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到历史

Posted 西施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暨到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暨到历史

1.诸暨的历史渊源

老乡? 诸暨之境,为我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

至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会稽郡,设诸暨县。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

新始建国年间,更名疏虏。东汉建武初,复原名。

东汉兴平二年(195),分部分地入丰安、汉宁二县。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

西晋属会稽郡。东晋属会稽国。

南朝复属会稽郡。隋文帝开皇中,属吴州。

九年(589),吴宁县废,原诸暨地复归诸暨。大业中,仍属会稽郡。

唐时,属会稽郡及越州。高宗仪凤二年(677),划诸暨、会稽部分地置永兴县。

武后垂拱二年(686),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光启三年(887),诸暨改称暨阳。

五代属吴越国越州东府。吴越王天宝三年(910),复名诸暨。

宋初,属两浙东路越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属绍兴府。

孝宗乾道八年(1172),分东北10乡置义安县,治今枫桥。淳熙元年(1174),废义安,其地复入诸暨。

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成宗元贞元年(1295),升为诸暨州。

至正十九年(1359),改名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为县,仍复旧名。

明、清时,均属绍兴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直属浙江省。

民国3年省下设道,诸暨属会稽道。16年废道,直属浙江省。

民国24年9月至37年4月,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37年4月至38年,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中共萧绍诸杭临时委员会管辖。

6月13日~11月16日,归第十专署管辖。其后,诸暨属绍兴专区。

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直属浙江省。1953年2月,划归金华专区。

1957年9月,划归宁波专区。1964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

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1983年7月起,属绍兴市。

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2.诸暨的历史渊源

诸暨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诸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浙江省诸暨市 面积 2311平方千米

人口 105万人

行政级别 县级市

邮政编码 311800

电话区号 0575

诸暨位於浙江东部偏北,为绍兴市下辖县级市,曾称暨阳县。为越国古都,是西施的故乡,县治所在城关镇有西施殿、古城门等古迹。同时因盛产珍珠,号称「珍珠之乡,西施故里」。市人民政府驻暨阳街道红旗路26号。

目录 [隐藏]

1 地理

2 行政区划

3 历史

4 经济

4.1 资源

5 文化与教育

5.1 人物

5.2 饮食

5.3 名胜古迹

6 外部连结

[编辑]

地理

地理上位於长江三角洲南翼、浙东会稽山西麓、钱塘江流域中段,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浣江•五泄风景区。

[编辑]

行政区划

下辖3个街道、23个镇、2个乡,16个社区、22个居民区、1301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暨阳街道、陶朱街道、浣东街道。

镇:次坞镇、店口镇、阮市镇、直埠镇、江藻镇、山下湖镇、枫桥镇、大唐镇、赵家镇、马剑镇、草塔镇、牌头镇、同山镇、安华镇、街亭镇、璜山镇、里浦镇、东白湖镇、岭北镇、陈宅镇、王家井镇、应店街镇、五泄镇

3.诸暨是什么意思

诸暨之境,为我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

至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会稽郡,设诸暨县。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

新始建国年间,更名疏虏。东汉建武初,复原名。

东汉兴平二年(195),分部分地入丰安、汉宁二县。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

西晋属会稽郡。东晋属会稽国。

南朝复属会稽郡。隋文帝开皇中,属吴州。

九年(589),吴宁县废,原诸暨地复归诸暨。大业中,仍属会稽郡。

唐时,属会稽郡及越州。高宗仪凤二年(677),划诸暨、会稽部分地置永兴县。

武后垂拱二年(686),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光启三年(887),诸暨改称暨阳。

五代属吴越国越州东府。吴越王天宝三年(910),复名诸暨。

宋初,属两浙东路越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属绍兴府。

孝宗乾道八年(1172),分东北10乡置义安县,治今枫桥。淳熙元年(1174),废义安,其地复入诸暨。

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成宗元贞元年(1295),升为诸暨州。

至正十九年(1359),改名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为县,仍复旧名。

明、清时,均属绍兴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直属浙江省。

民国3年省下设道,诸暨属会稽道。16年废道,直属浙江省。

民国24年9月至37年4月,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37年4月至38年,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中共萧绍诸杭临时委员会管辖。

6月13日~11月16日,归第十专署管辖。其后,诸暨属绍兴专区。

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直属浙江省。1953年2月,划归金华专区。

1957年9月,划归宁波专区。1964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

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1983年7月起,属绍兴市。

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4.诸暨古代叫什么

就叫诸暨 诸暨,为我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

至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为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属会稽郡,历代未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是中国于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 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灵。

历史上有为国献身的绝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现出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

5.诸暨古代叫什么

就叫诸暨 诸暨,为我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至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为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属会稽郡,历代未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是中国于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 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灵。历史上有为国献身的绝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现出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

6.诸暨的名人故事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姜渐,字羽仪,元、明间诸暨人。性情淡泊,气度不凡。师从杨维祯,游学各地,识学俱增。

杨维祯轻不许人,但夸姜渐说:“异日当为吾门立赤帜也。”元至正末年,以兵变侨居吴(苏州),与学士名流饶介、高启、杨基、陈汝秩、宋忠、陈妆言等时常切磋诗文,唱和酬答,并尊为领袖。曾出任淮南行中书左右司都事,不久罢职归。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编纂礼乐史书,与上虞谢肃等应征修纂,拜太常博士。著《修学记》。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诸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越国故地、西施故里,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昔有钱塘名区之繁盛。中国百强县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

诸暨市在2013福布斯中国最富有的10个县级市排名第2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是中国大陆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24个镇乡,常住人口在115万左右,是浙江省城乡体系规划和新型城市化“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环杭州湾城市群大城市培育对象。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超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1.3%。 2014年,生产总值980.48亿元,财政总收入109.54亿元,综合实力位居浙江省十强,境内山川秀丽,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风景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7.诸暨的历史沿革

诸暨,为越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春秋时属越国,越王允常曾先后在境内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子勾践迁都会稽(今绍兴)。故诸暨为越国古都早于绍兴,诸暨为都时,绍兴为诸暨属地。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会稽郡置诸暨县,历代未废。据《元和郡县志》:“县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

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新莽时期,改名为疏虏。

东汉建武初,复原名。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分部分地入丰安、汉宁二县。

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西晋属会稽郡。

东晋属会稽国。南朝复属会稽郡。

隋文帝开皇中,属吴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吴宁县废,原诸暨地复归诸暨。

隋大业,仍属会稽郡。唐时,属会稽郡及越州。

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划诸暨、会稽部分地置永兴县。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

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诸暨改称暨阳。五代属吴越国越州东府。

吴越王天宝三年(公元910年),复名诸暨。宋初,属两浙东路越州。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属绍兴府。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分东北10乡置义安县,治今枫桥。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废义安,其地复入诸暨。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

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诸暨州。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中共萧绍诸杭临时委员会管辖。

6月归第十专署管辖。其后,诸暨属绍兴专区。

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直属浙江省。1957年9月,划归宁波专区(驻地余姚)。

1964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驻地越城)。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

1983年7月起,属绍兴市。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8.介绍绍兴历史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开始,绍兴至今已有约7000年历史。

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越地置会稽郡,辖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20余县,治吴(今苏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26县,在今浙江境内有18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今绍兴)。晋太康二年(281),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同时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并余姚、勤、鄮入句章县,设吴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句章4县。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吴,以原吴州境置越州,是为越州名称之始,辖县不变。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驻跸越州,于翌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

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8县。 民国元年(1912)2月,废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原绍兴府辖县直属浙江省。

24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辖绍兴、上虞、余姚、嵊县、新昌、诸暨、萧山7县,专员公署驻绍兴县。25年,改绍兴为第三行政督察区,辖县不变。

37年,改名为第二行政督察区,辖14县(改萧山为省直属,增辖鄞县、慈溪、定海、镇海、奉化、象山、宁海、四明8县),专员公署驻余姚。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

6月设浙江省第十专区,辖绍兴市和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萧山、会稽7县。10月改为绍兴专区。

1952年1月撤销绍兴专区,所辖市、县分划省政府直属和宁波、金华专区。1964年9月复设绍兴专区,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5县。

1968年5月改名为绍兴地区,并成立绍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改名为绍兴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7月,撤销绍兴地区,设省辖绍兴市至今,为全国68个省会和中心城市之一,被国家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9.诸暨怎么念

Zhū Jì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历代未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是中国于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灵。历史上有为国献身的绝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现出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

诸暨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流域中段,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贯穿全境,距上海200公里,杭州90公里,萧山国际机场60公里,诸暨至温州永嘉、诸暨至绍兴的高速公路正在兴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市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总人口105.59万,现辖23个镇、1个乡、3个街道,1248个行政村,38个城镇社区。

境内山川秀丽,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风景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4.66亿元,同比增长14.6%,人均GDP达到3753美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27.19亿元,同比增长20.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18.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64亿元,同比增长34.6%。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7位,比上年提升5位。诸暨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珍珠之乡”、“中国袜业之乡”、“中国香榧之乡”、“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中国名品衬衫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浙江省建筑之都”、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浙江省首批“体育强市”,荣获 “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2005年、2006年,诸暨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王冕学画

王冕学画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出生在诸暨县农村,从小爱读书,但由于家境贫穷,不仅上不起学,还得到隔壁秦家去放牛。村中有个学堂,王冕每天放牛路过学堂,

历史秘闻 揭秘:西施的结局如何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江南水乡诸暨,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长大后更是美得一塌糊涂。当时的吴、越之间的战争中,结果越国被吊打,不得不向吴国称臣,越王勾践还被拉到吴国做了人质,生

国民党史 杨彬

杨彬字东屏,浙江诸暨人,1901年生。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毕业。历任排、连、营长,副团长、团长。1931年派赴德国学习军事技术,先后入炮兵、参谋等各专科学校,后毕业于陆军大学,并利用每年暑假到

揭秘:西施的结局如何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江南水乡诸暨,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长大后更是美得一塌糊涂。当时的吴、越之间的战争中,结果越国被吊打,不得不向吴国称臣,越王勾践还被拉到吴国做了人质,生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郑旦简介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郑旦所处时期:年龄末年民族族群:中原族(汉族别称)诞生地:古越国(今诸暨)诞生时候:不详主要造诣:以身报国,灭吴郑旦人物平生郑旦为越国(今诸暨)女子,是汗青上与西施齐名且异样具有爱国

春秋战国 西施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上著名美女西施是哪个朝代的人?西施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越国人。说到具体的那里人,西施是今浙江诸暨苎萝村人。西施,名夷光,又称西子。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

历史秘闻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竟然有一个是假的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沉鱼,春秋末期的浙江诸暨一带人氏,又称西子,是家喻户晓的美人。浙江诸暨苎萝山下有两个村子,分为东西两村。村中的人大多数姓施,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大家称其西施。西施

历史秘闻 勾践献给吴王的美女并非西施 而是自己的女儿

有一回老同学聚会,我的一边是萧山区的副区长、一边是诸暨市的宣传部长,他们以为春秋战国这个时间段的书我多读了几本,所以就问我:西施到底是诸暨人,还是萧山人?我说我读我的书,你们搞你们的宣传,大家各忙各的

历史人物 徐逸樵个人资料,徐逸樵个人资料

  徐逸樵个人资料  徐逸樵(1898—1989),原名颂薪,诸暨化泉乡黄坂阳村人。父徐尚书,举人出身,治学谨严,对逸樵影响很深。6岁进贞惠小学,12岁赴杭州就读商科、农科学校,17岁毕业于诸暨中学。

历史人物 陈洪绶的简介 陈洪绶作品 陈洪绶人生经历

中文名:陈洪绶、陈莲子、陈胥岸别名:陈章侯、陈老莲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出生日期:1599年逝世日期:1652年www.cha138.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