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发生在什么时候

Posted 苏秦

篇首语: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合纵连横发生在什么时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合纵连横发生在什么时候

秦、齐两大强国东西对峙,缓冲地带的小国大量消失,大国之间直接冲突更加剧烈。燕、韩、赵、魏、楚纵向居于中间,"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的辞辩之士,往来大国之间,展开了合纵连横的活动。竟然出现士人怒而诸侯惧的局面。

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古人的这段经历对今天的局势难道没有一点启迪吗?

"合纵连横"的斗争发生在战国中后期。所谓"合纵"是指那些弱国以三晋(即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结楚,从地域上看,为南北五国,故而称为纵;"连横"是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为横。合纵西可以抗秦,东可以对齐,其实也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的策略。连横也叫合横或连衡,既可以结秦,又可以连齐,连横实际是"事(从属)一强以攻众弱"。即强国迫使弱国帮举它进行兼并战争的策略。后来,随着封建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合纵、连横的具体内容也有了一些相应的变化和发展。

战国中后期,秦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强,经济基础雄厚,兵源充足,作战有素,一跃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日夜东击六国,掠城占地,声威振动了山东诸国。地处东方的齐国,由于齐威王时也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国势进一步强盛起来。秦、齐两强国不断发动战争,造成了两国对峙,争相统一中原的局势。战国初期最先强大起来的魏国在争霸斗争中也跃跃欲试,想统一天下。其余的国家,夹在齐秦中间,只求自保图存。在此形式下,为了争取在兼并战争中获胜,齐国和秦国都展开了争取盟国,孤立敌国的斗争,对夹在中间的国家或是分化或是拉拢。而魏、赵、韩等国内部也分化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各国之间相互结约联盟,却也不断变更,盟约已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了。各国既没有稳固的朋友,也没有世代的仇敌,只是以当时的利害关系为转移。这就产生了强者兼人而弱者图存的错综复杂形势,也就产生了这种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政治结约活动,即合纵连横。

在合纵、连横的战争中,外交策略和手段便显得极其重要。各国国君不惜重金和高官招揽、重用能言善辩之士。这样,一批游士和食客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讲究权变,积极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他们的学说适于合纵的为纵说,合于连横的为横说,历史上把他们叫做纵横家。张仪、公孙衍、苏秦就是纵横家的代表。

张仪是魏国贵族的后代,曾投到楚国令尹昭阳的门下做门客。有一天,昭阳大会宾客,把无价之宝和氏璧给大家传看,大家大开眼界,后来传来传去,和氏璧不翼而飞。昭阳便怀疑在场的穷困潦倒的张仪,叫手下人把他痛打了一顿,直打得遍体[伤,奄奄一息,才把他送回家。一到家,他便要妻子别急于裹治伤痛,先看看他的舌头是否还在。他说:只要舌头还在就不怕,靠三寸不烂之舌还能游说谋取官职。公元前329年,张仪入秦,极力怂恿秦国攻魏,秦国于是攻取了魏国河东汾阳(今山西荣河县北〕、曲沃(今山西曲沃县)等地。次年,又仗着他的辩才,做了秦相,迫使魏献上部15县,从此黄河天堑为秦掌握。公元前325年,他又帮助秦惠文君称王,同时游说各国,迫使各国服从秦国。他为魏出了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楚广的主意,实际上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这就是连横的政策,这样就对其他各国威胁很大。

为了对付秦国咄咄逼人的态势,公孙衍在山东各国创导了合纵策略。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县)人,原来在秦国,受张仪排挤而离秦。公元前319年任魏国的相。次年,他发起合纵,联合东方各国,对抗秦国。参加的有魏、赵、韩、燕、楚五国,楚怀王为纵约长。但由于五国利害关系不同,楚、燕两国对合纵并不热心,便没有出兵。只有韩、赵、魏三国和秦交战,又配合协调不力,结果公元前317年的修鱼(河南原阳西)之战中,三晋军队被打得大败,丧失8万多人。五国伐秦之举以失败而告终。以后秦不断报复三晋,迫使韩国屈服,把太子仓押在秦国做人质。秦国日益强大了。

面对强秦给其他各国造成的严重威胁,齐国和楚国订立军事同盟,互相支援,声势并不亚于秦。秦国便想拆散齐楚联盟,于是派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张仪前往楚国,离间齐楚。张仪对楚怀王说:大王如果听我的话,解除和齐国的联盟,和齐断交,秦王愿意向您献上商于(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一带600里的土地给楚国6楚怀王贪取土地,利令智昏,不听屈原等忠臣的劝告,撕毁和齐的盟约。为了让秦王和张仪相信已和齐国绝交,又派人到齐国辱骂齐王。齐王盛怒之下,转而和秦国联合,共同对付楚国。秦王趁机拉拢齐国,破坏了齐楚联盟。当楚国使者向张仪要商于600里土地时,秦国拒绝不给,张仪不承认许下的诺言,说:我说奉献六里土地给楚王,不是600里,大概是楚王听错了吧!楚怀王听了使者的回报,恼羞成怒,于公元前312年,发兵攻打秦国。谁知受到齐秦联军的东西夹攻,连连失利。秦军在丹阳(今河南丹水北岸)大败楚军,斩杀8万人,主将以下70余人被俘,楚怀王眼睁睁地看着秦夺取了楚的汉中郡。楚失汉中后,又调集军队重新反攻,一直打到秦国的蓝田,但因孤军深入,秦军一反击,楚军大败,楚怀王被俘,最后死在秦国。秦国取得了汉中,加强了关中和巴蜀的联系,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因此,张仪的连横政策,对于秦国的强大和以后完成统一六国,起了一定的作用。

楚被秦击败后,能和秦对峙的只有齐国了。秦、齐两国的强大,对各弱小国家都形成了威胁。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又一个合纵者苏秦,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和拥护。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主要活动时期在齐⊥跬持纹诩洹K自称鄙人,可能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是燕昭王的亲信,一生主要谋求燕国的强大,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同时奔波于齐、赵、韩、魏各国之间,组织合纵攻齐及合纵攻秦。他的策略是使齐西劳于宋,南罢(疲)于楚,从而牵制齐的力量,转移齐对燕的视线,以防齐国吞并燕国。

公元前311年,苏秦到了燕国,受到刚即位的燕昭王的重用,成为亲信。苏秦根据当时的局势,与燕昭王商定了以燕敌齐之计,制定的策略是大者使齐毋谋燕,次可以恶齐赵之交。公元前303年,去齐国搞反间活动,五年而归,果然使齐没有谋燕。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到齐国,约齐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齐秦联合后齐国将更加强大,对燕国不利,苏秦第二次到齐国从事反间活动。苏秦极力怂恿、引诱齐⊥豕ニ巍K卧谄牍南,燕在齐国北,攻宋必然置北部边防于不顾,而且楚、魏与宋接壤,势必与两国发生争地冲突,还有秦是极力保护宋的,攻宋必然得罪秦,引起秦齐冲突。这样齐国就处于四面为敌的孤立地位上。当齐将要与秦发生冲突时,接受苏秦建议,放弃帝号,孤立秦国,拉拢各国反秦。由苏秦发起合纵,齐国联合韩、赵、魏、燕,组成五国联军共同伐秦。同时不放松攻宋,秦昭王被迫取消帝号。

由苏秦一手操纵起来的五国联军,同床异梦,各有打算,军队逗留不前。齐国反而私下勾结秦国,乘各国准备伐秦时大举攻宋。秦国为了破坏这种联盟的威胁,经常不断进行报复和分化瓦解,五国合纵攻秦也就不了了之。

公元前286年,齐秦重新联合,齐终于吞并了宋国。齐国这一大胜利,震动了三晋等各国,纷纷行动起来,力图伐齐。燕昭王认为伐齐复仇时机已到,联合秦、韩、赵、魏,公开绝交于齐,派燕将乐毅统率五国军队向齐大举进攻。由于齐滔王对苏秦的信任,对燕毫无防范。五国军队从燕国境内攻入齐国,齐军大败,只剩莒和即墨两城。苏秦的弱燕胜强齐的计谋历经曲折,终于成功了。然而,苏秦在齐为燕反间的阴谋活动也完全暴露了,被齐⊥跻猿盗阎刑处死。从此,东方强大的齐国也一蹶不振,齐、秦两国对峙局面也随之结束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和秦国对抗了。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客观上都为秦完成全国统一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参考

苏秦是如何做到让六国国君合纵抗秦的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当他年轻的时候,曾经穷困潦倒。但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后,他又一次游历天下。纵然开始的时候不顺利,然而很快就身配六国相印,其队伍庞大胜过诸侯。那么,苏秦是如何配得六国的相印呢?

秦国日渐强大而楚国日益衰落 鄢郢之战

...力都无法跟他相提并论,因此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以“合纵连横”的方式,团结六国的力量对抗秦国,使秦国数十年不敢出函谷关。而楚国,是战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诸侯国,可以说,除了

纵横家苏秦是如何向六国提出合纵的

战国后期,七国之中数秦国最为强大,无论兵力还是物资都较为充足,因此为了吞并天下,秦国经常侵犯其他国家来扩充领土。因此,与其他六国特别害怕秦国,不断地想办法来应对被秦国随时侵犯的局面。就在这个时候,苏秦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外交家,他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外交家,他主张诸国合纵抗秦”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那时候七国争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开放,

垂沙之战是楚怀王背弃齐国而导致别国联合攻楚

垂沙之战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垂沙之战呢?在战国中期的时候,齐国和楚国一直都坚持“合纵”政策,但是楚怀王在之后突然改变联齐抗秦的计划,竟然转而投向秦国。之后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了垂沙之战的发生呢?因为

垂沙之战是楚怀王背弃齐国而导致别国联合攻楚

垂沙之战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垂沙之战呢?在战国中期的时候,齐国和楚国一直都坚持“合纵”政策,但是楚怀王在之后突然改变联齐抗秦的计划,竟然转而投向秦国。之后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了垂沙之战的发生呢?因为...

义渠是什么,义渠骇又是谁

义渠是什么,义渠骇又是谁?  周王朝衰弱的时候,义渠趁其内乱,宣布脱离独立,正式建立郡国,就在现在的今宁县焦村乡的西沟村建立了都城。  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连横的政治和军事

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拼音:hézòngliánhéng),战国后期各国图存争强的一种策略。合纵指弱国联合对付强国,即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对抗强秦;连横指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即依附秦国。一说六国

合纵创始人为何含冤而死? 战国公孙衍介绍

...孙衍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家、外交家,合纵的创始人。也正因为公孙衍的合纵思想,让合纵不断地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且能够和秦国抗衡。公孙衍在秦国效力时,为秦国攻打魏国献计献策,并且得到...

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谁更强

  秦惠文君从秦孝公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迅速崛起的秦国,同时也是一个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秦国。此时天下形势出现了战国以来的一个重大变化:秦国一国独大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六国之中任何一国都没有能力一再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