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二戰德國空軍的航空機槍和機炮
Posted 武器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二戰德國空軍的航空機槍和機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二戰德國空軍的航空機槍和機炮
在1933 年至1945 年間,德國空軍列裝了多種型號、口徑各異的航空機槍、機炮作為飛機的進攻武器和防禦武器。為了達到最佳的殺傷效果,這些槍炮的口徑不斷增大,威力越來越強,甚至將某些口徑超過30 毫米的大口徑火炮也搬到了飛機上。對戰鬥機、攻擊機來說,機載槍炮主要作為固定式前射武器布置在機翼、翼根、引擎中軸和引擎整流罩上部,有時需要安裝射擊協調器,也有以槍炮吊艙的方式加裝在飛機上;對於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來說,機載槍炮主要作為活動式防禦武器安裝在機身各處,比如座艙或吊艙內的活動槍架上,有人操縱炮塔或無人遙控炮塔內。在戰爭爆發時,德國空軍主要的機載武器是MG15、MG17型7.92 毫米機槍和MG/FF 型20 毫米機炮。MG15/17型機槍均是萊茵金屬公司的產品,MG15設計於20 年代,30 年代初期列裝,是當時德國空軍轟炸機、偵察機的標準防禦武器,以活動機槍形式安裝在飛機上,使用75 發彈鼓供彈,儘管在1940 年底之後就被性能更好的機槍取代,但其生產和使用一直持續到戰爭末期,至1944 年1月,官方產量是17648挺。MG17型機槍於1936 年列裝,是德軍戰鬥機的標準固定前射武器,射速略高於MG15,採用500 發彈鏈供彈,廣泛裝備各種作戰飛機,產量達24271 挺。
1937 年以後,德國空軍認識到小口徑機槍難以給大型飛機造成足夠的損傷,於是以瑞士厄利孔公司的FF 型20 毫米機關炮為基礎開發了MG/FF 型機炮,採用60 發或90發彈鼓供彈,裝備Bf 109、Bf 110 等戰鬥機和部分轟炸機。不過,MG/FF 並不是一件理想的武器,射速低、初速慢、備彈少,彈道性能與MG17型機槍差異明顯,使得戰鬥機難以發揮兩種武器的集火優勢,尺寸較大,不適合安裝在引擎中軸位置。儘管如此,MG/FF 型機炮仍然在戰爭初期賦予了德軍戰鬥機優於對手的火力優勢,當時歐洲各國戰鬥機仍以7.7 ~ 12.7 毫米機槍為主要武器。
(上圖)He 111型轟炸機的機組成員在操作機首的MG15型7.92毫米機槍,使用150發鞍形彈鼓供彈,MG15型是德軍轟炸機的標準武器。
(上圖)Bf 109E 型戰鬥機引擎上方安裝兩挺MG17型7.92毫米機槍,這種武器是戰爭初期德國空軍戰鬥機的標準前射機槍。
在1940年底之後,德國空軍對機載武器進行了升級,提高火力,以摧毀愈加堅固的敵軍目標。MG15型機槍逐漸被高射速的MG81型7.92毫米機槍和大威力的MG131型13毫米機槍所取代。MG81是毛瑟公司以著名的MG34型通用機槍為基礎開發的,1940年列裝,重量比MG15略輕,使用彈鏈供彈,雖然初速稍低,但射速高達1600發/ 分鐘,雙管型的MG81Z 達到3200發/ 分鐘,能夠提供極為密集的防禦火力,從而取代MG15成為戰爭中後期德軍飛機的標準防禦武器。
但是,7.92毫米槍彈殺傷力偏弱,大口徑機槍成為德國空軍的必然選擇,這就是1940年裝備的MG131型13毫米機槍,由萊茵金屬公司研製,使用彈鏈供彈,13毫米槍彈的重量是7.92毫米槍彈的三倍,但具有相近的初速和彈道性能,MG131的尺寸又與MG17型接近,這使得MG131既能作為防禦武器取代MG15,也能作為進攻武器替換MG17,性能與美軍著名的勃朗寧M2型12.7毫米機槍相當。
(上圖)雖然MG/FF 型20毫米機炮的性能並不理想,但在戰爭前期仍普遍裝備德軍戰機,圖為Fw 190型戰鬥機主翼外側的MG/FF型機炮。
(上圖)Fw 189型偵察機座艙後部安裝的MG81Z 型7.92毫米雙管機槍
(上圖)Fw 190型戰鬥機掛載的雙聯MG151/20型20毫米機炮吊艙。
(上圖)Hs 129型攻擊機機腹下方的MK103型30毫米機炮在裝填彈藥。
毛瑟公司在1940 年也推出了MG151/15型15毫米機槍,擁有比MG131型更高的初速,但射速較低,重量較大,因此沒有普遍裝備部隊,只是作為MG/FF 型機炮的短期替代品安裝在Bf 109F型上。毛瑟公司在1941 年將其口徑擴大,產生了MG151/20型20 毫米機炮,15 毫米機槍僅需要更換槍管和少許改動就能改為20 毫米機炮,其性能十分出色,擁有比MG/FF 更高的初速、更好的精度和更遠的射程,而且配發特殊的爆破榴彈,強化了殺傷力,尺寸上也適合安裝在引擎中軸。MG151/20型機炮一經問世,迅速取代了MG/FF成為德國空軍制式機炮,廣泛裝備各型作戰飛機。
然而,隨著1942年B-17、蘭開斯特等英美四發重型轟炸機出現在德國上空,MG151/20型機炮的威力也不能讓德國空軍滿意了,測試表明20毫米炮彈需要命中18 ~ 20發才能擊落一架四發重轟,而要摧毀B-17更需25發炮彈之多!於是,德國軍工部門著手研發更大威力的30毫米機炮,以應對新的威脅。
1943年,萊茵金屬公司完成了MK101型30毫米機炮的研製,其設計目標是在盟軍轟炸機自衛機槍射程外摧毀目標,這種武器具有高初速、大威力、精度優良的特點,但是射速偏低,過於沉重,不適合安裝在輕型戰鬥機上,限制了裝備規模,僅配備少量重型戰鬥機。此外,MK101型機炮能在300米距離上擊穿75毫米裝甲,也被Hs 129等對地攻擊機作為反坦克武器使用。針對MK101的缺點,萊茵金屬公司進行了改進,製成了MK103型,採取電擊發方式,提高了射速,減輕了重量,供彈方式由彈匣改為彈鏈,增加了彈藥攜帶量,雖然初速降低,總體性能十分出色,也被Hs 129用於對地攻擊。
但是,MK103的重量對於Bf 109等單發戰鬥機來說依然較大,僅有少量Fw 190A/F 型戰鬥機在機翼下弔掛MK103型機炮吊艙,用於反轟炸機或反坦克作戰。很快,在MK103基礎上又發展出MK108型,炮管截短,雖然初速較低、射程較近,但重量更輕,結構更緊湊,射速更高,只需4發炮彈就能摧毀一架B-17,即使單發戰鬥機也能配備1 ~ 2門MK108,從而獲得更強的攻擊力,因此MK108成為戰爭末期德國空軍的主力機炮,裝備了多種型號的作戰飛機。
(上圖)MK108型30毫米機炮因為重量較輕、結構緊湊、殺傷力大而成為戰爭後期德國空軍戰鬥機的標準武器
除了常規的20、30 毫米機炮,德國空軍還列裝了BK 系列大口徑機炮,包括BK3.7、BK5和BK7.5等幾種型號,作為截殺重轟炸機和地面裝甲目標的殺手鐧。BK3.7由Flak18 型37 毫米高射炮改進而成,BK5以陸軍的KwK39型50 毫米坦克炮為基礎,BK7.5則是陸軍PaK40型75 毫米反坦克炮的機載型號,它們都具有一擊必殺的威力,但同時都存在重量體積過大、後坐力強、攜彈量少的缺點,對飛機的飛行性能影響很大,所以只有少量裝備。
(上圖)德國空軍機載武器的彈藥尺寸對比:A、美軍7.62 毫米和12.7毫米機槍子彈 B、MG17 型7.92 毫米機槍子彈 C、MG131 型13毫米機槍子彈 D、MG151/15 型15 毫米機槍子彈 E、MG/FF 型20 毫米機炮炮彈 F、MG151/20 型20 毫米機炮炮彈 G、MK108型30 毫米機炮炮彈 H、MK101/103 型30 毫米機炮炮彈。
本文《圖解第三帝國空軍綜合事典1935-1945》
相关参考
1944年隨著盟軍的反攻,納粹德國的戰敗已經不可逆轉了。希特勒把戰爭的最後希望寄托在了神秘武器V2飛彈的身上。希特勒決定在多拉生產導彈大約是1943年末的事情。1943年8月17日的深夜,英國空軍出動
历史军事 國產4代機多次曝光,屢屢亮相已成明星,我國空軍的形象代言人
對於軍迷而言,中國空軍殲-10戰機大家應該非常熟悉。殲-10戰機是航空工業成飛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的第四代單發輕型戰鬥機,殲-10戰機的原型機於1998年3月23日首飛成功,2003年正式裝備
历史军事 國產4代機多次曝光,屢屢亮相已成明星,我國空軍的形象代言人
對於軍迷而言,中國空軍殲-10戰機大家應該非常熟悉。殲-10戰機是航空工業成飛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的第四代單發輕型戰鬥機,殲-10戰機的原型機於1998年3月23日首飛成功,2003年正式裝備
(上圖)在中等海況下高速航行的「沙恩霍斯特」號「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是當時德國海軍的最新銳艦艇,分別於1938年年底和1939年年初先後完工。儘管這一級戰艦隻配備了280毫米主炮,但德國海軍
喜歡二戰題材的朋友請關注我,我會為大家分享一些二戰德國的相關資料。此文純屬歷史知識貼,絕非宣言納粹,我們一定要了解歷史,認清納粹的罪惡。關於二戰德軍的軍銜究竟該如何稱呼,一直是軍迷們爭議比較多的問題,
喜歡二戰題材的朋友請關注我,我會為大家分享一些二戰德國的相關資料。此文純屬歷史知識貼,絕非宣言納粹,我們一定要了解歷史,認清納粹的罪惡。關於二戰德軍的軍銜究竟該如何稱呼,一直是軍迷們爭議比較多的問題,
历史军事 如果沒有FW-190,德國空軍1942年後就已無力支撐
如果沒有FW-190,德國空軍1942年後就已無力支撐!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庫
二戰德國戰鬥機的代名詞,Bf109全系列型譜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從1935年到194
抗戰剛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我國的空軍發展遠遠落後於日軍,所以制空權起初落到了日軍的手裡,為我們的抗戰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後來老蔣看出了問題所在,積極尋找出路,在空軍建設迅速發展起來之後,日軍也嘗到了中國空
历史军事 承擔北約戰術核打擊任務,德國空軍要低頭服軟,波音成為最後贏家
德國是歐洲經濟三駕馬車之一,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德國也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的成員國。德國空軍目前的主力裝備是狂風戰鬥機和颱風戰鬥機,其中狂風戰鬥機是一款由德國、英國和義大利聯合研製的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