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为何罢学?老师们如何引导光绪学习?

Posted

篇首语:心态决定成功的方向,勤奋是推动学习的基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光绪帝为何罢学?老师们如何引导光绪学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光绪帝为何罢学?老师们如何引导光绪学习?


  公元1875年,慈禧亲子同治帝去世,未曾留下子嗣。帝国继承人选成为当务之急,慈禧将宗室子弟都看了个遍,最终选择了当时年仅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新帝。

  载湉在熟睡中被抱入皇宫,等他醒来的时候,就成了历史上的光绪帝。皇帝年幼,两宫太后临朝称制。而光绪帝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

  慈禧太后为他择同治帝师翁同龢与侍郎夏同善为师。光绪帝自幼体弱,4岁又正是坐不住的年纪,偏偏要他每天至少学习半天。这不仅对光绪帝是煎熬,老师也同样受苦。

  最开始的时候,翁同龢和夏同善就教授光绪帝背书识字。翁同龢规定生书每天读20遍,熟书每天读50遍。

  说实话便是让成年人如此苦读也难耐得住性子,更何况是年幼的光绪帝。小小的光绪帝常常读到一半儿就不读了,不管老师如何督促,光绪帝都当作耳旁风。稍微大声点呵斥,光绪帝就嚎啕大哭。

  翁同龢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将此事禀告慈禧。慈禧太后下令,若是光绪帝不好好读书,就减少他的饭食。慈禧倒不心疼,翁同龢却有些可怜光绪帝小小孩童。所以后来另想了办法,将他生父醇亲王奕环请来。

  醇亲王奕环来了,先是厉声呵斥,随后软言劝说。父亲的劝诫还是起了一些效果,光绪帝老老实实读了几天书。不过没多久,又故态复萌。

  光绪帝是日后大清的皇帝,不好好读书,日后如何理政,如何明辨是非?老师们只得聚在一起另想办法。

  劝了不行,老师们决定用处罚的方式。其中一位提出,如果光绪帝没有读够该读的次数,就罚他静坐不许动。这对于小小的光绪帝自然是折磨,坐不住了就大哭闹腾。

  翁同龢提出,如果没有读够应读的次数,就采用加罚法。没读够一遍就加罚两遍,以此类推。读书时间从半天发展到全天,光绪帝深受折磨。后来他闭口不言,静默抗争,又大声哭叫。

  老师们对光绪帝的抗争置之不理,还将此事一一记录禀告慈禧,使得光绪帝被慈禧责罚。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光绪帝有一次终于忍不住了,一怒之下丢了书本,罢学离家出走了。

  皇宫那么大,皇帝出走也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一时间上下哗然,连慈禧太后都惊动了。大家找了一天,才找到光绪帝。但是不论怎么劝,光绪帝都不愿意再去读书。

  最后还是慈禧出马,才使得光绪帝最终同意前往读书。

  翁同龢眼见如此下去不行,连忙与各位老师商议,不如改用鼓励的方法。只要光绪帝每读完一遍,或者是课业有一点点的进步,都大力表扬光绪帝。

  这个办法收效甚好,光绪帝每次接受表扬后,都非常高兴,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当他投入学习之后,又会取得好的效果,受到老师称赞。

  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坏,使得光绪帝改正了以前的坏习惯,渐渐的投入到书本之中,学业进展迅速。
 

相关参考

老师为何赞光绪帝远超当年的同治帝

晚清皇帝中,光绪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1875年的1月13日,小光绪从熟悉的家里被送进紫禁城。紫禁城实在不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从进宫的第一天起,小光绪总是处于太后的调教和训斥之中。精明强干的太后在教育

光绪老师翁同什么,翁同稣是不是光绪帝的老师啊

翁同稣是不是光绪帝的老师啊?翁同稣是光绪帝的老师。光绪元年(1875)翁同稣署刑部右侍郎时,教授光绪皇帝读书,其时光绪皇帝年仅4岁。翁同稣,近代诗人。字叔平,又字声甫,晚号松禅,常熟人。翁心存之幼子,

光绪皇帝的老师,历史中光绪皇帝的老师有几个

历史中光绪皇帝的老师有几个主要有以下三个: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江苏常熟人。李绂藻,(1839--1908),字伯虞,号华笙,湖北沔阳县沙湖镇人。夏同善(1831年-1880年

非慈禧太后谋害,光绪老师给出答案

慈安太后暴毙之谜揭开,专家:非慈禧太后谋害,光绪老师给出答案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即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暴毙。慈安太后死得太突然,正值盛年,才45岁。因此,各种关于慈安之死的流言层出不穷,有说被

光绪帝为何没有后代

为何光绪帝没有后代?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十二月,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了。同治皇帝的后妃们并没有给他生下一个儿子,慈禧太后为了能继续执政朝廷,便选择了醇亲王的次子载恬来继承皇帝位,年仅4岁的

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书作兼收颜字和北碑之长,翁同龢楷书

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书作兼收颜字和北碑之长,翁同龢楷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老师的注解,在古代还有一种老师,那就是皇帝的老师——帝师,是对帝王老师的尊称,作为皇室乃至一代帝王的老师,身

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书作兼收颜字和北碑之长,翁同龢楷书

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书作兼收颜字和北碑之长,翁同龢楷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老师的注解,在古代还有一种老师,那就是皇帝的老师——帝师,是对帝王老师的尊称,作为皇室乃至一代帝王的老师,身

光绪的老师翁同特别爱生气 提醒自己要“静坐”

晚晴名臣翁同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的政

提醒自己要“静坐”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特别爱生气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推荐人才时候曾经当面欺君

晚清末年,常熟翁同龢,仗着自己状元及第,又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以一人而兼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督办军务处、户部尚书等显职,煊赫一时。然而这位翁常熟却是一个擅用权术的人,他的同僚吴县潘祖荫曾说:“叔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