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经过?他为何轰走了70多个儒生?
Posted
篇首语: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经过?他为何轰走了70多个儒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经过?他为何轰走了70多个儒生?
从炎帝时代起,就有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迹,这种典礼是一种祭天仪式,是远古时代活动在泰山周围的部落或氏族自然崇拜的表达。到了春秋时代,封泰山被视作人间的天下霸主得到了天帝的承认的表现,届时便能人人信服,是帝王收服人心的手段之一。
想封泰山的诸侯不少,但真正有野心去做这件事的人却很少,当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五霸的首位霸主齐桓公就曾表示过自己欲封泰山的野心,可等他提出自己想要封禅泰山的时候,却遭到了名相管仲的阻止。管仲认为祥瑞迟迟不现,这是天帝还没有承认齐桓公的意思,还要再等等。鲁之季孙氏也去过泰山,结果被孔子给大大讥讽了一顿,颜面扫地,孔子直称他不自量力。
封禅泰山在各诸侯国的士人看来,已经是天下之主才有资格举行的国家大典,几乎每一任周王上位以后都要来泰山一趟。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本就积怨众多的他除非得到天帝的认可,方可使百姓由心底里顺从于他的统治。这也是秦始皇能够接受封禅泰山这一仪式的原因之一。
还有的原因应该要从秦国的历史渊源说起,秦国不同于其他诸侯国,秦国先祖是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诸侯,其他诸侯从心底里就不承认和接纳这位半路杀出来的诸侯,他们看不起秦人。从秦国的地理位置也可以看出来,秦国位于周王朝的最西边,再往西就是夷人的地盘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就是“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秦国人也知道自己被其他国家的人看不起,人人心里都隐藏着一丝自卑,这种自卑情结在各代秦王中一代代传承了下去,就连秦始皇也不例外。
封禅泰山既是秦始皇的政治需要,也是他要跨越自己和祖先们几百年来的心里障碍的需要!他要把这股窝囊气发泄出来!最后秦始皇才接受了封禅泰山。
始皇称帝的第三年,就率文武大臣东封泰山。去泰山之前,始皇等人先到了峄山,在山上立石,记录下秦国多年以来所建立的功业,表示秦国绝对有能力一统天下。后来,始皇来到了泰山脚下,他召来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询问他们封禅泰山的具体仪式。这群儒生各说纷纭,给不出一个明确的仪式步骤,有的甚至说“要用蒲草将车轮子包起来,以免损伤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后扫地而祭,用其简易。”
始皇听完大失所望,这和他想要的那种纵横天下的霸气典礼一点也不沾边嘛,也太“简陋”了!最后,始皇挥挥手,命人将这七十多位儒生赶走,他要亲自策划封禅泰山之礼。这时的始皇十分自信,甚至到了自负的程度,从他自定的封禅大典就可以看出来,先辟山修路,直接从泰山之阳修到山顶,始皇带着文武大臣上山封典,下山以后“封藏皆秘之”,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封禅的,只知道有这件事而已。
所用之礼“皆秘之”,很可能是秦始皇自卑的体现,他赶走了那些儒生,又担心儒生知道自己封禅的具体过程之后嘲笑自己,索性便封锁了一切消息。即便这样,始皇封禅泰山的事还是遭到了广大儒生的抨击,后来始皇称帝十二年便死,更是打开了舆论的阀门,各种诋毁他的话都有。那个时期,大家久受压抑而解放出来,自然是怎么恨始皇,就怎么抨击始皇了。
相关参考
唐玄宗是唐代的第六位皇帝,在位44年。他即帝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来国家兴盛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开元盛世”,朝中大臣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玄宗经过一番谦让之后,欣然首肯,于
封禅是古代皇帝最高的祭祀仪式。而封禅的条件也是极其苛刻,既要皇帝本身功德无量、国泰民安;还要位出正朔,人皆咸服。连李世民这般创下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的明君圣主,也因为得位不正而不敢有所僭越。因此封禅泰山,
封禅是古代皇帝最高的祭祀仪式。而封禅的条件也是极其苛刻,既要皇帝本身功德无量、国泰民安;还要位出正朔,人皆咸服。连李世民这般创下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的明君圣主,也因为得位不正而不敢有所僭越。因此封禅泰山,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中国古代有四五百个皇帝,有的皇帝做的好,有的皇帝做的不好。那么有没有客观评价标准呢?其实也有一个,就是这个皇帝有没有封禅过。什么叫封禅?到东岳泰山封为敬天,禅为敬地。一个皇帝治
历史秘闻 从秦始皇开始的封禅,为何只六个帝王做到,宋以后无帝王感兴趣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中国古代有四五百个皇帝,有的皇帝做的好,有的皇帝做的不好。那么有没有客观评价标准呢?其实也有一个,就是这个皇帝有没有封禅过。什么叫封禅?到东岳泰山封为敬天,禅为敬地。一个皇帝治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历来就十分崇尚天地神明,古代的皇帝都被称为天子,被百姓们认为是上天派来统治自己的,「”君权神授”的这种思想也一直都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成为主流。在古代的时候,帝王也时常会进行一些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当年就迫不及待的封禅泰山,举行了封泰山禅梁父的旷世大典,在岱顶竖立代表秦文化理念的石阙,设置专司泰山工程的泰山司空,立石以颂秦德。其后又多次东巡泰山周围。秦始皇为何不选定
泰山,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国人就对泰山非常崇拜。自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后,历代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刻石题字。上世纪八十年代,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来
泰山封禅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心里很不畅快,想办法要刷洗一下城下之耻。善于逢迎的参知政事王钦若则早已想好了主意,起初要真宗北伐恢复燕云十六州,真宗认为难以获胜不可行。王钦若便说出真实本意是:“唯有封禅泰山
本文约4300字|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1.现在看来,宋真宗赵恒真的是「”天选之子”。为什么呢?作为宋太宗的第三子是没机会即皇位的。但他大哥疯了,二哥暴死,太宗逼死弟,侄,留下的皇位只能传给他了。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