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

Posted 经济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眼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

1.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各种事件的时间表

你要找的,应该就是这个,我的学生就用这个岳麓出版社的版本!七年级历史下册,从隋唐讲到清中期!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2.求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求亲们了啊

人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补充:中国之最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末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司南 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元朝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 杨坚 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 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 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第3课: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第4课:1、科举制的产生: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3、 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第5课: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2、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3、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4、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第6课: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中国人为“唐人”。

2、“天竺”指今印度半岛;“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岛;“波斯”指今伊朗。3、隋唐,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

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被称为“遣唐使”。4、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

5、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第7课: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李白 盛唐时期 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诗仙” 杜甫 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期 诗歌深刻放映历史时代 “诗圣” 白居易 辉煌不在的唐中期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第8课:1、唐朝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柳公权。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

柳公权自创“柳体”,后人把他们并称为“颜筋柳骨”。2、唐朝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

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3、。

3.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2、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隋朝时,惠州地区成为州郡治所所在地。

3、隋文帝统治的措施: 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4、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的。

5、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 一个中心:洛阳 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 ⑷、隋大运河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6、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 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4、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 5、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⑴、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

⑵、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7、《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8、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使唐朝步入鼎盛的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以及唐玄宗。

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周”。

3、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4、史称武则天有“贞观遗风”。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 5、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6、唐朝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筒车是一种可以解放人力的灌溉工具) 7、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8、以黄、绿、蓝等为基本颜色的彩陶制品叫唐三彩。

9、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1、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2、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3、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5、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饮茶风俗风靡全国是在唐代。(我国是茶的故乡) 6、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7、盛唐时期,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8、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隋唐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中,漠南地区的东突劂势力最为强大。唐朝太军扫平东突劂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

2、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松赞干布统一蒙古高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5、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称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6、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与今西安的唐朝小雁塔相似。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1、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叫遣唐使。

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 2、与大诗人李白、王维是亲密朋友的日本留学生是阿倍仲麻吕。

3、唐玄宗时,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僧人是鉴真。至今,日本唐招提寺内还安放着他的坐像。

4、玄奘,又称三藏法师。贞观(唐太宗统治时期)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

后编成《大唐西域记》 5、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 6、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的两大商业区。

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1、唐朝初年,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成都、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3、唐初,人们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

唐初著名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

4、隋。

4.初一历史下册练习册 岳麓版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2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3.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哪一个盛世局面(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4.下列各项中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无关的是( )A.在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B.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C.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①李冰 ②李春 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 B.②③

5.七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岳麓版)

1. 举出唐朝时候我国同印度和阿拉伯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

① 我国的纸张和造纸术传入天竺。 ② 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③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④ 大食人在广州建立伊斯兰教礼拜寺。

⑤ 中国的造纸、制瓷、纺织等技术,传入大食。 2.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

请你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① 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② 封回纥、靺鞨、南诏的首领为王。 ③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结婚。

3.举出王安石变法实行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主要内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

作用:①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②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③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4.北宋初期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11分) ①“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②陆续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③派遣文臣做地方官,并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④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5.1141年宋金和议的内容有哪些? (6分) ① 南宋向金称臣。

② 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 ③ 南宋向金输送岁币。

6.举出北宋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①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③ 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④ 李诫著成《营造法式》一书。 7.试述明朝加强封建君主专制权力的重要措施。

① 改革行政机构,废除地方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 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和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

③ 实行削藩政策。 8.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吸取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贞观之治"――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所以说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9.女皇帝武则天的作为,值得我们肯定的是什么? ①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 ②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10.唐朝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宦官权力之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宦官把持。 11.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情况怎样? ① 隋文帝致力于佛教的传播。

②唐朝时候,佛经大量传入我国,促进了佛教的发展。③武则天崇尚佛教,令各地广建庙宇,塑造大佛。

12.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代表作。 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 杜甫:"三吏"、"三别"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13.举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舞蹈家和乐舞。

音乐家:万宝常(隋)、李龟年(唐)、唐玄宗 舞蹈家:公孙大娘 乐舞:《秦王破阵的舞》、《霓裳羽衣舞》 14.东京保卫战是怎么回事? 1125年冬,金军挥师南下,一路烧杀抢掠,进逼东京。北宋主战派大臣李纲负责东京防务,率领军民多次击退金军,取得了东京保卫战的胜利。

15.北宋为什么会灭亡? ① 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军队纪律松弛,缺乏战斗力。 ② 统治集团内的投降派一味求和,排挤李纲等主战大臣,破坏军民抗金斗争,结果招致灭亡。

16.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 请问:这条记载反映了宋代哪一生产部门的发达? 答:采煤业 17.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① 汉族人民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

②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③ 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已经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④ 唐朝以来,就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候,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总结: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元朝对历史的贡献。 18.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① 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在印刷业、航海业和军事上。

② 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比英国同类历法早800多年。郭守敬创制《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早确立300年。

③ 李诫著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手册,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19.元朝的宗教有什么特点? ① 由于实行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元朝的佛、道、伊斯兰、基督教各教都比较发达。

② 喇嘛教势力的兴起。 20."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指的是什么?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机户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织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机工出卖劳动力,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

21.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

6.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2、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隋朝时,惠州地区成为州郡治所所在地。

3、隋文帝统治的措施: 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4、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的。

5、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 一个中心:洛阳 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 ⑷、隋大运河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6、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 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4、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 5、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⑴、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

⑵、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7、《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8、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使唐朝步入鼎盛的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以及唐玄宗。

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周”。

3、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4、史称武则天有“贞观遗风”。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 5、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6、唐朝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筒车是一种可以解放人力的灌溉工具) 7、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8、以黄、绿、蓝等为基本颜色的彩陶制品叫唐三彩。

9、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1、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2、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3、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5、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饮茶风俗风靡全国是在唐代。(我国是茶的故乡) 6、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7、盛唐时期,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8、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隋唐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中,漠南地区的东突劂势力最为强大。唐朝太军扫平东突劂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

2、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松赞干布统一蒙古高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5、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称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6、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与今西安的唐朝小雁塔相似。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1、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叫遣唐使。

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 2、与大诗人李白、王维是亲密朋友的日本留学生是阿倍仲麻吕。

3、唐玄宗时,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僧人是鉴真。至今,日本唐招提寺内还安放着他的坐像。

4、玄奘,又称三藏法师。贞观(唐太宗统治时期)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

后编成《大唐西域记》 5、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 6、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的两大商业区。

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1、唐朝初年,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成都、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3、唐初,人们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

唐初著名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

4。

7.岳麓七年级历史下

【简述】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

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到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北方,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重心。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原因何在?1天时:宋朝时候,中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原先气温高,降水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的北方开始转冷。再加上中原地区森林长期被砍伐,因此,北方的自然条件开始恶化。

2地利:从唐中晚期的安史之乱至五代,中国的北方地区战乱不断,而南方战乱少。3人和: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终上所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开始,结束于南宋时期。【详细介绍】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

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一)发展历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

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

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

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

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

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五)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

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

相关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1.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九年级历史[顶]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三单元2008-11-04(137)[顶]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008-11-04(53)[顶]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08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课件

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zhaojiaoan/soft/sort01/sort098/sort0113/index_1.•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历史试卷上册岳麓版

1.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岳麓版七年级历史复习要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

七年级下册历史卷子

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历史七年级下册试题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历史游艺园(一)事件接龙1.A.开元盛世B.活字印刷C.玄奘西游D.戚继光抗倭E.郑成功收复台湾(二)知识擂台2.世界三大饮料

七年级历史上岳麓版第二单元测试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补充一下:-1A2A3A4C5B6C7B8A9C10C11C12C13A14B15A16A17C18A19没有给出选项啊,在百度百科查到该题的有:①都江堰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

1.【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简答题.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共15分)3131、隋,907,繁荣32、隋炀帝,武则天33、唐玄宗34、汉、蒙古35、苏州、湖州36、广州、泉州,市舶司37、马可·波罗,马可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二单元

7年级下册历史1、2单元试题后带答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A.隋朝大运河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2、“政启开元,治宏

七年级下册历史21课

一、【201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或目录】://pep/czls/js/tbjx/dzkb/7x/这是电子课本地址目录: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

创新优化七年级下册历史答案

1.初中同步测心控七年级下册历史优化设计答案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