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许下朱陈之好的承诺?他认的干娘是谁?
Posted
篇首语: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许下朱陈之好的承诺?他认的干娘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许下朱陈之好的承诺?他认的干娘是谁?
古代有“秦晋之好”之说,也有“朱陈之好”一说。秦晋之好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和晋国两个诸侯国联姻,即秦穆公与晋国公主伯姬结为夫妻。那么朱陈之好是怎么来的呢?
朱陈之好指的是两家结成烟亲,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创。主要内容就是说,朱姓子孙和陈姓子孙要永远相亲相爱,男的要成为好兄弟,女的要成为好姐妹,男女看对眼了就通婚。朱元璋为何要对陈姓人士许下这样的一个“承诺”呢?这都要从朱元璋还没有出名之前说起。
朱元璋的亲生母亲是一位姓陈的夫人,朱元璋年幼的时候生活艰苦,还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讨饭的日子,好几次都差点饿死,在那个时候,有一位陈姓的大娘救了朱元璋一命,朱元璋就认那陈大娘为干娘,承诺她若是自己将来有出息了,一定会报答她的救命之恩。
后来,朱元璋“十五载而成帝业”,“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天下归顺。可能他还没有想起当年那位陈大娘,或者说他还没有找到陈大娘,但是陈大娘却听说了朱元璋的事迹,也知道他当了皇帝,主动找上门来了。
一日,朱元璋照常在皇宫里上朝,批阅奏折,用餐等等,一个侍卫却突然通报称宫门口有一位乞丐大娘嚷嚷着要面见皇帝。守卫们自然不能让一个身份来历都不明的人闯进皇宫,所以暂时把那大娘拦在了宫门外,他们看那大娘只是衣衫褴褛,神志尚算清醒,因此判断她不是个疯子。可大娘要面见皇帝这就是大事了,他们只是个守门的,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毕竟朱元璋称帝不久,也许这大娘真的是皇帝认识的人呢,就派了个人进宫通报朱元璋,询问朱元璋到底放不放这位大娘进宫觐见。
就在朱元璋思考之际,又有一侍卫进来通报:“启禀陛下,宫门那妇人自称是您的母亲。”朱元璋一听,嘿,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哈!我倒要看看她是谁?居然敢说是我娘!遂下令将那妇人带进来看看。
等了一会儿,人带到了,只见一位步履蹒跚,穿着补丁衣服的老大娘走到了朱元璋面前。大家都以为朱元璋立刻就要大喝一声问罪,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原来朱元璋一见到那大娘,竟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一个皇帝啊,七尺男儿就跪在一位老妇人面前,还紧紧抓着老妇人的手一边流泪一边说:“孩儿不孝,让娘受苦了,嘤嘤嘤。”老妇人也抱着朱元璋的脑袋,哭个不停。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大家心里明镜似的,看来这老妇人大有来头啊!等朱元璋的情绪稳定以后,他立刻下诏:“朱陈一家、朱遇陈事必恭让、男遇男于友,男遇女于婚,结朱陈之好永不相背”。
朱元璋与陈姓人很有缘分,所以才会立下这样一个“承诺”吧!
相关参考
《新唐书》(宋:欧阳修)卷246记载:阳为愚不敏盖其奸,承间奏曰:“臣生蕃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天子以为诚,怜之。令见皇太子,不拜。左右?语之,禄山曰:“臣不识朝廷仪,皇太子何官
《新唐书》(宋:欧阳修)卷246记载:阳为愚不敏盖其奸,承间奏曰:“臣生蕃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天子以为诚,怜之。令见皇太子,不拜。左右?语之,禄山曰:“臣不识朝廷仪,皇太子何官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金屋藏娇的典故 成语故事金屋藏娇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金屋藏娇的典故成语故事金屋藏娇的主人公是谁? 金屋藏娇的典故:金屋藏娇是一个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之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 【出处】汉·班固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金屋藏娇的典故 成语故事金屋藏娇的主人公是谁
金屋藏娇的典故:金屋藏娇是一个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之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 【出处】汉·班固《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
道士弈棋结秦晋之好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南宋时期,蔡州大吕村有个少年,名叫周国能,自幼爱好围棋,长到十五六岁,在乡里已是出类拔萃之辈。父母见他已经长大,要为他娶妻,他便对父母说:“孩儿主意已定,
安庆公主,是明朝的嫡公主。父亲是明太祖朱元璋,母亲是马氏孝慈高皇后。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十六个女儿,这十六个女儿分别是: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如此怨恨文人?朱元璋从小父母双亡,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被舅舅撵出门后,为了活命,他被家人送到了庙里做和尚,但庙里养不起他,他只好以化缘的名义四处流浪要饭。一日,朱元璋来到旧县(今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的。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16岁结婚,19岁丧妻后誓不再娶,独自活到84岁
”海誓山盟「”我们都听过,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在爱情中,最为难得的便是承诺了,一个人到底会有多长的时间来实现自己许下的承诺,有的人是五年,有的人是十年,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主角,他则是用一生守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16岁结婚,19岁丧妻后誓不再娶,独自活到84岁
”海誓山盟「”我们都听过,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在爱情中,最为难得的便是承诺了,一个人到底会有多长的时间来实现自己许下的承诺,有的人是五年,有的人是十年,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主角,他则是用一生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