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Posted 太祖

篇首语: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4)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如願登上皇位後,一日閒暇,他召謀臣趙普,問道:「自唐末至今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家,戰鬥不息,生民塗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吾欲息天下之兵,立國家長久之計,又怎樣入手去做呢?」趙普雖號稱「半部《論語》治天下」,不是什麼大儒,可亂世之中像他這種半桶水的讀書人最為靠譜,於是答道:「陛下您能言及此事,真乃天下蒼生之福!世道紛亂,皆因方鎮太重,君弱臣強。如果想安定天下,只有先從方鎮大將下手,收其兵,奪其權,制其錢糧,如此,天下自安!」

趙匡胤不停點頭。

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艱難了,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

石守信等人驚駭地忙問其故,宋太祖繼續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宋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話,軟中帶硬,使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鍋,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宋太祖緩緩說道:「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的產業。

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已把話講得很明白,再無回旋餘地,當時宋太祖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讓他們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優遊於家,全得善終。

特別是石守信,晚年好佛,積財巨萬,但全都拿去興建了佛寺,死後被追封為"武威郡王".

罷去石守信等人軍權後,宋太祖又想召符彥卿掌統軍隊大權。符彥卿此人,乃已故後周世宗柴榮的老丈人,是五代百戰名將。

他曾令契丹人聞名喪膽。其父符存審,也是當時名將。符彥卿十三歲即精曉騎射,由於是老符第四子,當時人稱"符第四",驍勇無雙。符彥卿是後周朝世宗老丈人,按理講宋太祖最應猜忌他,但這位老將軍命好,其長女是周世宗皇后,次女又嫁給了宋太祖之弟趙光義,不知不覺中給自己上了政治方面的"雙保險",故而趙氏兄弟待之甚厚.對於趙匡胤想讓符彥卿領軍一事,趙普不同意,押下任命詔不發,力勸宋太祖深思利害。太祖皇帝不高興,說:「我待符彥卿甚厚,他日後豈能負我!」趙普馬上回言:「周世宗待陛下也厚,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一句話,趙匡胤默然,馬上收回委任詔命.符彥卿也算真正好命,宋太祖未讓他掌軍,其實最終也是保護了他,老爺子得以「對賓客終日談笑,不及世務,不伐戰功,」七十八歲高壽善終於家.

軟硬兼施之下,宋太祖終於坐穩了皇位。他又把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後,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

禁軍領兵權析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以後宋太祖還兌現了與禁軍高級將領聯姻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後來又把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張令鐸的女兒則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

緊接著,老趙又採用"更戍法",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並把"抑武用文"作為基本國策確定下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重文事,抑武將,守內虛外,強幹弱技,雖然從根本上在內部消除了對中央朝廷的威脅,卻也奠定大宋朝軟弱的基因,種下了日後兩宋亡國的種子。

註: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諸將

石守信 高懷德 王審琦

張令鐸 趙彥徽 羅彥環

「松鼠公會」微信號:songshugonghui

推薦理由:見識,見聞,知識。提供茶餘飯後最好的談資資訊。

本文來源:松鼠公會

相关参考

趙匡胤厲害了,百家姓的排序,雙截棍和內家拳都和他有關

我們都讀過這幾句詩: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今兒就嘮嘮宋祖的風騷。宋祖,趙匡胤,河南洛陽人,宋朝開國皇帝,我們老趙家,能在百家姓上排第一位,就是趙匡胤的功勞,因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個人再善良,也要記住這三點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個人的軟弱,相當於縱容了別人的欺負。性格的軟弱,是自我傷害,也是自我毀滅。正所謂“過剛易折,過柔則靡”。做人一定要有度!一味地遷就別人,反而會一次次損傷自己。所以,在

趙匡胤坐擁半壁江山,卻對原配妻子念念不忘,至死不渝

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一代雄主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他的離開,既對當時中華大地的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後來的宋朝皇帝並沒有能力完成天下一統,同時也伴隨著“燭影斧聲”的疑案引來千年的爭議。其實,有一個令

宋朝開明皇帝趙匡胤為何要逼死自己的救命恩人

導讀:《宋史。太祖本紀》記載了這樣一件史實:宋太祖乾德元年八月壬午,殿前都虞候張瓊以陵侮軍校史珪、石漢卿等,為所誣譖,下吏,瓊自殺。說的是殿前都虞候張瓊欺辱軍校史珪、石漢卿等人,被他們聯手誣告。張瓊被

宋朝開明皇帝趙匡胤為何要逼死自己的救命恩人

導讀:《宋史。太祖本紀》記載了這樣一件史實:宋太祖乾德元年八月壬午,殿前都虞候張瓊以陵侮軍校史珪、石漢卿等,為所誣譖,下吏,瓊自殺。說的是殿前都虞候張瓊欺辱軍校史珪、石漢卿等人,被他們聯手誣告。張瓊被

為何趙匡胤是五代十國終結者

五代十國,是繼魏晉南北朝之後,另一個頻繁更換朝代,各地藩鎮割據,整個中原地區混亂不堪的年代。與漢末相同,唐朝末期也是宦官把持政權,搞得朝堂烏煙瘴氣。也就是說,唐朝已到了所謂「氣數已盡」的地步。此時的大

東京夢華蘊含的政治文明,永遠的中華瑰寶

公元960年2月,黃袍加身的後周大將趙匡胤登上了皇帝寶座,新的朝代是通過一場兵不血刃的兵變而建立,這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政權更替形式,宋朝也由此開啟了一個與秦漢隋唐氣象迥異的時代。趙匡胤登基後,倡導

東京夢華蘊含的政治文明,永遠的中華瑰寶

公元960年2月,黃袍加身的後周大將趙匡胤登上了皇帝寶座,新的朝代是通過一場兵不血刃的兵變而建立,這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政權更替形式,宋朝也由此開啟了一個與秦漢隋唐氣象迥異的時代。趙匡胤登基後,倡導

大宋朝四面強敵,為什麼外國人還對此國家羨慕不已

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後逐步統一中國,由於疆域相對南宋而言到達黃河以北,所以,被後世稱之

趙匡胤真是給弟弟弄死的嗎

文:穿越君讀史專欄作家01趙匡胤一生留給世人諸多謎案,黃袍加身和斧聲燭影更是撲朔迷離。黃袍加身是趙匡胤輝煌人生的開始,斧聲燭影是趙匡胤璀璨人生的謝幕。黃袍加身可基本斷定是他的傑作,而他謝幕的斧聲燭影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