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的春秋怪杰

Posted 管仲

篇首语:有的时候难过的不是结局不够好,而是真诚没有被善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能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的春秋怪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能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的春秋怪杰

《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代多战事。一次,齐桓公跟宰相管仲密谋发兵讨伐莒国。可是不等付诸行动,他们要讨伐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密谋泄露,莒国方面闻讯,很快做了迎战齐国的准备,自然这仗就不好打了。莒国范围相当于今天山东安丘、诸城、沂水、日照、莒县一带,都城在今山东莒县。

齐桓公很郁闷,找来管仲聊起此事,说:“我跟管仲先生商量讨伐莒国的事情,商量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国。真是不可思议,是谁泄密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道:“这事是很蹊跷,看来在我们的周围一定潜伏着高人。”听到这里,齐桓公恍然大悟,说:“哎呀!我想起来了,那天有个服劳役的人好几次仰起头看我们,难道就是那个人?”为了找到这个人,管仲不动声色。他下令重新开工,那天参加劳动的人必须全部参加,不得顶替。果然在工地服劳役的人中,有一个叫东郭牙的人气度不凡。管仲一看,断言道:“一定是这个人了。”于是,管仲马上让负责礼宾的官员,把东郭牙请来。

等到这位东郭牙先生迈着方步,从台下拾级而上,来到他们面前时,管仲很客气地问道:“你就是那个泄露我们讨伐莒国计划的人吧?”那东郭牙面无惧色,对此也不隐瞒,只见他坦然答道:“没错,是我。”管仲说:“我们并没有说要讨伐莒国,您为什么说我们要讨伐莒国呢?”东郭牙先生回答道:“我听说,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于猜测。我是自己猜测到的。”“我们又没有说过要讨伐莒国的话,您凭什么猜测的?”管仲对之很是好奇。东郭牙从容地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脸部表情:欢喜开心,是参加宴会的表情;愀然凝重,是流露哀痛的表情;怒气冲天、手脚僵硬,是发动战争的表情。那天我远远望见您在高台上,就是怒气冲天手脚僵硬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要发动战争的表情。您大张嘴巴,而不是紧闭双唇,说的就是‘莒’字(在春秋年代齐国一带“莒”字读ga一类的音)。您举起手臂,指的又是莒国的方向。我就暗暗猜想,诸侯国对齐国不服的,就只有莒国。因此,我就告诉别人,你们准备讨伐莒国。”

春秋时期的这段著名的对话原文是这样的:管仲曰:“子何以知之?”曰:“臣闻君子有三色,是以知之。”管仲曰:“何谓三色?”曰:“欢忻爱说,钟鼓之色也;愁悴哀忧,衰之色也;猛厉充实,兵革之色也。是以知之。”管仲曰:“何以知其莒也?”对曰:“君东南面而指,口张而不掩,舌举而不下,是以知其莒也。”。“目者、心之符也,言者、行之指也。夫知者之于人也,未尝求知而后能知也,观容貌,察气志,定取舍,而人情毕矣。”《吕氏春秋》对这件事的记载,到此就转入了发议论的环节,赞扬东郭牙不用耳朵,却能听出意思,批评齐桓公、管仲善于隐藏却不能保守住秘密。最后发出“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的感慨。

东郭牙真有两下子,堪称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史上的第一位肢体语言专家了。管仲认为东郭牙无疑是个奇才,就向齐桓公推荐了此人。管仲还曾说到自己的“五个不如”,其中一个“不如”的对象就说的是东郭牙。管仲是这样说的:“对各种进退有序的朝班礼仪,我不如隰朋,请让他来作大行吧;开荒种地,充分发挥地利,发展农业,我不如宁戚,请让他来作司田吧;吸引人才,能使二军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让他来作大司马吧;处理案件,秉公执法,不滥杀无辜,不冤枉好人,我不如宾胥无,请让他来作大理吧;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尽职尽忠,以死抗争,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来作大谏吧。你若想富国强兵,那么,有这五个人就够了。若想成就霸业,那就得靠我管仲了。”

管仲的这段话出自《管子》,《吕氏春秋・审分览》对此也有记载。东郭牙尽管是靠管仲推荐做了大官的,但遇到事情很有大局观,一点也不偏袒自己的恩人管仲。当时齐桓公欲立管仲为“仲父”,东郭牙曾反对说:“以管仲之能,乘公之势以治齐国,得无危乎?”。这件事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齐桓公对群臣说:“我准备立管仲为仲父。赞成的进门后站在左边,不赞成的进门后站在右边。”东郭牙在门中间站着。桓公说“我要立管仲为仲父,下令说;‘赞成的站左边,不赞成的站右边。’现在你为什么在门中间站着?”东郭牙说:“凭管仲的智慧,将能谋取天下吗?”桓公说:“能”。“凭他的果断,是敢于干一番大事的吧?”桓公说:“敢。”东郭牙说:“如果他的智慧能够谋取天下,果断足敢干成大事,您因而就把国家权力全部交给了他。以管仲的才能,凭借您的权势来治理齐国,您难道没危险吗?”桓公说:“说得对。”于是就命令隰朋治理朝廷内部的事务,管仲治理朝廷外部的事务,以便使他们相互制约。

东郭牙的确很可爱,他后来成了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谏臣,是齐桓公时期的五杰之一。在今日山东淄博的管仲纪念馆的管仲祠内,汉白玉质管仲塑像威严肃穆,眉宇间、神色里、举止中尽洒名相气度。左右配有六重臣汉白玉塑像,分别是鲍叔牙、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东郭牙生前与管仲共辅齐桓公成就霸业,身后与管仲同享万世之敬仰,其人生也够辉煌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二战时期曾击毙309名侵略者

  时期射杀300人的美女狙击手!狙击手--这个独特的名称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冷酷而又浪漫的联想。对手把他们称作战场上的幽灵,无声无息地,杀人于无形。没有人敢否认他们的存在,却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藏身何处。

能听风辨器 一枪打掉三个半敌人

核心提示:“有一次,日军来犯我淮南抗日根据地,在伏击点上,罗炳辉抬手一枪,子弹先穿透前面两个敌人的喉咙,又随后掀掉第三个敌人的天灵盖,最后钻进第四个敌人的胳膊”,造成敌人三死一伤。这就是有名的罗炳辉“

历史百科 诗坛怪杰李贺

李贺被称为中唐诗坛的一位怪杰,他虽在二十余年的短暂生命之旅中仕途失路,穷困潦倒,但在诗坛上却是一颗令人瞩目的明星。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宁东北)人。他的出身属于唐宗室的远支

历史人物 如果英宗能听王直的谏言 甚至就不会酿成土木之祸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期面临的一次重大危机,在皇帝明英宗被俘的情况下,以于谦为首的朝臣力推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登基,而后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打退了也先。>说起土木堡之变的功臣,排第一位的肯定是于谦,然而于谦性

竟爱闻裹脚布偷妓女手帕 怪杰辜鸿铭的癖好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清末民初时着名的翻译家,号称“清末怪杰”。辜鸿铭爱闻裹脚布的味道然而,他虽然留过洋,但最痛恨西服。学生

历史人物 怪杰辜鸿铭的小脚妻与日本妾

享齐人之福:怪杰辜鸿铭的小脚妻与日本妾>  辜鸿铭(1857-1928),字汤生,蜚声中外的翻译家、学者,被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自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1857年出生于

揭秘清朝怪杰辜鸿铭竟然喜欢闻摸女人的脚?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清末民初时著名的翻译家,号称“清末怪杰”。辜鸿铭然而,他虽然留过洋,但最痛恨西服。学生犯错时,却喜欢用

揭秘清朝怪杰辜鸿铭竟然喜欢闻摸女人的脚?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清末民初时著名的翻译家,号称“清末怪杰”。辜鸿铭然而,他虽然留过洋,但最痛恨西服。学生犯错时,却喜欢用

爱闻裹脚布偷妓女手帕 怪杰辜鸿铭的癖好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清末民初时著名的翻译家,号称“清末怪杰”。辜鸿铭爱闻裹脚布的味道然而,他虽然留过洋,但最痛恨西服。学生

爱闻裹脚布偷妓女手帕 怪杰辜鸿铭的癖好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清末民初时著名的翻译家,号称“清末怪杰”。辜鸿铭爱闻裹脚布的味道然而,他虽然留过洋,但最痛恨西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