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13中考历史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京2013中考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京2013中考历史

一、中考历史总复习快点急用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 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 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 ↓ 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 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

二、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八年级上) .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 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 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 ↓ 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 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9)历。

三、2011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历史中考复习范围全解(一) 中国近代史部分考点1鸦片战争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意义(1939年6月3日):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1)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1940年6月,英军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2)中国军民的奋起抗英:关天培(虎门)、葛云飞(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定海)、陈化成(吴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8月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附件的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4)鸦片战争的影响: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天津条约》(1858年):①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得到巨额赔款(3)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4)《北京条约》: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增加大量的赔款。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金田起义(1851年 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1853年对峙)《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按年龄将全国田地分配给全国人民。

意义:是太平天国的重要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2)斗争:太平军大败“洋枪队”——李秀成 青浦大捷考点3洋务运动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总理衙门的设立:1861年 职能:专门办理同外国交涉的机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外交和内政,也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2)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③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近代海军;④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3)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有影响的企业:陈启沅 1872年 继昌隆缫丝厂。考点4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 丰岛海战 爱国将领:邓士昌(黄海大战) 徐邦道 (旅顺惨案)丁汝昌 (威海卫)(2)《马关条约》(1895年)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考点5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活动:(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2)“公车上书”:1895年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3)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中外纪闻》)百日维新:(1)变法的开始:1898年6月11日(2)《定国是诏》的意义: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②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③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考点6义和团运动兴起:冠县起义(赵三多 1898年)和“扶清灭洋”——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辛丑条约》(1901年)的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到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③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点7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年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武昌起义的主力军:湖北新军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元旦(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一律平等;③国民享有自由权利;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相关参考

徐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试题历史

1.2013徐州市中考试卷答案‍标准版的答案都没出呢。徐州又不像南京,中考结束就出来了我也是中考生,等着吧,反正7月1号成绩就出了补充一下‍平行线的悲剧0的回答好了物理选择第9题水阀的题目是顺着流不过

2013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

1.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2013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较去年试卷的难度略有降低,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中国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涉及均匀,试题难度适中,

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题

1.2013年安徽铜陵中考历史学科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一、考查科目、形式及考查办法(一)考查科目、分值、试卷名称。1.考查科目: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含实验考查)。2.分值:思想品

2013深圳中考历史

1.2012年深圳中考历史A+多少分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标准分划分表:A+(TOP5%)664—900分通常下限是95-97分A(TOP25%)568—663分通常下限是90分B+(TOP50%)500

2013河北中考历史

一、中考历史该怎样复习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

2013中考重庆历史

中考历史该怎样复习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更科

2013东营中考历史第29题

东营中考加分项2013东营中考录取加分照顾政策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为特殊考生。特殊考生在录取时加分,若考生同时具备几项,只选其中一项,不累计加分。1。烈士子女考生(须有民政部门签发的《烈士证》或证明)加

2013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求06.07陕西中考题2007年陕西省中考试题英语卷(word版,含答案)://ew/zkyyfd/tczx/lnzkjpst/2007/06/2007-06-293509.2007年陕西中考语文

2013遂宁中考历史试题

1.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06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

2013年山东东营历史中考

一、东营2013中考总分3月27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的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已经确定,考试方式与2011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报名时间为4月6日至8日下午5时,逾期不再办理。据介绍,今年普通高中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