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复习题

Posted 世纪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013中考历史复习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中考历史复习题

1.初中历史会考试题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 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 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 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 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 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 九世纪 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 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 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 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 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 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 英国瓦特。

泰勒起义 1453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 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 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19.3.1朝鲜三一运动 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共产国际建立 1919.1-6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苏联成立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慕尼黑会议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 秋大西洋宪章 1942 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 莫斯科保卫战 1942.6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

2.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6年山东省中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都开凿过运河 C.都创设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行政机构 D.都是短命王朝 3、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纸最早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4、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5、“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应是哪位大臣给皇帝的上书? A. 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 6、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介绍西方教育思想 D.阐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④西安事变 A. 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③④ 9、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西方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尽相同,德国的途径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王朝统一战争 D.社会改良运动 12、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 英 德 美 法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D.欧盟和独联体的形成 13、提出相对论的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4、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 B. 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首都工人和士兵在推翻旧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建立了新的全国性政权 15、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 B. “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试卷类型: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6 17 18 19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8分,17题9分,18题8分,19题10分,共35分。 得分 评卷人 16、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4分) 得分 评卷人 17、请你举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为实现近现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探索的各一件事例,并就其中的一件事例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加以评述。

(9分) 得分 评卷人 18、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4分)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2分) (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得分 评卷人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主要国家(组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 西 方 主 要 国 家( 组 织 ) 美 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年所占世界% 34.88 15.85 4.56 1993年所占世界% 27.08 27.17 18.23 材料二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乔冠华开怀大笑 材料三 不结盟运动会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有何变化?(2分) (2)上述材料反映出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6分)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D 3.B 4.A 5.A 6.D 7.B 8.A 9.C 10.D 11.C 12.A 13.D 14.B 15.C 二、非选择题。

3.中考历史试题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

19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世纪70

年代 电力进入生产领域

19世纪80年代 内燃机研制成功

1879年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碳丝灯泡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1945年 第一部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制成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3年 中国科学家衰隆平首次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995年 美国微软公司推出视窗95 软件

2011年 中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成功对接

(l) 19 世纪70 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生活至今。请你依据大事年表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前提是什么?

(2)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过程中,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请从大事年表中找出相关史实并加以论证。

(3)在大事年表中选取一例科

技发明,谈谈它对你的生活、学习的影响。

答案(1)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科学理论的出现等。(2分,符合趣意,史实正确.写l 日两点即可给

分)

(2)示例:“1945年,第一部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制成”或“1995年,美国微软公司推出视窗浙软件”,反映了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为其更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举例l分,论证1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即可给分)

(3)略(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中考历史复习题

初一的我有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方案: 一、所有同学必须掌握的内容: 1、选择题部分:学检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测评、综合练习一、综合练习二所有选择题 2、材料题部分:下发《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汇总》上的11道大题 二、程度较好的同学能力拓展(每天复习两课,完成下发习题):1-22课 学习程序:看书 背诵 默写 家长抽查 (6月6日)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隋朝: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

2、统一: 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治世局面:隋文帝——开皇之治。

4、隋炀帝的统治:暴政导致隋朝灭亡。 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和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作用: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 A、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秦汉) B、发展繁荣的时期 C、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D、衰落时期(明清) 2、古人云:“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指 A、灵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隋朝大运河 3、大运河开通的历史背景(或历史条件)是 ①国家统一 ②社会安定 ③经济发展 ④人民努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5、隋朝大运河堪称古代世界之最,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隋朝政权 B、方便隋炀帝巡游江南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边防,消灭南方割据势力 6、你认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三、背《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汇总》第一题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唐朝 1、建立:李渊,定都 2、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的治世局面 (1)原因 皇帝:勤于政事 吸取隋亡教训,确立治国思想:大臣:廉洁奉公 (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轻徭薄赋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 治国政策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教育:完善科举、扩充国学 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统治时的局面,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他在位期间能体现这一重大举措的是: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 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 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的直接目的是:A、巩固统治 B、减轻人民负担 C、提高办事效率 D、加强中央集权 3、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B、必须善于用人和纳谏 C、必须实行科举制 D、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4、后人对武则天的统治基本给予肯定,称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视农业的发展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三、背《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汇总》第二题 完成时间: 分钟 家长抽查背诵:掌握100% □ 掌握90% □ 签字: 学习日期: 月 日 学习程序:看书 背诵 默写 家长抽查 (6月7日)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基础知识熟于心 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盛世局面 (1)原因 ①稳定政局②任用贤才:姚崇。③重视地方吏治。

④崇尚节俭。⑤民族政策开明 ⑥完善科举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农业 (1) 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2)耕作方式:南方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水稻,(3)饮茶之风盛行。

⑷生产工具制成曲辕犁和筒车(分别用于灌溉和耕作) 手工业 (1)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超。(2)陶瓷业: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是重要代表。

商业 (1)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2)长安城内分市和坊,住宅区称坊,商业区称市,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二、小小测试我自信: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繁荣景象出现在 A、隋文帝统治时 B、唐太宗统治时 C、武则天统治时 D、唐玄宗统治时 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哪种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筒车 3、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前往长安的“市”中采购商品,不可能买到 A、茶叶 B、指南针 C、唐三彩 D、青瓷 4、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下列哪些现象是可以看到的 ①耕地使用曲辕犁 ②灌溉使用翻车 ③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 ④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⑤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⑥普遍使用景德镇的瓷器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第4课 科举制的创。

5.初中历史试题

1、由于清朝后期,政治腐败,清朝为了维护那“不堪一击”的统治,甘心沦落为外国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与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导致一步步走向衰落,目的就是维护自己的统治,从此中国就一直被人看不起。

2、宪法;

行政法

.民法(民商)

.刑法

.经济法与环境法

3、

6.诉讼法

7.军事法

3、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政策。例如1950爆发的抗美援朝,把战火一直烧到了中朝边境,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派了志愿军到了朝鲜和朝鲜军民一起作战。还有啊,楼主,这问题我答了两次,你们为什么都提相同的啊?

6.中考必考历史知识点

历史必考点:

1.文明古国的文化传统。如:汉镆拉比法典 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就是什么流域〕 希腊雅典城邦制度 古罗马的发展 等 一般是选择题

2.日本改新 选择题

3.工业革命 选择题〈可能性大〉或材料题

4.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与现代史(1919——1949) 材料题可能性大!如:鸦片战争的背景与实质 三大战役 等

5.土地改革 五年计划 会出选择题

6. 不用浪费时间复习初二知识点。最多7——8分

重点为初三

历史满分50

选择题20

材料题30

相关参考

2013中考重庆历史

中考历史该怎样复习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更科

南京2013中考历史

一、中考历史总复习快点急用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

2013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

1.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2013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较去年试卷的难度略有降低,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中国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涉及均匀,试题难度适中,

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题

1.2013年安徽铜陵中考历史学科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一、考查科目、形式及考查办法(一)考查科目、分值、试卷名称。1.考查科目: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含实验考查)。2.分值:思想品

2013深圳中考历史

1.2012年深圳中考历史A+多少分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标准分划分表:A+(TOP5%)664—900分通常下限是95-97分A(TOP25%)568—663分通常下限是90分B+(TOP50%)500

2013东营中考历史第29题

东营中考加分项2013东营中考录取加分照顾政策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为特殊考生。特殊考生在录取时加分,若考生同时具备几项,只选其中一项,不累计加分。1。烈士子女考生(须有民政部门签发的《烈士证》或证明)加

2013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求06.07陕西中考题2007年陕西省中考试题英语卷(word版,含答案)://ew/zkyyfd/tczx/lnzkjpst/2007/06/2007-06-293509.2007年陕西中考语文

2013遂宁中考历史试题

1.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06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

2013年山东东营历史中考

一、东营2013中考总分3月27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的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已经确定,考试方式与2011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报名时间为4月6日至8日下午5时,逾期不再办理。据介绍,今年普通高中招生

2013年莱芜历史中考

2013年莱芜中考分数线市一中片外统招分数线为668分,片内统招分数线为615分;凤城高中片外统招分数线为648分,片内统招分数线为583分;市十七中片外统招分数线为590分,片内统招分数线为5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