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明明知道飛機的威力,為何不發展航母
Posted 希特勒
篇首语: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二戰時期,德國明明知道飛機的威力,為何不發展航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戰時期,德國明明知道飛機的威力,為何不發展航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航母就是海上的決定性力量,關係戰爭勝敗。但是德國在二戰時期卻並沒有發展航母,為何會如此呢?要知道德國當時已經清晰地認識到飛機和制空權的重要性,而且以德國的軍工生產能力,製造航母完沒有難度啊。那麼德國在二戰時期,為什麼不不發展航母呢?首先是德國海軍在一戰中的糟糕表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耗費巨資建立了世界第二的海軍,結果這支龐大的艦隊在戰爭中變成了存在艦隊,一點作用也沒有發揮,白白耗費了大量的戰爭資源。德國海軍在一戰中的糟糕表現讓德國上下傷透了心,對海軍失望至極。
希特勒1933年執掌德國後,受限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擴軍備戰的時間緊,任務重,再加上德國資源緊缺。根本沒有時間去發展周期長,耗資大的海軍,而且德國從上到下都不相信德國海軍。對於德國來說,與其發展不靠譜的德國海軍,還不如把資源完全用於戰鬥力爆棚的德國陸軍。
希特勒
所以整個二戰期間,德國對海軍的重視都很一般。後來德國海軍元帥雷德爾費盡心思才說服希特勒,耗費無數資源建造了一艘俾斯麥號戰艦,結果第一次出戰就被擊沉,令希特勒對海軍徹底失望。從此以後,德國除了建造潛艇用於破交作戰外,再也不給海軍任何資源,更不要說大力發展航母啦。
其實德國上下對海軍的輕視,和德國的地理位置也有關係。德國只有一面臨海,並沒有優良海港,從來都不是海權強國,對海軍的認識也不足,舉國上下推崇的都是大陸軍。
其次是德國海軍司令的原因,希特勒統治德國的12年時間裡,德國海軍先後有兩任總司令。第一任總司令是海軍元帥雷德爾,推崇巨艦大炮,屬於海軍守舊派,熱衷於發展戰列艦和巡洋艦,根本看不上航母。而第二任海軍司令是鄧尼茨,推崇的是潛艇,熱衷於狼群戰術,也對航母不重視。連海軍司令都不重視航母,德國不發展航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啦。
最後是空軍司令戈林的原因,戈林是希特勒第一親信,擔任德國空軍司令兼蓋世太保的老大,戈林在德國的權勢僅次於希特勒本人。戈林是一戰時期的王牌飛行員,非常喜歡飛機。他宣稱,凡是德國天上飛的東西都歸他掌管。
戈林
戈林不願意德國海軍發展航空兵,更不願意德國有不歸他控制的飛機,他擔心海軍航空兵的發展會影響空軍的利益,威脅他的地位。正因為戈林的阻撓,德國海軍在二戰時期不僅沒有航空兵,連直屬海軍的飛行隊都沒有,更談不上發展航母啦,畢竟航母的核心就是航空兵和飛機。
其實德國海軍在二戰時,也嘗試建造了一艘齊柏林號航母。但是由於戈林的干擾,齊柏林號航母從1936年建造到1940年都沒有完工。後來齊柏林號航母勉強下水,也因為海軍沒有飛行隊,完全無法形成戰鬥力,只是一個空殼,根本不能稱之為航母。
隨著戰爭的推進,德國的戰爭資源越來越緊張。這艘半成品航母被要求拆解,用來建潛艇,可惜還沒有拆解完,德國就戰敗了。這艘半成品的航母最後成了盟軍的戰利品。
相关参考
由於受到蘇聯的壓制(這也是後來蘇南翻臉的原因之一),南共的反侵略鬥爭是在德國入侵蘇聯後才開始的。總書記鐵托迅速派員分赴各地,發動武裝起義。愛德華·卡德爾領導了斯洛維尼亞起義,這是德軍統治區的心腹地帶,
最近疫情爆發攪得歐洲“心神不安”,尤其是中歐和南歐人口密集地區,完全可以用“炸鍋”來形容。在眾多疫情的新聞中,有一條比較特殊,那就是德國攔截鄰國瑞士購買的口罩,有網友開玩笑說:“這恐怕又是德國二戰時期
在1933年至1945年間,德國空軍列裝了多種型號、口徑各異的航空機槍、機炮作為飛機的進攻武器和防禦武器。為了達到最佳的殺傷效果,這些槍炮的口徑不斷增大,威力越來越強,甚至將某些口徑超過30毫米的大口
历史军事 美國福萊斯特號航母遭致命打擊,爆炸後致198人死傷,64架飛機損毀
航母作為「海上霸主」,不僅可以對周邊國家和地區形成強大的震懾力,還能夠在海戰中佔據一定優勢。美國作為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其實戰能力也是非常強的,曾在二戰時期還創造下一周一艘的紀錄,與日本在太平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打了那麼多年。我國一直沒有等到日本,德國或意大利的宣戰書。卻莫名其妙的收到了聖馬力諾國的宣戰書。民國政府參謀部的同仁們,估計在地圖上找半天,也沒找到叫“聖馬力諾”的國家。聖馬力諾全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打了那麼多年。我國一直沒有等到日本,德國或意大利的宣戰書。卻莫名其妙的收到了聖馬力諾國的宣戰書。民國政府參謀部的同仁們,估計在地圖上找半天,也沒找到叫“聖馬力諾”的國家。聖馬力諾全國
中文“軍國主義”一詞來自日文漢字「軍國主義(ぐんこくしゅぎ)」,中國人經常把它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國策思想聯繫起來。然而軍國主義的實踐並非只有日本爲之,歷史上許多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或政權,都會有軍
看過二戰時期法西斯相關影像資料的朋友們都知道,德軍和日軍會在鼻子下面留有正方形的一撮毛,這就是「衛生胡」。衛生胡成為中國抗戰片中日軍的典型標誌。那麼這一撮小鬍子的作用是什麼呢?難道有什麼魔力可以提高士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英文縮寫為「OKW」,它成立於戰爭爆發前的1938年2月,從理論上說,它是納粹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機構,可以指揮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OKH)、海軍總司令部(O
裘法祖,二戰時冒險救40餘人,德國尋找了他40年,才聽說他在中國
"人們平白消失,又無故再現;人們各奔東西,直至失去對方。"——菲茨傑拉德我們的國家,曾經光輝過、閃耀過。因為四大發明與許許多多的英雄豪傑,我們曾經作為這個星球上最為美麗富饒的土地存在、戰無不勝、攻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