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汉王
Posted 项羽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汉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的汉王
1.历史上的‘汉王‘是何人物
历史上称汉王主要是刘邦。
也是“汉王”最早的的来源。后来历史中有多次的号称继承前汉的“汉”政权,五代十国就有“北汉”“南汉”“后汉”等等“汉”国。
自然了,他们也称汉王了。历史上还有一些名人也是有“汉王”之称的就自己看百度百科吧/link?url=YAumVBHTJs2PFOIR4Zjkztj14JaQNW0JDH-pN4QvWg32OonbNfMyzd7JTRk99E0yokKfvzV4Y4tbw7RBNP1DTntO_mctPilN9Vo7boupDdNgfGGiMm0TTCPZErSx_AGB。
望采纳。
2.历史上的‘汉王‘是何人物
历史上称汉王主要是刘邦。
也是“汉王”最早的的来源。后来历史中有多次的号称继承前汉的“汉”政权,五代十国就有“北汉”“南汉”“后汉”等等“汉”国。
自然了,他们也称汉王了。历史上还有一些名人也是有“汉王”之称的就自己看百度百科吧/link?url=YAumVBHTJs2PFOIR4Zjkztj14JaQNW0JDH-pN4QvWg32OonbNfMyzd7JTRk99E0yokKfvzV4Y4tbw7RBNP1DTntO_mctPilN9Vo7boupDdNgfGGiMm0TTCPZErSx_AGB。
望采纳。
3.汉王帝有哪些历史战绩
汉王,即刘邦,项羽封刘邦到汉中为汉王,刘邦在称帝之后仍然沿用封号。
刘邦的历史战绩:
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4.历史上戚阳是谁
是戚家村的一位花农。
其女就是后来的戚夫人。相传,公元前二0六年,鸿门宴后,项羽以盟主的资格,分封十八个王侯。
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自己则称为西楚霸王。
为了争夺天下,他们之间时常发生战斗,项羽常常战胜。公元前二0五年,项羽率兵北上,攻打齐王,刘邦则乘机一举攻占了项羽的临时都城(今徐州)。
项羽闻讯大怒,亲率三万精兵排山倒海般猛扑回来,刘邦率兵奋力抵抗,无奈兵少将寡,最后只得弃城而逃。项羽不容刘邦有喘息之机,又亲自率兵追赶,直打得刘邦溃不成军,落花流水。
当他单枪匹马逃到曹州东南二十余里的戚家村时,刘邦已是精疲力荆几天几夜,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刘邦感到真是走投无路了。天色渐晚,刘邦下了战马,刚刚在村头一株古树下休息了一会,又听到马声,人声嘈杂成一片,追兵又追上来了。
怎么办?难道说我刘邦命该丧于此地?他正紧张地思索 ,猛然瞥见一户人家的花园里面,有一位老翁和一个年轻女子,正在辛勤劳作,整修花枝。他来不及细想,连忙走上前去,说自己是汉王刘邦手下,被人追赶,希望老翁与姑娘鼎力相救。
姑娘急中生智,用手指了指园中的一个枯井,老翁会意,领刘邦躲藏在里面。战马呢?还是那位姑娘,用一根木棒狠狠地打了战马几下,战马向村外一溜烟地跑 去。
追兵走远了,刘邦得救了。晚上,老翁叫女儿置办酒菜为刘邦压惊。
这时候,刘邦才知道老翁姓戚,是戚家村的一位花农。有一女儿,就是救了刘邦的那个姑娘。
姑娘年方十八,眉目俊秀,简直是天仙一般,刘邦遂生爱慕之心,又有感于戚老翁救命之恩,于是说明了他的真实身份是汉王。戚氏父女闻言,急忙双膝跪倒在地:“小民不知汉王在此,有眼不识泰山,招待不周,还望恕罪。”
刘邦说道:“快快起身,我还要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呢。我如果得了天下,就封戚女为贵妃。”
戚氏父女又一次叩头谢恩。戚女马上更衣,跳 起了折腰舞,陪刘邦欢饮。
二人于当夜便成了亲,说如果有了孩子取名如意,就是后来的赵王如意。
5.历史上刘邦剪除异姓王是怎样的
西汉开国时,有七位大功臣被封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是为“异姓诸王”。
他们占据关东的广阔土地,各自为政,显然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对于这些兵多将广、割据一方的异姓诸侯王,刘邦自然是欲除之而后快,为了维护大一统的江山,他毫不留情地开始清洗这些势力。
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韩信、彭越、英布等六王皆因图谋反叛之罪名遭到杀戮或贬黜,只有长沙王吴芮因势力弱小且向皇室示忠而得以幸免。后刘邦与众臣杀白马、立盟誓,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史称“白马之誓”。
6.项王与汉王间的战争历史称作什么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
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楚汉之争拼音chǔ hàn zhī zhēng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亡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楚汉之争可分别定义为广义与狭义的两种解释。在广义上可理解为自汉军出兵还定三秦关中今陕西大部起一直到汉军平定项羽所立的割据势力临江王这段时期包括楚汉双方与其他各诸侯之间的战争时间为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共5年。楚汉之争楚汉战争在广义上很多情况下也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楚汉之争在狭义上理解则限于楚汉双方直接正面的战争即自汉军进攻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一直到项羽乌江自刎时间为汉二年前205年四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共3年。
折叠状况
楚汉之争就是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历时5年。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六月项羽经破釜沉舟一役大败秦军主力40余万注定秦朝覆灭之势同时却也为刘邦军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二世四年汉元年公元前207年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与十二月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
按照楚怀王原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先入咸阳理应做关中王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徙于郴县今湖南郴州。四月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
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乘齐王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归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于八月出故道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进驻洛阳同时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诸侯联军共56万人进据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得与数十骑突围。
彭城之战后楚汉双方便进入了长达2年零4个月的相持阶段。相持阶段一开始刘邦就组建了骑兵部队有效地阻挡了楚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和侧翼开辟新战场。这一部署打击了项羽在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很快收到了成效。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至次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矛头直指齐地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态势。而项羽却始终不能摆脱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特别是项羽不能用人在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策使刘邦得以调兵遣将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成皋大破楚军韩信也尽定齐地。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向刘邦提出议和楚汉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率兵东归而刘邦却背约攻楚。次年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今长江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自刎而死。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7.为什么刘邦叫“汉王”
是项羽封的,以汉地为名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他以此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灭三秦,进而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汉家王朝。 要弄清“汉族”的由来,须从“汉”说起。
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诠释,泉水刚出山时,水流较小,称为“漾”,多股泉水汇成盛大水流后便叫“汉”。看来 “汉”字的原始意义是对大河的通称。
并非专指哪一条河流。后来,文人们把神话中的天河叫作“汉”也称为“云汉”“银汉”“天汉”成语“气冲霄汉”用的便是这一意义。
今日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朝鲜的汉江也是用的也是这个意义)。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历史上习称宁强县一带汉中(即今日的汉中地区),汉字中河流名发展成了地名。
秦朝末年,刘邦入关灭秦后项羽封在汉中一带称“汉王”;刘邦得天下后,便用其发迹之地的地名作为王朝名,称“汉朝”,“汉”字又由地名发展成了朝代名。汉王朝统治中原中百余年,疆域广大,影响深远,声名播于海内外,周边民族习称中原人为“汉人”。
因为汉王朝十分强大,辖下兵民又以勇武著称,匈奴人常称赞汉人为“好汉”,后来的“男子汉”等词语皆为“庄稼汉”。 继西汉、东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以“汉”命名的封建政权。
三国时期刘备建立政权称“蜀汉”或“季汉”。五代时沙陀族刘知远建立的政权也称“汉”,为便于区别,史称“后汉”,与“后汉”并存的还有刘隐和刘崇建立的两个名叫“汉”的政权,史学家分别称为“南汉”和“北汉”。
这些名叫“汉”的政权的接连出现,使“汉”字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些政权统治下的民众渐渐被视为一个共同体,并且与“汉”字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是最终形成汉族这一固定概念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按照斯大林的说法,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中国,是先形成了处于周边地区的一些的小“共同体”、最后才相应地形成了处于中间地带的大的“共同体”这就是汉民族。具体说正试有汉民族之称始于金朝。
金王朝是第一个曾真正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便于区分,他们把宁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统称为“汉”人。元代继承了这一称呼,但概念上有些混乱。
他们把治下民众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汉人和南人,“汉人”抱括了生活在北方的汉人和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人,“南人”指南宋遗民,实际上上也是“汉人”。满族是又一个入住中原的少数民族,他们仍称明政府统治下的民众为汉人。
因为元代的蒙古族和清代的满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汉人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便被称作“汉语”、“汉字”,专门研究汉字音韵训古和古文考据的学问被称为“汉学”。 汉族现在已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的百分之九十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遍布全国,主要聚居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和松辽平原。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汉语的主要方言有北方话、吴话、赣语、客家语、闽北话等。汉语属汉藏语系,与藏语、壮语、傣语、侗语、苗语等亲属语言。
普遍话是中体民族的共同语言。
相关参考
在历史上七国之乱是汉王朝政治的转折点,因为七国之乱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七国之乱是历史上的一大时间。对汉王朝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第一点,七国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削藩的策略,下面大大小小的诸侯王肯定不
导读:隋朝时期,隋文帝共有5个儿子,子分别是长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越王杨季、汉王杨谅。作为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生性仁恕慈爱,崇敬佛道,执政有功、却骄奢淫逸,而正是因为他身边的美女太多,最终却差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是广武君李左车为我们留下的。《楚汉传奇》中韩信在攻打赵国时,十分佩服李左车,于是说服他投靠汉王,成为自己靡下的一员。那么,李左车是怎样的人呢?他又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是广武君李左车为我们留下的。《楚汉传奇》中韩信在攻打赵国时,十分佩服李左车,于是说服他投靠汉王,成为自己靡下的一员。那么,李左车是怎样的人呢?他又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是广武君为我们留下的。《楚汉传奇》中韩信在攻打赵国时,十分佩服,于是说服他投靠汉王,成为自己靡下的一员。那么,是怎样的人呢?他又是怎么的?让我
1938年5月,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吉柱良辅所部第九师团进攻萧县,5月17日萧县县城陷落。两天之中,华中地区最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之一徐州沦陷。日军为打开通道,联结徐、萧,气势凶狠地窜扰城乡,对沿途村庄进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沈光的父亲沈君道,是陈朝吏部侍郎。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后,沈君道移居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引荐他担任学士。后来沈君道担任汉王杨谅的府掾。仁寿四年(604
鸿门宴,汉王刘邦的性格已经暴露了称霸天下的野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鸿门宴》外,没有哪一顿饭能吃得如此惊心动魄!不知当年项羽是用什么美味佳肴来款待刘邦的,最
hello,大家好。本文由褚楚的精彩历史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感谢大家的配合!一、从「”武定”地名和南京「”总统府”说起了解山东历史沿革的人都知道,山东历史上曾有个「”武定府”,其辖境相当于现今除
导读:在诸多的老婆之中,戚夫人的命运算是最悲惨的一个了。她是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夫人,出身在社会的最底层,唯一的靠山就是。但不幸的是也不能和她天长地久过一辈子。高祖死后,戚夫人与儿子刘如意的那杆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