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那天,長孫無忌一伙人,沒有去喝喜酒

Posted 皇后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高宗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那天,長孫無忌一伙人,沒有去喝喜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高宗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那天,長孫無忌一伙人,沒有去喝喜酒

唐高宗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那天,長孫無忌一伙人沒有去喝喜酒
長孫無忌,作為唐太宗臨終前的託孤大臣,是唐初政治舞台上的一個風雲人物。從李淵開創大唐,到李世民喋血宮門,再到李治順利接班,每一個關口都承載著長孫無忌的智慧、謀略和心血。長孫無忌對大唐可謂忠心耿耿,始終不渝;同樣,李唐前三任皇帝也對他代代禮遇,寵眷甚隆。李淵在位時,封其為齊國公,後徙趙國公;李世民臨死前,還對大臣們說「我有天下,無忌力也」並將李治委託給他這位舅舅;李治即位後,封其為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然而,到了顯慶四年(公元659年),也就是李治當上皇帝的第十個年頭,長孫無忌卻因「謀反」罪被削職流放,三個月後被逼自縊身亡。一代名臣落得如此下場,既讓人扼腕,也令人深思。
長孫無忌之死,普遍認為是遭武則天及其黨羽下的毒手。因為長孫無忌曾在唐高宗廢立皇后問題上得罪了武則天,武則天懷恨在心,便指使許敬宗構陷長孫無忌謀反,繼而伺機逼其自盡。其實,實際並不盡然。其一,長孫無忌是三朝元老,且是皇親國戚,武則天雖為皇后,但絕不可能輕易撼動這位人望極高的功臣元勛,更何況是許敬宗之流了;其二,長孫無忌死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到了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武則天因李治患病才開始代理國政。故武則天當時即使有殺長孫無忌之心,也無殺長孫無忌之力。因此,除了有武則天的因素外,逼死長孫無忌的主要幕後黑手就是唐高宗李治。
作為唐太宗的第九子,李治除了嫡子這一優勢外,要能力沒能力,要才幹沒才幹,他能當上皇帝,全靠長孫無忌從中周旋。對於長孫無忌,對於這位有著一定血緣關係的親舅舅,對於這位把自己推上權力巔峰的第一功臣,究竟是什麼讓唐高宗迸發出殺機呢?
唐高宗在位期間最大的政治事件,莫過於廢立皇后之爭。在這場政治風波中,產生了兩派針鋒相對政治勢力,即以許敬宗、李義府等人為代表的支持派,和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為代表的反對派。許敬宗、李義府等人雖然在政治上比較失意,但他們善於鑽營,見風使舵,看到唐高宗對武則天的眷戀之情,便投奔到武則天麾下,為武則天當皇后搖旗吶喊,充當嘍啰;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是一批元老重臣,功勞大,根基深,從內心裡反對出身寒微、當過尼姑、且心狠手辣的女人母儀天下。兩派之間實力懸殊,勝敗很容易分曉,而當唐高宗這位急著娶老婆的皇帝,鐵了心非要立武則天為皇后時,勝敗就已經註定。
唐高宗雖然比較懦弱,比較溫和,但在立武則天為皇后的問題上卻相當果決。在中國歷史上,向臣子行過賄的皇帝不多,宋真宗是一個,明代宗是一個,可是,開此先河的恐怕就是唐高宗了。據《舊唐書》記載,「帝將立昭儀武氏為皇后,無忌屢言不可,帝乃密遣使賜無忌金銀寶器各一車、綾錦十車,以悅其意。」對此,《新唐書》也稱「帝欲立武昭儀為後,無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寶器錦帛十餘車賜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接著,武則天趁熱打鐵,先是讓母親楊氏「自詣無忌宅,屢加祈請」,後又派禮部尚書許敬宗「屢申勸請」,希望通過懷柔政策,買上通達皇后寶座的門票,結果,卻遭到了長孫無忌的「厲色折之」。
在中國,有身份的人最注重的就是面子問題,就是招呼效應,當皇帝的更甚。銀子他收了,兒子也封官了,可長孫無忌就是不肯低下倔強的頭顱,反而給前去辦事的人一副白眼。話傳到唐高宗那裡,他的臉往哪兒擱?他能不惱嗎?何況,娶誰當老婆,那是皇帝自己的事,長孫無忌這個當舅舅的,是添的哪門子堵?與其說長孫無忌的立場堅定得罪了武則天,還不如說他的不近人情深深地刺痛了唐高宗。唐高宗雖然老實,但他終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他決定了的事,尤其是這種涉及到男女私情的問題上,誰出來反對都是螳臂當車。不久,也就是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月,唐高宗「竟不從無忌等言而立昭儀為皇后。」
唐高宗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那天,長孫無忌一伙人有沒有去喝喜酒,史籍中沒有記載;不過,唐高宗要和他們秋後算賬,則是必然的。無論是「皇后以無忌先受重賞而不助己,心甚銜之」(見《舊唐書》),還是「後既立,以無忌受賜而不助己,銜之」(見《新唐書》),但以武則天當時的能量,她也只有暗地裡咬牙切齒了。然而,唐高宗疼老婆是出了大名的,武則天一撅嘴,他自然會出來打抱不平。褚遂良被數次降職,一貶再貶;韓瑗、來濟被貶到邊州,永遠不許進京;于志寧、柳爽被徹底免職;凡是與長孫無忌一起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的臣僚,大多被罷免或疏遠。這一大批元老級重臣,如果沒有唐高宗點頭授意,武則天能扳得動誰?
羽翼被一個個剪除了,長孫無忌見識到了唐高宗的綿里藏刀;冊立皇后成功了,唐高宗由此領略到了皇權的所向披靡。當皇帝這些年來,唐高宗一直生活的比較鬱悶,好多事情都是由長孫無忌替他操辦的,甚至連他頗為得意的「永徽之治」也被看作是「貞觀遺風」。一般情況下,性格懦弱的人,內心越發要強。唐高宗不願被唐太宗的光環所掩蓋,更不願處處掣肘於長孫無忌,年齡越大,那種朝綱獨斷的信念就越強烈,那種控制與反控制的矛盾就越突出,廢立皇后無疑是反映這種君臣矛盾的焦點。長孫無忌雖然成了光桿司令,但他在朝野的影響力仍是舉足輕重。唐高宗想挺起腰桿,一言九鼎,必須要除掉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畢竟是長輩,是親人,唐高宗素以仁孝著稱,他不可能因為一些家庭糾紛就狠下心來對親舅舅實施生殺大權。
但機會總會是有的。在皇權專制制度下,誰要是沾上了「謀反」的邊,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宗室王公,統統沒有好果子吃。何況,此時的長孫無忌已經遭到了唐高宗的厭惡。顯慶四年(公元659年),中書令許敬宗為了迎合唐高宗,派人上奏稱「監察御史李巢與無忌交通謀反」,朝野嘩然。對於這樁大案,唐高宗先是「驚」,繼而「泣」,可他既沒有找來長孫無忌當面對質,也沒有做任何的調查取證,就把親舅舅發配到了黔州。這種處置結果,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即唐高宗內心已經默許了許敬宗的誣告。
長孫無忌「性通悟」,不難想到是誰下的黑手。為了大唐,長孫無忌嘔心瀝血了一輩子,如今落得這步田地,如此大的反差換了誰都可能一蹶不振。其實,當政治生命被無端扼殺的時候,長孫無忌這個政治人物就已經死了大半個了。三個月後,唐高宗派人複核此案,長孫無忌在袁公瑜等人的「暴訊」下被逼自縊,享年六十三歲。長孫無忌死後,朝中再也無人能與武則天抗衡,此後,武則天一步步染指權力,最後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大周,唐朝國祚一度中斷。唐高宗逼死長孫無忌,本想著就此獨掌大權,但最終卻被以武則天為首的新的政治勢力架空。這,恐怕是唐高宗在逼死長孫無忌時所沒有想到的。
(本篇完)

相关参考

武則天不擇手段濫殺功臣,逼得長孫無忌自盡,卻為何不敢殺程咬金

由騰訊開發的《王者榮耀》相信無人不知,這款遊戲在給玩家帶來樂趣的同時,還進一步宣傳了歷史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武將程咬金,號稱「混世魔王」的他還頻頻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想必早已是家喻戶曉。作為一個真實存

長孫無忌家那只名叫王八的千年狐狸精

古代有考生,名字與考官相似,考官便出一上聯嘲諷他——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考生一聽,考官明里說歷史,實際在笑我不如他啊,哼,我才不給你面子。他對的是——魏無忌,司馬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長孫無忌家那只名叫王八的千年狐狸精

古代有考生,名字與考官相似,考官便出一上聯嘲諷他——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考生一聽,考官明里說歷史,實際在笑我不如他啊,哼,我才不給你面子。他對的是——魏無忌,司馬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李世民和武則天為什么都沒有殺程咬金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程咬金的生平,程咬金也是出身於貧寒家庭,自小和母親一起生活。尤其在長大一些之後,開始了販賣私鹽的勾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被抓了起來,進了大牢。隨着隋煬帝繼位,大赦天下之後,

李世民和武則天為什么都沒有殺程咬金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程咬金的生平,程咬金也是出身於貧寒家庭,自小和母親一起生活。尤其在長大一些之後,開始了販賣私鹽的勾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被抓了起來,進了大牢。隨着隋煬帝繼位,大赦天下之後,

武則天為何因為青鵝倆字殺了宰相

青鵝和雞肋一樣,不過是殺人的一個借口而已,不過為啥受傷的都是禽類呢?唐朝宰相裴炎和武則天也曾經有過一段蜜月期。唐高宗去世,裴炎奉命輔政,算是中宗李顯的顧命大臣。中宗剛剛上位,任用人才有點任性,主要是他

武則天一代女皇,為何甘願死後去帝號,以皇后身份與唐高宗合葬

武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承認的正統女皇帝,一生跌宕起伏,67歲才登基稱帝,開創武周江山。在位前期為了坐穩皇位殺害了大量的李唐宗親,興用「酷吏政治」,這是武則天為數不多的污點了。她的成就整體上來說還是

武則天為何逼死薛紹,令太平公主改嫁他人

薛紹薛紹,生年不詳,祖籍河東汾陰(今屬山西萬榮),出身貴族世家,祖父薛懷昱曾任絳、衛二州刺史,外祖父是唐太宗李世民,舅舅是唐高宗李治,父親薛瓘[guàn]官至駙馬都尉、房州刺史,生母是太宗皇帝女兒城陽

女皇武則天為了對付情敵,竟發明的骨醉之刑,武則天是有多變態

我國古代的刑罰的確有不少比較殘忍的,不僅是對犯人的身體,對心理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就因為直言進諫漢武帝,被處以宮刑,堂堂一介太史令,成了太監,不僅是身體的重創,對他的人格和心理更

女皇武則天為了對付情敵,竟發明的骨醉之刑,武則天是有多變態

我國古代的刑罰的確有不少比較殘忍的,不僅是對犯人的身體,對心理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就因為直言進諫漢武帝,被處以宮刑,堂堂一介太史令,成了太監,不僅是身體的重創,對他的人格和心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