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孔有德才是该为明朝灭亡担责任的人

Posted 明朝 孔有德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孔有德才是该为明朝灭亡担责任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为何说孔有德才是该为明朝灭亡担责任的人

2、蜀汉灭亡,姜维为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何说孔有德才是该为明朝灭亡担责任的人

其实最应该为明朝的灭亡负责人的,不应该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而是将明朝最顶尖的火炮技术都带到后金的明将孔有德。这是因为他的叛变,明清的军事力量从此发生了转变。

明朝所有的优势

明朝末年,内外交困。1619年萨尔浒之役后,明军丧失了战略主动,东北边疆形势严峻。为了抗击后金军队,徐光启等有识之士提出西洋大铳制奴的主张,并在同年前往澳门向葡萄牙人购买先进火炮。很快这批先进火炮就发挥了巨大作用。在1626年宁远之战中,袁崇焕依靠火炮的强大威力重创了不可一世的后金军队,努尔哈赤也因为这次大败悒郁疽发而死。

虽然不久之后袁崇焕因得罪阉党而遭罢黜,但明朝发展火炮这种尖端科技的努力却并未停歇。崇祯皇帝继位之初,又一次性引进大炮30门,并招募20名葡萄牙铳师负责训练明朝火器部队。此后数年,后金军队始终无法突破由火炮部队戍守的宁远城,明朝保持着对后金在火炮上的科技优势。

不过这一优势随着一个人的叛变发生了逆转。崇祯四年(1631年),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率部投降后金,并带走了大批火炮和铸炮图。孔有德的叛变,不仅极大增强了后金炮兵的实力,同时也将相应的铸炮和操炮方法外传,导致明军在火器方面的优势丧失。后金利用孔有德带来的这批西洋大炮完成了军事转型。自此,火炮成为了后金军队攻城拔寨,夺取中原的利器。

孔有德是毛文龙养孙,随毛文龙驻守皮岛以牵制后金。毛文龙死后,孔有德辗转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此时的登莱正是大明最尖端火器的试验基地,不仅集中了大批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西洋大炮,而且雇佣了公沙、陆若汉等数十名葡萄牙人负责教习和训练大明炮兵部队。

1631年,后金兵围攻今辽宁锦县,巡抚孙元化命游击将军孔有德率部前往增援。孔有德的这支部队受过葡萄牙人的训练,善用火器,本可成为抗金的尖刀。不料孔有德却中途叛变,掉转炮口攻破登莱城,掳获士兵7000人、饷银10万两及300余门先进火炮,此后在山东各次战役中又掳获多门红夷大炮。此时的孔有德汉奸本性毕露,他在给皇太极的乞降书中写道:本帅现有甲兵数万,轻舟百余,大炮、火器俱全。

有此武器,更与明汗同心协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乎?后金虽然在1632年时曾尝试铸造大炮,但终因性能不佳、技术不精,无法达到作战要求,只能依靠少量缴获作为补充。孔有德的这次投降却直接将大明最尖端的火炮科技拱手送给了皇太极,故皇太极对这支部队的重视超乎寻常,亲自出郊十里相迎。自此,大明朝苦心经营的尖端火炮未及大规模推广,其成果反而为后金所得,成为了后金的攻城利器。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孔有德叛乱期间,公沙等负责教习明军火器的葡萄牙人死守登莱不降,最终战死12人,重伤15人。

1652年,孔有德在广西桂林被南明西宁王李定国包围,自知走投无路的孔有德自焚而死,其尸体亦被李定国焚骨扬灰。自此,这位比肩吴三桂的明朝叛臣终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所以说,叛乱之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蜀汉灭亡,姜维为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自小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年纪轻轻就官至中郎将,在三国演义中的确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将领。他一出场就识破了诸葛亮取天水的计谋,并计陷赵云,且与赵云这一三国顶尖高手战数回合毫无败迹,反而越战越勇;诸葛亮在世时,姜维也像关兴、魏延一样都是独当一面的猛将。诸葛亮死后蜀汉在姜维的苦心经营下又苦撑了九年,但处在漩涡中心的他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蜀汉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使皇权受到削弱;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民生凋敝。曹操有诗云:「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如此无度征伐对人力、物力、财力是严峻的考验。人民厌倦了战争,希望国家统一,得到安定。 其次,蜀汉国力弱小,人才凋零。蜀国国力最直观的数据是蜀汉投降时递交文簿上登记的信息:「 ”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两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九十四万人,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县人口,却供着十万二千将士和四万官吏,考虑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蜀汉经济怎能承受如此重负。 第三,姜维在蜀多有羁绊,有志难伸。姜维在弃魏投蜀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是一个依计行事的战将;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似乎在蜀国一直是主角,其实诸葛亮后的十九年里蜀汉真正的掌权者是蒋琬、费玮,蒋、费主政时强调修明政治,与民休养生息,徐图进取,姜维的处境并非演义中的光鲜。蒋琬、费玮二人去世以后,姜维主政似乎可以倾全国之力北伐了,但政治却不简单。各种政权斗争消耗了国内太多的资源,结果更多时候表现出的是力不从心,空负兴复汉室的大志。 第四,姜维对时局的判断不准确,战略战术上较大失误。姜维一直认为蜀汉粮用足支数年,人强马壮,军器皆整,正是北伐的时机,作出这种判断的前提条件是蜀汉经历蒋琬、费玮的治理,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仔细分析这恐怕只是姜维北伐的托辞;另一误判则是姜维一直希望借魏国内部争斗时起兵,低估了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影响力,司马氏由于长期领兵在外,在军队中有其他人无法超越的影响,所以司马家族的统治能力是不容姜维怀疑的。 第五,姜维兴兵二十万二伐中原,司马师派司马昭作大都督,徐质领先锋,姜维计杀徐质,又将司马昭围于铁笼山,司马昭手下有六千余人,仅有一口供百人饮用的山泉,危急关头司马昭拜泉出水,最终魏兵智败羌兵并合兵一处,将姜维大败,司马昭似乎有天助,姜维被上天遗忘。另一次命运悲剧也是姜维悲剧一生的终结,蜀汉灭亡,姜维诈降钟会,挑起邓艾与钟会的矛盾,让钟会计收邓艾,并鼓动钟会杀死魏将,但就在领武士前去杀魏将时,忽然一阵心疼,昏倒于地,半响方苏,而魏将已里应外合杀入,姜维拔剑上殿,不幸又心痛转加,姜维自刎而死。可见英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无奈。 「 ”天数”二字解作把一切不可解的事,不能抗御的灾难都归于上天安排的命运。姜维的悲剧命运并不是不可解的,但最终的失败却是无法避免的,或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本身就是悲剧。弃魏投蜀,承武侯遗志兴汉室。虽然蜀汉国力弱小,后主暗弱;虽然无武侯的绝世才学,权倾朝野的影响力;虽然多次伐魏多有掣肘,难有支持;虽然时运不济,命运作祟。但仍坚持复兴汉室,鞠躬尽瘁。 「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说出来了姜维的悲剧人生。

相关参考

蜀汉灭亡,姜维为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自小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年纪轻轻就官至中郎将,在三国演义中的确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将领。他一出场就识破了诸葛亮取天水的计谋,并计陷赵云,且与赵云这一三国顶尖高手战数回合毫无败

也该为这位昏君平反了

据说满清皇子读书时,师傅们总会以一个明朝皇帝作为反面典型,他就是著名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一旦皇子不认真,师傅们就会训斥道:“你难道想做朱厚照吗?”在明清士人眼里,朱厚照是最顶级的昏君,几乎可

为何说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

魏忠贤,明末有名的大太监,大奸臣。他少时家境不太好,整天和消混混们混迹于街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早先就能看出来。魏忠贤是自宫的,话说对自己都这么狠的人,那要混不出太监样了还真对不起他这一刀。进宫后他巴结

李自成:你为何不以死殉国

明朝灭亡的原因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作为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必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都城被攻克的那一刻,崇祯没有苟且偷生,做到了祖训要求的“君王死社稷”。按照古代忠君思想,既然皇帝都自杀了,

明英宗朱祁镇才是明朝灭亡的第一大罪人

1644年,陆续了鼎祚276年的明朝消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中。后人在可惜这一王朝的同时,将明亡的责任大多归于末代皇帝朱由检身上,认为他志大才疏、猜忌多疑,勤政却无善政,用了十七年,将一个宏大的帝国生生

明英宗朱祁镇才是明朝灭亡的第一大罪人

1644年,陆续了鼎祚276年的明朝消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中。后人在可惜这一王朝的同时,将明亡的责任大多归于末代皇帝朱由检身上,认为他志大才疏、猜忌多疑,勤政却无善政,用了十七年,将一个宏大的帝国生生

吴桥兵变是孔有德引火自焚才结束?

吴桥兵变背景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影视剧中孔有德的形象由于后金的崛起,明朝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

明朝灭亡之后,原来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去哪了

厂卫制度是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整个明朝的所有历史事件,多少都会跟他们沾上点关系。当然了,皇权发展到明朝那个高度,必然就会产生秘密机构,来通过非官方手段维护皇权。所谓存在即合理,厂卫制度并不仅仅是只有诛

清王朝定南王孔有德发动叛乱的原因是什么?

定南王孔有德生于哪一年不清楚,死于1652年,字瑞图,今天的辽宁省盖县人,原籍是山东,可以说定南王孔有德的一生是南征北战的一生,孔有德称得上是乱世枭雄,在战乱之中建立了自己的功业,成为了清王朝早期的主要将...

一介书生虞允文带领战五渣的宋军击败金军

...,却率领万余南宋军队击败了十几万金军,使国家免于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率金军大举南下,企图一举灭亡南宋。当时的金国,兵精粮足,而且完颜亮刚刚平定了金国的后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