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车轨,为何影响后世千年

Posted 车轮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统一车轨,为何影响后世千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始皇统一车轨,为何影响后世千年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而又意义重大的事迹。今天我们要讲到的主人公就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秦始皇。说起秦始皇,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没错,统一六国确实是秦始皇作为皇帝最伟大的功绩之一。不过,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发展的事情,比如「 ”车同轨”。 车不同轨时的天下割据混战 话说,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六国的状态是各自为政的。当时的天下,除了秦国还有赵、韩、燕、齐、魏、楚其他六国。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对宗室子弟、国中有功将臣,以及其他圣贤后裔进行分封诸侯。分封制的实行直接导致一个大国变成若干小国,国君之下若干诸侯。随着历史的变迁,诸侯们的野心越来越大,诸侯之间发生了吞并。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连年不断割据混战,到了战国时期仅剩下十多个强盛国家,也就是后来的赵韩燕齐魏楚秦,史称「 ”战国七雄”。 其实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跟它的一些自身因素大有关系。秦国位处巴蜀,从地理位置而言秦国内部圈有富饶的关中平原,四川更是被誉为「 ”天府之国”,秦国在农业经济条件上已经领先其他国家一大步。其次,秦国要塞多为山地丘陵,易守难攻,所以自春秋时期开始,秦国就凭借着良好的地理位置,一次次的避免了被攻打的命运。当别的国家在不断混战的时候,秦国一直都在富国强兵为战争做准备。 春秋时期,人们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战争时,运输粮草兵器所用到的也多是制作精良的战车。当时的战车制作还是主要以木料为主,铁料为辅。工匠们先用木头制成车轮,安装成简单地车架之后,再进行细加工。为了战争时能够让车跑的更快且避免车轮磨损,工匠们想出了在车轮外包裹一层铁皮来加固车轮的好方法。 战车的改良在有利交通的同时,更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混乱,一车车的粮草和兵器不断运输到边关,支撑着战争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战车走过的路渐渐变成一道深深的车印,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车辙”。值得说的是,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战车不同,车轮的宽度各有区分。后来,将士们就以车轮的印记来分辨不同的国家,避免别国车辆驶入本国领土。国君们也故意制造不同的战车区分敌我,防范外敌,至此战车车轮制作已经成为军事行为。 秦始皇统一战车尺寸,史称「 ”车同轨” 秦王嬴政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他和他的谋臣想出了交好燕齐,笼络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的政治策略。尽管六国不止一次的合纵抗秦,仍然避免不了被秦国连横吞并的命运。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嬴政自封为皇,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君主制皇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他的政治作为。为了秦国能够更好的发展,秦始皇颁布了多项法令,利国利民。其中一项法令就是统一车轮宽度,国内车辆宽度由政府规定为五尺,不得私自更改。前面我们有讲到,战车多次碾压之后会形成车印,也就是车辙。其实事实上不仅仅是这样,由于那时候车辆多行驶在石路或泥路上,车轮多次碾压之后会形成深深的印沟。秦始皇统一了车轮的尺寸,一定意义上是避免车辆行驶的不安全问题。当然,统一车轮尺寸也是象征着国家一统,不再有诸侯国也不再有赵韩燕楚等国,促进国民之间相互融合。 2000多年前的「 ”车轨” 其实秦始皇在统一车轮宽度之后,为使国家交通更为便利快捷,针对车辆还颁布了一项政策,修建驰道。顾名思义,驰道也就是车辆行驶的道路。古代的路并不像现在这样多为柏油路,平坦易行。古代道路多为泥路石路,多的是坑洼不平之地。秦始皇为了让车辆更加容易行驶就颁布法令修建驰道。驰道的修建必须建立在车辆同等宽度的基础上。国家修建出一条条驰道,车辆按照驰道的方向行驶,既方便又快捷。 这时的驰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车轨”,虽然跟现在的车轨不相同,但是作用原理是一样的。车辆必须按照既定的方向行驶,不能脱离或偏离轨道,一旦发生偏移就会发生不同情形的交通事故。驰道的修建虽然使用意义上是为了交通方便,但是它的政治意义却更加深远。战国七雄连年不断的战争,国与国之间早就有了深深的矛盾。更甚者,不同国家的国民都是相互对立和仇视的。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时期以来长达500年的战争割据,但是这种敌视的态度仍然在国民心中存在。 驰道的修建,相同的宽度意味着从今以后,不论是哪国的子民都将是秦国的子民,秦国对待各国子民将一视同仁。国家之间不再有纷争,国民应该放下自身的偏见与傲慢积极的融入秦国的大家庭。所以,车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政治统一。 2000年后的轨道行驶 相比来说,2000年后我们统一修建相同的轨道才是真的为了交通便利。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逐步发展才发现原来火车轨道宽度各不相同,对火车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不同宽度的轨道只能行驶不同型号的火车,其他火车不能同时使用不说,连带着火车都要分类配备。为了能够更高效迅速也最大化的使用车轨,国家只能统一车轨宽度和车辆型号。 相比来说,现代的车轨统一更多的意义是在经济上。交通更加便利也就意味着南北可以更有效的互通,东西也能够更便捷的输送,从根本上缓解了我国东西南北之间经济之间的差异。交通便利不仅促进了经济,也更有利于人口流动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让更多的人从偏远地区走到发展良好的城市中谋得一席之地,实现人生价值。 总结 历数古今,车轮乃至车轨的统一对人类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秦始皇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与他敏锐的政治觉悟不无关系。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争割据,这是一种雄韬伟略。相比来说,统一度量衡,车同轨只能算是小的政治决策。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小的政治决策,让秦国更加的强盛,六国政治文化之间更加的融合,这更是另外一种大智慧。

相关参考

秦始皇是秦朝第几个皇上

  秦始皇叫做嬴政,是大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修筑长城以抗外敌。秦始皇开始,同一中国,创始天子中央集权制,同一钱币,同一怀抱衡,同一笔墨,同一车轨,郡县制的实行。可是秦国也是一个夭折的王

骊山陵墓为何两千年无人能动?只因​秦始皇​这一句霸气威武

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出了很多皇帝,其中要说最著名的开创后世之先河的当属始皇帝--嬴政。秦始皇在中国封建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第一次统一全国,征匈奴开岭南,在朝廷加强君主专制,地方加强中央集

把秦始皇尸身送回京太难,除了放一车臭鲍鱼,赵高还做过什么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既是完成了一统中国大业的帝王,也是第一个自称为“皇帝”的封建君主。他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修建了万里长城,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政治制度。确实不愧为一个集大成的

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这个发明,有人欢喜有人悲,影响了后世一千年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在古代简直是每个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可是,在那个年代,居然有一个女人,不屈从这些思想,用自己的谋略和手段,从深宫的女人一步步当上了皇帝,她便是武则天。>很多人对武则天有一些误解,觉得她

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功迹: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废封建、设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修建驰道修复&建造万里长城秦始皇过错:焚书坑儒滥用民力残酷刑罚详细解释:废封建、设郡县:由朝廷任免地方官员,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统一文

一个被骂上千年的女人,权力媲美武则天,可她一生没有被善待

西汉的建立让中华文明得以发展,秦朝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五年,不过秦始皇最大的功绩就是一统六国。秦始皇对六国进行了大一统,这样的王朝对后世的影响意义非同小可。假如没有秦始皇的一统六国,那么以后的中原王朝

历史人物 一箭双雕杀裴炎、姜嗣宗

刘仁轨  刘仁轨出生汉朝皇室后裔,为人又能文能武,深得上位者赏识,后又在白江口之战中扬名天下,为大唐天下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刘仁轨84年的生命中,也发生了不少故事,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后世,比如著名历史

萧统怎么死的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为何没当皇帝

在历史上博学多才的君王有很多,他们舞文弄墨,笔走龙蛇,却很少有像萧统这样的。萧统是浮生乱世的一朵白莲,盛开于奢靡之中,不妖冶不张扬,活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过自己的自在生活。他潜心著述,其《文选》对后世

萧统怎么死的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为何没当皇帝

在历史上博学多才的君王有很多,他们舞文弄墨,笔走龙蛇,却很少有像萧统这样的。萧统是浮生乱世的一朵白莲,盛开于奢靡之中,不妖冶不张扬,活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过自己的自在生活。他潜心著述,其《文选》对后世

秦始皇有哪些丰功伟绩?秦始皇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公元前259年,一个男婴呱呱坠地,那时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孩子将对华夏大地带来多大的改变和影响。   男婴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