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如何打仗

Posted 士兵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時代如何打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時代如何打仗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我的理解就是用各種出其不意的計謀,用各種詭詐之術打贏敵人。為了勝利嘛,根本不要講什麼禮儀,講什麼仁義,以弄死對方為目的。
《孫子兵法》作者是春秋時代末期的孫武,在他那時的戰爭已經有點「兵者,詭道也」的味道了,而在此之前大多數時候的春秋戰爭卻是十分講究戰爭禮儀的。
打仗還要講究禮儀?聽起來很不可思議,這就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實。
有人稱春秋戰爭為「貴族戰爭」,一方面正是因為貴族打仗自然是要講究得體的,要表現出貴族氣派,不能搞的那樣骯髒。
另一方面是因為春秋的戰爭都是那些貴族上層階級的爭權奪利,基本上不涉及到平民老百姓的利益。
春秋貴族們的戰爭第一是要講究道義,不符合天道、不符合禮法的戰爭是不能打的,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所以開戰前一定要昭告天下,敵人是多麼的壞,多麼的不守禮法,宣布完一萬條罪狀後,相當於拿到了戰爭許可證。捋一捋鬍子,嗯,可以開幹了!
然後你不能搞偷襲,要遞交戰書,約定一個時間開打。趁你晚上熟睡,偷摸翻牆進來干仗,那是不行的,得按套路來。就像當年北京老炮們茬架一樣,約好時間地點打架。趁人家一個人時,堵在衚衕口一頓揍,那是要被天下人恥笑的。
須派使臣去遞交戰書,「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就是這時候形成的。
而且這仗也不是想打就打的。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比如敵國的君主死了,敵國朝堂動蕩,這時候不能攻打對方的,乃屬小人之舉。包括敵國鬧瘟疫、鬧災荒等等也是不能去攻打。
春秋時期貴族們對名譽看的很重,「趁你病,要你命」這種無道義的行為是絕不能做的。
在打仗時也有一套規矩。到達約定開戰的地方後,如果對方還沒擺好陣型,是不能發動攻擊的。雙方都擺好陣型後,會開始擊鼓,一來是鼓舞士氣,二來也是告訴對方我準備好了,可以開戰。
春秋的戰爭大多為戰車戰,你出10輛戰場,我也出10輛戰場,不能以多欺少。據說春秋時晉國與楚國交戰,戰車戰第一回合中,晉軍失敗了,戰車都退回陣地。其中有一輛晉國戰車卻停著不動,楚國士兵甚至還過去問咋回事啊?晉國士兵說車壞了,動不了。然後楚國士兵就幫忙一起修戰車。
春秋時代戰爭還有一個法則,如果戰士在戰鬥中受傷,表示他已打敗,你就不能再衝上去補刀,總之是盡量不傷人性命。
有個成語叫「五十步笑百步」,說的是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然而在春秋戰爭中,後退五十步的人,還真有理由譏笑後退百步的人。因為春秋戰爭規矩是當對方後退五十步,你就不能再追擊了,不能揪住不放。
春秋戰爭後退百步那就相當於是逃兵,人家後退五十步的人當然有理由譏笑逃兵了,一點榮譽感都沒有。
春秋時代戰爭還有「不擒二毛」的規矩,就是不能俘虜頭髮花白的老者——這就是一個周禮鼎盛的時代。
生於春秋末期的孔子一生都在追求恢復周禮的榮光,可他所在時代周禮已被漸漸摒棄。單從戰爭方面來說,已然沒有了春秋戰爭的規矩,征戰愈加兇殘血腥,弄死算數,哪裡會管那些古老的戰爭禮儀。
給個面子 ??? 關注一下
好奇挖掘組

相关参考

能不能严肃点?打仗不是请客吃饭,看春秋时期的战争到底有多奇葩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是残酷的,是非人道的。因为一旦战争爆发,除了劳民伤财外,生灵也将面临着涂炭。战争开始后,自然会有些人牺牲,会有些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因此,不

古代打仗爲何必須要打下城池

自古以來,人類戰爭就伴隨着血腥殺戮。在冷兵器時代,雖然士兵傷亡人數遠遠不及現代,但其殘酷程度有過之無不及。尤其在攻城戰的時候,進攻方的士兵只能通過雲梯等簡易攻城工具作戰,就算攻下城池,士兵的傷亡也將會

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來看看春秋、戰國經歷了什麼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西周之後的兩個時代的名稱。春秋,源自孔子的《春秋》記事一書。目前我國的史學家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270年——476年,共二百五十九年,此階段為春秋時代。戰

宋襄公得罪了時代嗎 本來一仁義君子 卻成了“愚蠢”的代言人

宋襄公,就是曾經被寫進了中學課本那個“愚蠢”的春秋國君。而且在後人眼中,宋襄公不僅愚蠢還“沽名釣譽”“假仁假義”。春秋時的宋國算是次強國茲父是宋襄公還沒當上國君之前的名字,他上面還有個小老婆生的哥哥目

战国齐人打仗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战国齐人打仗的军事思想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时期有七雄,但并不是只有七雄。林立的诸侯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特色,尽管到了战国初期诸侯国的数量已经大幅度锐减,但

小春秋·風吹不起

講談·小春秋2016年,李敬澤先生在《當代》開設“講談”專欄,筆落春秋時代,《衛國之肝》《遊街》《小白大白》《晉國之卜》《天下之客》《風吹不起》,六篇好文,寫史見心,妙趣橫生。文筆蘊藉,性靈踴躍,既深

为什么打仗要 ”一鼓作气”

人们常说做事要「”一鼓作气”,意思是要趁锐气旺盛之时鼓足干劲,一往直前,才能成功。「”一鼓作气”是个成语,它与古代的一个战争故事有关。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发生战争。曹刿(ɡuì)陪同鲁庄公出征,出谋献

古代打仗的时候,怎么知道敌方兵马的数量呢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两方交战,了解对方的实力还有用兵数量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虽然现代战争之中,军队数量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过去的时代之中这个却是使得一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春秋时期就出现了

杨广和李世民都喜欢打仗,为何一个成亡国之君,一个成千古一帝

杨广和李世民都喜欢打仗,为何一个成亡国之君,一个成千古一帝?文/春秋历史会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泱泱大国,有着深厚的底蕴,同时还有着诸多传奇的人物和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长达20

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小故事

一鳴驚人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