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戰術大師毛主席為何放棄運動戰,跟美軍打陣地戰
Posted 斯大林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朝鮮戰爭,戰術大師毛主席為何放棄運動戰,跟美軍打陣地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朝鮮戰爭,戰術大師毛主席為何放棄運動戰,跟美軍打陣地戰
毛主席一生幾乎沒摸過槍,卻憑藉運籌帷幄的能力,指揮部隊在千里之外取得勝利,堪稱「戰略與戰術大師」。但是在朝鮮戰場上,毛主席與另外一個戰術大師「相遇」——領導蘇聯贏得二戰的斯大林。兩位偉大的軍事家,在戰役指揮和戰術運用上,肯定存在不同的意見。那麼如果發生矛盾,到底該聽誰的呢?
毛主席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軍事指揮模式,其中有一條:即通過運動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在國內戰爭時非常好用,朝鮮戰爭初期也行之有效,以至於戰爭到了相持階段,毛主席仍主張使用這一戰術。(下圖:四渡赤水,是毛主席指揮的經典運動戰)
舉個例子,1951年5月26日,毛主席給彭總司令發出指示:採取大迂迴戰術包圍美軍,往往一個團都難以殲滅,以後「作戰野心不要太大,每一次作戰殲滅敵人一個整營,至多兩個營,也就夠了」,「我們過去打國軍,也是經過小殲滅戰到大殲滅戰的過程」。
同時,毛主席要求把敵人放進來打,「至於在哪裡打,只要敵人肯進來,越北一些越好,只要不超過平壤—元山一線就行」。從這裡可以看出,毛主席仍舊主張使用運動戰。
然而,毛主席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斯大林,對方卻提出了不同意見。在回電中,斯大林直言不諱:「我認為這是冒險的,計劃可能會成功一次或兩次,但美英等國很容易識破,從而改變戰術,你們不可能每次都毫無損失地把敵人引到北方。」同時,斯大林也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第一:美英軍隊向北方推進過程中,一定會建立起一道又一道新防線,一旦志願軍需要實施進攻,必將付出巨大損失,才能突破敵人的防線。
第二:把美英軍隊和蔣介石的國軍類比,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畢竟這是完全不同的軍隊。也沒有任何根據可以認為,美英軍隊會像國軍一樣愚蠢,每次都會按照你們的選擇,被殲滅一個整營的軍隊。同時,斯大林還提醒道:「一旦平壤再次落入敵人之手,將極大的打擊朝鮮人民軍的士氣,美英軍隊則會士氣大振。」
在過去,由於兩國存在猜疑和缺乏理解,毛主席和斯大林之間的聯繫,無論哪一方提出看法,都是非常謹慎或者試探性的。如今,斯大林直率的說出自己的看法,表明兩國關係開始轉變,至少信任感增加了。
毛主席對斯大林的意見也表現出充分的尊重,並虛心接受了斯大林的意見。在此後的戰爭中,志願軍放棄了以運動戰為主的戰鬥方式,跟美軍打起了陣地戰,並最終取得了勝利。(下圖:陣地戰中湧現出的王牌狙擊手:張桃芳)
我們常說:火要空心,人要虛心。毛主席這樣優秀的軍事指揮家,都會虛心聽取別人不同的看法,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相关参考
衆所周知,二戰後期,只有日本在垂死掙扎,甚至制定了“一億玉碎”的計劃,足見日本的瘋狂,寧願同歸於盡,也不願意投降。因而,美國忍無可忍,直接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從而加快了日本投降的步伐。經此一事,也讓世界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列強進一步認清了清朝軟弱無能的本質:1860年,沙俄率先行動,逼迫清政府簽訂了《瑗琿條約》以及後來的《堪分西北界約記》。從東北到西北全面蠶食清朝領土,面對實力強悍的沙俄,清政府似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列強進一步認清了清朝軟弱無能的本質:1860年,沙俄率先行動,逼迫清政府簽訂了《瑗琿條約》以及後來的《堪分西北界約記》。從東北到西北全面蠶食清朝領土,面對實力強悍的沙俄,清政府似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列強進一步認清了清朝軟弱無能的本質:1860年,沙俄率先行動,逼迫清政府簽訂了《瑗琿條約》以及後來的《堪分西北界約記》。從東北到西北全面蠶食清朝領土,面對實力強悍的沙俄,清政府似
公元1421年,明朝發生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新皇帝的朱棣不顧大臣們反對,堅持要放棄都城南京,遷都到北京。明朝大臣哪里理解朱棣的做法?在他們看來,南京氣候宜人、景色秀麗、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還有很多美女
公元1421年,明朝發生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新皇帝的朱棣不顧大臣們反對,堅持要放棄都城南京,遷都到北京。明朝大臣哪里理解朱棣的做法?在他們看來,南京氣候宜人、景色秀麗、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還有很多美女
公元1421年,明朝發生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新皇帝的朱棣不顧大臣們反對,堅持要放棄都城南京,遷都到北京。明朝大臣哪里理解朱棣的做法?在他們看來,南京氣候宜人、景色秀麗、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還有很多美女
兩輪問詢後主動撤單佛朗斯為何放棄科創板IPO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
摘要:公元1598年,在明朝與朝鮮聯軍的痛擊之下,豐臣秀吉的野心最終在朝鮮覆滅。然而,在這場戰爭中,日本人充分發揮了自身善於學習的特質,吸收明朝和朝鮮的先進知識,爲數百年後的再次崛起奠定了基礎。正文:
历史军事 老山戰役規模遠不如朝鮮戰爭,為什麼前後打了近10年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大大小小打了許多場的對外戰爭,但這當中要說起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戰爭,就不得不提老山戰役了。它前前後後將近打了10年的時間,從客觀上看它的戰場規模是根本不如朝鮮戰場的,那為什麼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