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落魄時投奔王彥超,慘被掃地出門,他登基後兩人見面說了啥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趙匡胤落魄時投奔王彥超,慘被掃地出門,他登基後兩人見面說了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趙匡胤落魄時投奔王彥超,慘被掃地出門,他登基後兩人見面說了啥

古時候,除去家族繼承上位的皇帝,其他都是有點故事的人,他們有的迫於無奈而最終成了人上人,有的則順應時勢乘偶然之機飛升為權力最高層。如此一來,這些人的故事也就極耐人回味了。比如今天所說的趙家班領導人的這段趣事,那就很有勵志感。
趙匡胤雖為官二代,卻不逢時,被十文錢打發掉不說,還被人搶劫
趙家班第一任領導人趙匡胤,說起來也算是十足的官二代。又或者說,趙匡胤壓根就是個官三代,因為他爺爺曾為漢朝涿州刺史,而他老父親則官至護聖都指揮使。
護聖都指揮使是個什麼職位,那就是當年皇家護衛隊的司令,有著統領首都禁軍的職權。這位子可是天子跟前的要職,不說一呼百應,也絕對京城上下皆識了。
趙匡胤就是這樣家庭出生的孩子,所以他從小不缺學習、歷練的機會。但好在人家不是紈絝之徒,所以後人說他有才也不算假話。只不過,這才氣不能歸功於他長大之後的磨礪,而是有很大一部分就來自從小良好的家庭教育
只是可惜了,後來耶律德光進了汴梁。雖然很快搶完撤退了,但老趙家依舊尷尬,身為前朝的禁軍司令,上頭沒了主家,誰給發工資呀?沒了收入,一家老小頓時失去供給。
而這時的趙匡胤已經成年,且剛娶了老婆,看著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他內心大英雄的情結暴發了:走出去,闖一番天地出來。
於是,趙匡胤隻身離家,成為一名尋找人生夢想的有志青年。可是亂世的工作哪有那麼好找呀,他先是來到了鳳翔,也就是現在的陝西,而鳳翔節度使王彥超與他老趙家是世交,趙匡胤可能是想走捷徑吧,不然怎麼會去找認識的人投靠呢?
可問題是人家王彥超卻沒念兩家交好的現實,看看年紀輕輕的趙匡胤,那是一臉的無趣,說了句:鳳翔就是個小地方,你還是去別處看看吧。
然後丟了十文錢給趙匡胤,直接給打發出來了。這下把趙匡胤給氣住了:人情薄如紙呀,眼看我家落魄了,就這副嘴臉,我要不混不出個人樣來也對不起你這般羞辱!當然,這是趙匡胤的心裡話,我們自行腦補便好。
在世交跟前碰了一鼻子灰出來之後,趙匡胤還作了首詩:欲出未光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流星趕卻月。嗯,極有志向!
離開鳳翔的趙匡胤一肚子怨念,結果走到潘源縣就豪賭了一把。沒想到事業失意賭場得意,他真賭贏了,可也真的被人搶了,還被人痛打一頓,這滿肚子窩屈火,讓趙匡胤簡直要炸了。
也正是這屋漏偏逢連陰雨的打擊,趙匡胤想要出人頭地的心思更加明確了。由此可見,在他奮發向上的心思里,有太多想要「報復」的念頭,這在他後來的行為中就可以看出來。
華麗轉身成為皇帝,趙匡胤可沒那麼好說話,他會如何來回應當年的「十文」之辱呢?
從潘源縣一路走到湖北,當時隨州的刺史董宗本也是趙匡胤父親的故人。人家董宗本比起王彥超會做人多了,直接給趙匡胤安排了個活兒:就在這裡安定下來吧。
原本趙匡胤也很想這樣呆下去,可惜自己的身份還是尷尬,因為董宗本的兒子對他是一萬個看不起,各種機會的侮辱。趙匡胤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呀,但又不能將那人打一頓,最好一咬牙,走了。
離開隨州後,趙匡胤來到了襄陽,身上沒了錢,只能到一個寺廟投宿。沒想到趙匡胤頗得寺內老方丈的眼緣,對他說:我給你點錢,你往北去吧,那是你的幸運方向。
此時正是後漢天下亂象叢生的時候,北面的郭威正招兵買馬,趙匡胤讀懂了老方丈的意思,一路來到了鄴都。只不過,他對郭威並不了解,心裡沒數,怕自己又白忙一場,便找了個人給自己算一卦。
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卦讓趙匡胤整個人震驚了。原來,他先問卜算者自己這次投郭威能不能穩定生活。這大概與他當時一段時間內顛簸流離,一路奔波的內心疲憊有關。但結果卻是一般,稱之為小吉。
趙匡胤很不開心,又問了幾個從低向上攀升的官位,都是不吉。他一下急了:這也做不成,那也做不成,我要當個節度使是不是就行了?可惜,卜算者一看卦簽:不吉,不吉。
眼看上升是沒機會了,趙匡胤口不擇言:既然什麼都不讓我做,那就乾脆當個皇上算了。這本是氣話,沒想到卜算者解讀卦簽,竟然是:大吉。
這下趙匡胤徹底有了底氣,兩年來受的氣一下都消了,這是天欲降大任於我呀。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匡胤有了讓野心蓬勃生長的希望。而事實證明,他竟然真的成了趙家班領導人,搖身做了天下總家長。
這時候趙匡胤要清算為難自己的人了,王彥超是怎麼也沒想到事情這麼巧,可也不能不去覲見皇上呀,只能硬著頭皮來朝。沒想到趙匡胤開門見山:你當年為什麼不收留我?我們怎麼說也是舊相識呀。
王彥超蠻鎮靜:皇上呀,我那裡那麼小,怎麼能容下你這樣的身份呢,如果當時我把你留下了,你想想還有今天嗎?
趙匡胤打心裡不高興,但又不好意思說什麼,畢竟自己現在是皇帝了嘛,要彰顯大家之風。於是臉一黑:那你還是回去做節度使吧,這也算你為我著想的回報。至於那個將自己又打又劫的潘源縣,趙匡胤直接給在地方上抹去了,合併它,史冊上做掉它,我的不堪經歷可不能讓天下皆知。看看,這個皇帝可不是那麼大度呢。
當然,趙匡胤的故事著實不少,但從這段經歷里可以看出來,有時候野心是基於偶然之上的。他趙匡胤當年在受到打擊之後,只想安定過日子,但天不如「願」,最終他只能拼個皇帝來噹噹了。可見,人在沒有退路的時候,可能就是新形勢的開始,結果興許更如意才是真的呢。

相关参考

快來我家提親,不久後兩人雙雙殉情而死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一則愛情悲劇,這個故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話說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有一個姓姜的秀才,此人年方弱冠,貌若潘安,才華橫溢,尤其善

徐志摩去世前,把妻子陸小曼託付給好友,隨後兩人同居了整整30年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再別康橋》這一段句子,對於很多喜歡讀徐志摩詩歌的人來說,就好像是他留在人世間最後的遺言。而對於徐志摩的髮妻陸小曼來說,字字讀來都是心頭

陳寅恪稱趙匡胤登峰造極,五代十國實在太亂了,他如何統一

唐宋交際之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自從朱溫廢唐朝建立梁朝到宋太祖黃袍加身,短短的53年曆經了五朝十幾個皇帝。這一時期的中原大地刀兵相接,只殺得人頭遍地,千里之地血跡斑斑。中原北方的屏障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真是給弟弟弄死的嗎

文:穿越君讀史專欄作家01趙匡胤一生留給世人諸多謎案,黃袍加身和斧聲燭影更是撲朔迷離。黃袍加身是趙匡胤輝煌人生的開始,斧聲燭影是趙匡胤璀璨人生的謝幕。黃袍加身可基本斷定是他的傑作,而他謝幕的斧聲燭影則

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4)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如願登上皇位後,一日閒暇,他召謀臣趙普,問道:「自唐末至今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家,戰鬥不息,生民塗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吾欲息天下之兵,立國

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4)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如願登上皇位後,一日閒暇,他召謀臣趙普,問道:「自唐末至今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家,戰鬥不息,生民塗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吾欲息天下之兵,立國

劉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趙匡胤在同一個時代,誰能做皇帝

劉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趙匡胤這五個人,都是歷史上非常有作為的人,除了曹操生前沒有做皇帝,李世民是二世外,其他三個人都是各自朝代的開創者,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朱元璋建立了大明,趙匡胤建立了大宋。五

趙匡胤厲害了,百家姓的排序,雙截棍和內家拳都和他有關

我們都讀過這幾句詩: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今兒就嘮嘮宋祖的風騷。宋祖,趙匡胤,河南洛陽人,宋朝開國皇帝,我們老趙家,能在百家姓上排第一位,就是趙匡胤的功勞,因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

趙匡胤坐擁半壁江山,卻對原配妻子念念不忘,至死不渝

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一代雄主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他的離開,既對當時中華大地的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後來的宋朝皇帝並沒有能力完成天下一統,同時也伴隨著“燭影斧聲”的疑案引來千年的爭議。其實,有一個令

為何趙匡胤是五代十國終結者

五代十國,是繼魏晉南北朝之後,另一個頻繁更換朝代,各地藩鎮割據,整個中原地區混亂不堪的年代。與漢末相同,唐朝末期也是宦官把持政權,搞得朝堂烏煙瘴氣。也就是說,唐朝已到了所謂「氣數已盡」的地步。此時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