的证人没命,毛皇后也没命,一场风流吃醋以血腥结束。>身为曹家的媳妇大多不幸,那么曹操的女儿也幸运不到多少。曹操为了进一步控制汉献帝,将汉献帝的宠妃董贵妃杀害。建安十八年,曹操一次性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进了皇宫:长女曹宪,次女曹节,幼女曹华。毕竟是丞相的女儿,这三位美女一进宫,就被封为“夫人”。到第二年,又被封为“贵人”。不久,伏皇后被曹操杀掉,国中不可无母。于是,在之后两个月,也就是建安二十年元月,曹操的二女儿曹节被立为新一任皇后。试想,曹操的这些女儿,是当作政治筹码送进宫去的,一边是控制皇帝的老爸,一边是自己的丈夫,左右为难,她们能得到幸福吗?>曹操家女人光鲜的背后,是难以言表的苦果。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豪门贵妇,同样演绎着这种伪幸福的故事!

相关参考

为何曹操家的三代媳妇均不得善终

第一代媳妇:丁夫人非与曹操离异不可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室,自己没孩子,曹操与刘夫人生有一子:曹昂,是长子。刘夫人死得早,丁夫人便将曹昂抚为己子。一个自己没有子嗣的女人,一定会对抚养过来的孩子倾注自己最大限

司马懿子孙三代如何夺了曹操家的江

东汉末期到魏晋始末,政权分割,藩王争乱,整个政治局势很不明朗,呈一片混沌之势。政权的交替过程如同一条流经山路十八弯的长河般,这时常出现比汪洋大海还要疯狂的巨浪和风啸。然而有一个家族,宛如一艘巨轮,在惊

司马懿子孙三代如何夺了曹操家的江山

东汉末期到魏晋始末,政权分割,藩王争乱,整个政治局势很不明朗,呈一片混沌之势。政权的交替过程如同一条流经山路十八弯的长河般,这时常出现比汪洋大海还要疯狂的巨浪和风啸。然而有一个家族,宛如一艘巨轮,在惊

历史人物 司马懿子孙三代如何夺了曹操家的江山

  东汉末期到魏晋始末,政权分割,藩王争乱,整个政治局势很不明朗,呈一片混沌之势。政权的交替过程如同一条流经山路十八弯的长河般,这时常出现比汪洋大海还要疯狂的巨浪和风啸。然而有一个家族,宛如一艘巨轮,

历史人物 追随曹操8年,因为一个女人,杀了曹操爱子,结局悲惨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曹操作为诸侯有个非常好的优点,那就是胸怀宽广,更多的是体现在人才上面。在曹操阵营之中,有很多是各势力投靠而来的降将,其中有不少曾多次与曹操为敌,都得到了谅解。不过,也有一个降将不得不

死得最悲惨的美女是谁

金庸笔下不乏有悲惨遭遇的女性,大多是为情所伤,如岳灵珊、公孙绿萼以及程灵素等,其凄惨结局无不令人扼腕痛惜,引发我们的同情与感慨,然而,有一个女人,可以说是金庸笔下美女中(甚至是所有人物里),最痛苦,最

死得最悲惨的美女是谁

金庸笔下不乏有悲惨遭遇的女性,大多是为情所伤,如岳灵珊、公孙绿萼以及程灵素等,其凄惨结局无不令人扼腕痛惜,引发我们的同情与感慨,然而,有一个女人,可以说是金庸笔下美女中(甚至是所有人物里),最痛苦,最

孔子身后女人的悲惨结局

孔子在中国封建社会被奉为圣人,孔子的弟子后学被称为贤人,但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孔门圣贤在人伦上并不完美。在阅读先秦文献时,我发现孔子、孔子的弟子曾参、孔子的孙子思都曾有休妻的经历。孔子的原配夫人来自宋国

古代最悲惨的一类女人,大多成了皇权的殉葬品,越漂亮越生不如死

历史上,「”圈养”在宫闱的后妃们,她们的命运和皇权共「”生死”。国将不国之时,她们就似那「”鱼肉”,任人宰割。历史上有不少留下来的诗作,反映出这些后妃们,对当时状态的感伤、抗争。汉代刘向的《列女传》,

历史上圣人孔子家族中的女人为何结局多悲惨

孔子在中国封建社会被奉为圣人,孔子的弟子后学被称为贤人,但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孔门圣贤在人伦上并不完美。在阅读先秦文献时,我发现孔子、孔子的弟子曾参、孔子的孙子思都曾有休妻的经历。孔子的原配夫人来自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