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宗法制度是“家天下”的由来,宗法制指的是什么

Posted 诸侯

篇首语: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朝的宗法制度是“家天下”的由来,宗法制指的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朝的宗法制度是“家天下”的由来,宗法制指的是什么

周朝的统治特点是家国天下,换个词就是天下为家。周天子,顾名思义就是天的嫡长子,诸侯为天子的兄弟,大夫是诸侯的兄弟。虽然嫡庶有别,但是大家都是有血缘的兄弟,时间久了,大家不是兄弟也是叔侄。这是姬姓之间,那非姬姓诸侯怎么办?很简单,就是婚姻,结为姻亲之好,便还是一家子。比如周在灭商之前就一直与姜姓(炎帝后人)保持世代婚姻关系,再比如秦晋之好就是保持婚姻关系。此外这一家子,广大民众就是子女,各级君王就是君父。

一家子是一家子,但是地位可不一样,而且差别很大。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核心内容是明辨嫡庶有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若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祭祀的权力可不得了,《左传?成公十三年》上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大事,除了打仗之外就是祭祀,能够获得祭祀祖先的权力的人,地位也最为尊贵,是权力与财产的合法继承者。有大宗就必然有小宗,小宗与大宗是相对的。周天子是嫡长子继承大统,是周天子兄弟,但是是庶子的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都是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诸侯也是嫡长子继承大位,作为庶子的兄弟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诸侯是相对他们的大宗。大夫同样是嫡长子继承大位,作为庶子的兄弟就是士,这些士是小宗,大夫为大宗。这里的诸侯和大夫有双重身份,既是大宗又相对而言是小宗。这与封建制是严格的对应的,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大夫,大夫就终止了,这样士也就空有贵族身份。

宗法制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它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祖先,维系亲情,并规定人际关系和地位、权利、义务的法则和制度。宗法制自然是提高了男性的地位。正所谓:食、色,性也。追求美食、美色是人的本性。作为天子、国君、大夫等这些人,自然就会追求美妻娇妾。在《独断》上有所记载,夏商周三代的婚姻制情况大致如下:天子娶十二,夏制也,二十七世妇。殷人又增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八十一部御女。周人上法帝喾正妃,又九九为八十一,增之合百二十人也。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嫔。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周朝是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这里妻和妾的地位可谓是天地之差。妻与丈夫的地位是对等的,必须是明媒正娶,门当户对,而且妻只能是娶,只有一个。妻生的儿子,被称为嫡子。长子叫作嫡长子,二儿子叫作嫡次子。 与妻的娶相对,妾是所谓的纳。纳妾,可以是偷,可以是抢,可以买,可以骗。妾的地位非常低,妾可以是夫人的陪嫁,可以是母亲的丫环,可以是青楼女子,可以是舞姬歌姬。妾生的儿子叫作庶子,子以母贵,相对于嫡长子,庶子的地位也不高。看来,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也是有原因的。

宗法,即以血缘、家族为本位。周朝号称有八百年,稳定的西周时期也有四五百年历史,能如此长寿,血缘与家族的关系是其原因之一。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的政策,便是有此借鉴与考量。是不是这种制度就好?后期还真出问题。一方面就是血缘、远近关系意识日益淡薄,好比说你的爷爷和我的爷爷为兄弟,你我或许就不会将对方认作的那么亲,我们的孙子就不会互相认作是有血缘的兄弟,可是爷爷们是诸侯,我们如果是嫡长子也是国君,我们的孙子也会有做国君的。

这样诸侯、大夫之间血缘意识会淡薄,但是祖上同出一脉,你若能做天子,我也同样有资历做天子,所以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另一方面,士的崛起。后期兼并导致诸侯减少,周朝起初士族并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继承爵位的毕竟只有嫡长子,不能继承的占多数,而且其子嗣也是会变成士,这样士族越来越多。士是有权利,没权力的贵族,没有领地。这样导致士多数的出来打工。他们周游列国、朝秦暮楚、拉帮结派、合纵连横等,慢慢站到了历史舞台,左右天下大势。当然,春秋战国这潭水被彻底搅乱,就有他们身影,也为我们留下灿烂的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高一历史宗法制的名词解释

宗法制度是从宗族社会的宗法制度演变而来的,是皇室王室根据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建立世袭统治的制度。它的特点是部族和国家组织的结合,父权制和政治层面完全相同。该制度始于商代,在商代发展,并在周代完成,影

夏朝历史 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夏朝有“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商朝实行宗法制,同时神权与王权紧密联系,一切政治食物全由占卜决定;周朝(主要是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天子大量分

历史经验 西周推行的宗法制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宗法制是在原始社会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以血缘宗族关系——宗法制度,作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工具,以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等级制。周公姬旦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着名政治家,他参照商王朝的礼乐制度并结合

周朝的社会制度特点是什么

周朝社会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宗法制,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hé),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周王为周族之王,自称天子,奉祀周族的始祖,称大宗,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分

历史秘闻 周朝的社会制度特点是什么

周朝社会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宗法制,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hé),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周王为周族之王,自称天子,奉祀周族的始祖,称大宗,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分

殷代的外婚制与宗法制度介绍

祖甲改制,已经形成宗法制,确立了父系,建立了大宗小宗。这可能是从氏族社会中的家长制发展来的,是和父系外婚制分不开的。但是,当时是否完全外婚还值得研究。甲骨文有祖、父、子、孙四字,是父系的现象。同时,还

夏商周 大封建与宗法制

大封建与宗法制相传,武王伐纣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当时向武王臣服的有652国,其中被武王征服的有99国。周朝便在它征服的地区内实行“封建”制度。这里所说的“封建”,是“封邦建国”之意。周朝灭商后,如何牢

宗法制是什么

宗法制是古代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它在商朝后期已经存在,到周朝变得更为典型和系统。根据儒家经书《礼记》的记载,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主要在各国诸侯下面的贵族集团中

周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目的

周朝一共生存约800多年,也是中国一个重要朝代。而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发展,分别是西周和东周。商朝灭亡之后,周朝王朝正式建立。那么周朝的开国皇帝是谁?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本站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周朝的开

历史人物 周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目的历史名人

  周朝一共生存约800多年,也是一个重要朝代。而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发展,分别是西周和东周。商朝灭亡之后,周朝王朝正式建立。那么周朝的开国皇帝是谁?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