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编《贰臣传》?为何吴三桂不入其列?
Posted
篇首语:道理我都懂,可我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关心和体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为何编《贰臣传》?为何吴三桂不入其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乾隆为何编《贰臣传》?为何吴三桂不入其列?
《贰臣传》全称《钦定国史贰臣表传》,是乾隆年间提出编撰的一本旨在“崇奖忠贞”、“风励臣节”的书。里面收罗的人物,全都是当初以明臣而降清者,诸如洪承、马诠等人。
看了这本书,很多人也许会疑惑,为何吴三桂不入此列。毕竟他在明清历史上地位特殊,正是因为他大开山海关,清军才得以长驱直下,直取京都,进而巩固在中原地位的。
要想知道为何《贰臣传》不收录吴三桂,你得先知道这本书编撰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在编撰《贰臣传》的同时,乾隆还干了另一项工作,那就是为那些坚持抗清英勇牺牲的明臣平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袁崇焕。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蓟辽督师,曾多次抵挡住后金军队的入侵,解除京师之困。皇太极想要顺利拿下明朝,袁崇焕是必除之人。
后来崇祯自毁长城,认为袁崇焕通敌而判处袁崇焕凌迟之刑。袁崇焕被处死之时,百姓纷纷叫好,甚至许多人还买了割下的肉来吃。但到了乾隆年间,却为袁崇焕平反,大力褒奖袁崇焕的忠贞。
乾隆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显示明朝的愚昧和无道,凸显清朝的正直公平。你看当初这位大将,杀了我们多少人,连我祖宗都因他而死,我如今却能褒奖他,不正是宽厚圣明的君主吗?
和褒奖“忠臣”一样,编撰《贰臣传》也是出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瓦解民族意识,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贰臣传》分甲乙两编,收录的人物都是当初叛明降清的官员,另一方面也是始终忠于清朝的官员。而分为甲编、乙编,则是对这些臣子功绩的认可。
甲编者为忠于清朝,对清朝立有功勋者。乙编则是虽然投降清朝,没有背叛,但是投降之后却毫无建树之人。
甲编诸如有李永芳、洪承畴等人。李永芳虽然在明朝是小人物,但是投降之后却始终忠于大清,并且在对明作战中立有大功。而且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是明朝第一位投降清的大臣,因此入甲编。
洪承畴则是明朝大将,本身受到崇祯帝重用,位高权重。降清之后,也是国之重臣,为清朝的统一立下赫赫功勋。
乙编则如冯铨、钱谦益等。前者本身就是奸臣,贪污贿赂,声名狼藉。降清之后,仍然旧习不改。
至于钱谦益,则是当了婊子又立牌坊。既然当初胆小不能殉国而降清,降清之后又暗中诋毁清朝。
《贰臣传》虽然明着批判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但实际上也是为他们辩解,大意就是“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而再看吴三桂,先是投降清朝,复背叛清朝,根本不能忠于清,三番两次背主自然不能入《贰臣传》。
相关参考
没有吴三桂投降李自成能阻挡清军入关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谈及明朝末期的历史,不少人都认为满清之所以能夺取明朝的争权,吴三桂的助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们都觉得当年吴三桂要是没有主
吴三桂不杀永历帝,明朝也早已呜呼哀哉了。狭义上的明朝灭亡,要从崇祯在煤山上吊算起,也就是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明朝作为一个政权,已经被推翻了,此后,因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原大地发
吴三桂不杀永历帝,明朝也早已呜呼哀哉了。狭义上的明朝灭亡,要从崇祯在煤山上吊算起,也就是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明朝作为一个政权,已经被推翻了,此后,因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原大地发
此时此刻,吴三桂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抉择就此来临:他究竟该不该相信李自成。正当吴三桂眉头紧皱之时,李自成的来信到了——劝其归顺大顺政权。吴三桂终究是一个明朝官员,虽带兵打仗,但还是一介文人和知识分子,不具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清军能够成功入关完全是靠着运气。如果不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所作所为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叛变,向清朝交出山海关,李自成的大军就能顺利接防山海关防线。那么清
此时此刻,吴三桂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抉择就此来临:他究竟该不该相信李自成。正当吴三桂眉头紧皱之时,李自成的来信到了——劝其归顺大顺政权。吴三桂终究是一个明朝官员,虽带兵打仗,但还是一介文人和知识分子,不具...
一直有个说法,不是明朝要自灭,是天要亡明。很多历史迷至今都相信,如果没有明末的“小冰河”时期,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就靠清军的八旗军,根本就吃不下明朝。毕竟一个扎根于中原几百年的大帝国,就算处于衰退期
吴三桂为何是失败者?就算永历帝死他也没有机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吴三桂是明末清初一个无法绕过的历史人物,后人对其评价不高,主要还是吴三桂见异思迁,背叛大明投降清朝。但也有人说吴三桂
历史人物 吴三桂为何能占据清朝半壁江山 最后为什么会失败了呢
吴三桂为何能占据清朝半壁江山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历史上历经这么多王朝,有着好几百位皇帝。小编相信这么多皇帝当中,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岳忠豪洪承畴(1593——1665)在崇祯朝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本人善谋略,有将帅之才,曾数破农民军和满清官兵。后在1642年对清松锦之战中战败被俘,归顺清朝。仕清后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