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贡野草一车讲和
Posted 管仲
篇首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上贡野草一车讲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贡野草一车讲和
导读:公元前656年夏天,中原大地战云密布。齐桓公一声令下,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开始南征军事大行动。各路大军从不同方位开拔,首先汇合于蔡国。八国联军主力,按照事先的计划,联手攻击蔡国。面对千余乘战车,大军压境,蔡国连招架之力都不具备了。一个国家,如果你国力强大,国王的轻薄会被认为是一种浪漫,抢别国的美人会被认为是一种豪迈,有血性会被认为是霸气冲天。如果你国势衰竭,又势单力薄,就应该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委曲求全求发展。显然蔡穆侯,这个姬姓家族的子孙,流淌王者之血,便有了王者之怒,却难有王者之势。这不,三下五除二,蔡穆侯被活捉。齐桓公见各路大军云集蔡地,开了盟国大会,杀蔡侯以祭盟旗。苦命的蔡国,君王性命朝不保夕。
这时的齐王踌躇满志,领着大军,转向西南而行,悍然攻击楚国北部边境,看来灭蔡是虚招,犯楚才是实质。八国联军夺取楚国边境小城召陵。这个召陵,在今河南郾城一带(南宋时是岳飞会战金兀术的地方)。楚军迎-战于此。显然,双方均在试探对方的实力和深浅。楚国新任不久的外交大臣屈完便大显身手了。楚国国君熊恽,令尹斗子文在齐王亲率的八国联军面前,沉着镇定以对,文武两手准备,以战逼和,充分展示了他们突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屈完代表楚王正面迎接来犯之敌。他装着一副无辜的模样,傻里傻气地发话:"请问诸位如此远道而来为何?难道敝国冒犯了千山万水之远的北国?"其实,屈完就是找他们要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否则定会被历史称为"来犯者、强盗、入侵者"等等不雅的称呼。屈完舌战群狼时,有点小插曲。
楚人说话"兮"音较多,类似"哎、呀、啊"的叹词,使齐王很是不爽。他通过·译,告诫来使,讲话不要像女人撒尿一样"兮"个不停。屈完无端受了羞辱,回敬齐王,告诫他不要使用"俺们",这话类似于楚人大便发出的声音。见楚使针锋相对,齐王知道来了狠角色,讨不到什么便宜了。用眼神示意管仲,由他出面对付。管仲对八国联军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辩护。从前,我们祖上的姜老太爷,曾得周天子上方宝剑,可以征讨天下任何犯大不敬之诸侯,以维护周王室尊严。姜老太爷权限东可到大海,西可至黄河,南到你们的穆陵关,北至无棣的土地。此地何以不能来之?屈完闻之,表示这条来犯理由尚且过得去。敝国对朝廷有何不敬?
管仲陈述,贵国山地苞茅,应每年上贡周天子,以供天子祭祖用之,可是你们三年不贡。周王室难以喝上好酒,你们可知错?这里可要解释一下,苞茅乃是楚地的一种植物,用以编织滤掉酒糟,古人用此提高酒精的纯度。从前,楚国乃弹丸之地,每年侍奉周天子时,只能在酒作坊为周王室做下等活儿。周王室渐渐习惯了楚人苞茅滤酒之法。现在楚人不贡苞茅,周王室祭祀时,虽然有酒可用,但不如楚人的纯度高。或者干脆说,楚不贡,大有僭越嫌疑。管仲其实指出这件事的实质来。屈完恍然大悟的样子。他感叹起来,不贡苞茅,乃寡君之罪也。我们可以很快补贡。可是,唯苞茅小事,何至于如此兴师动众?管仲自感苞茅事小,不至于成为发动战争的借口。这个齐国的实干家,看来应变的外交能力弱了些。他心想,有件事情乃楚之大罪。从前周天子昭王南征于楚,结果一去无回,俺们须讨个说法。这是约公元前十世纪发生的事情,远离楚成王有近四百年了。亏了管仲,能想得出来。
周昭王征楚,楚人将用胶粘的船板,放置于沿岸,周昭王不知是计,乘坐于船上,在河心湍流中,船解体,淹死了。这当然是弑君大罪,但四百余年了,再去追究,实在有些强词夺理了。屈完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说了一句经典之辞,关于周昭王,我们应该去问汉水吧。齐王见战争借口实在找得不像样子,想给屈完一个下马威。见屈完送来苞茅,据《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召陵礼款楚大夫》这样写道:"桓公吩咐诸侯,将各国车徒,分为七队,分列七方。齐国之兵,屯于南方,以当楚冲。俟齐军中鼓起,七路一齐鸣鼓,器械盔甲,务要十分整齐,以强中国之威势。屈完既入,见齐侯陈上犒军之物。桓公命分派八军。其菁茅验过,仍令屈完收管,自行进贡。桓公曰:\'大夫亦曾观我中国之兵乎?\'屈完曰:\'完僻居南服,未及睹中国之盛,愿借一观。\'桓公与屈完同登戎辂,望见各国之兵,各占一方,联络数十里不绝。齐军中一声鼓起,七路鼓声相应,正如雷霆震击,骇地惊天。
桓公喜形于色,谓屈完曰:\'寡人有此兵众,以战,何患不胜?以攻,何患不克?\'屈完对曰:\'君所以主盟中夏者,为天子宣布德意,抚恤黎元也……\'"当然屈完软中带硬地告诫齐王。如果决心一战,那么楚国的方城山作为城墙,长江汉水作为护城河,当和你等决战。你等能打赢吗?齐桓公难有纵深破楚的自信,在楚境上与屈完谈判。最后,以楚复贡苞茅为双方找到了台阶。就这样,南征的八国诸侯和楚签订"召陵盟约",便各自回国去了。途中,鲍叔牙问管仲。楚之罪,僭号为大。你却以苞茅为辞,我不能解。管仲感叹,楚人僭越已过三代,我何曾不知?但战事一开,胜负难料。如败,我们半世努力付之东流了。说得鲍叔牙嗟叹不已。鲍叔牙又问,齐王忘了心头之恨吗?管仲摇头。灭了蔡国,泄了怨恨,一路上左拥右抱的美女,令他艳福大开,早把个蔡姬忘到瓜哇国去了。于是,来势汹汹的八国联军,多个诸侯倾举国之力,却儿戏一般地撤了回去。
相关参考
原题:一车高粱米俘虏25个美国大兵?我军汽车兵真实战例比故事更传奇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朝战我军的后勤运输与美国相比,无疑非常落后,但是纵观人民军队长期依靠肩扛人背、马拉骡驮的历史,却已经堪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而又意义重大的事迹。今天我们要讲到的主人公就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秦始皇。说起秦始皇,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没错,统一六国确实
随着佛教的盛行和佛经的大量翻译,唐代在宣讲佛教经文方面也出现了僧讲和俗讲两种方式。僧讲专以僧徒为讲说对象,俗讲则以世俗民众为对象。俗讲往往把经文通俗化、故事化,散文和韵文结合,夹叙夹唱,并配有图画,以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为何宁死也不肯讲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644年,明朝崇祯帝在煤山上吊殉国。满清大军随即入关,以屠刀强迫汉人百姓剃发易服。从此华夏沉沦、衣冠丧尽,中国大地
今天全榜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为何宁死也不肯讲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644年,明朝崇祯帝在煤山上吊殉国。满清大军随即入关,以屠刀强迫汉人百姓剃发易服。从此华夏沉沦、衣冠丧尽,中国大
世界历史 此人是千古名将,杀绝匈奴,如今坟墓长满野草,周围满是粪便
中国自古是一个重视传承,崇敬祖先的国家。对于那些古代为民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不仅青史留名,更加受到后世子孙的爱戴。但是有一些也在开始被人忘怀,下面这位千古名将,捍卫国家尊严的民族英雄,生
公元l050年夏、辽讲和公元1049年七月,辽兴宗乘元昊刚死,下诏亲征,率兵渡过黄河,先破夏唐隆镇(今陕西冲木县北)。九月,萧惠率兵循黄河南此被夏兵击败。十月,辽兴宗遣耶律敌鲁古率军由北路趋凉州,挥兵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既是完成了一统中国大业的帝王,也是第一个自称为“皇帝”的封建君主。他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修建了万里长城,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政治制度。确实不愧为一个集大成的
1937年,蒋百里在《国防论》这部千钧之作的扉页上,写着“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这句话后来成为激励中国军人抗战的座右铭。今年是卢沟桥抗战75周年。在抗日战争中逝去的无数爱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出使臣上书宋朝商谈和议。宋仁宗密诏庞籍与元昊谈判,“元昊闻之大喜”。谈来谈去,关键问题仍然是元昊称帝的问题,宋朝坚持要元昊自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